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76年),楼昌领兵进攻魏国几邑(今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将几成功占领。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
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
廉颇初次崭露头角是在赵惠文王时期对抗秦军的战场上,秦军曾多次进攻赵国,但是都被廉颇率军击退,从那时开始,秦国士兵听到廉颇的大名都会胆寒。真正让廉颇扬名列国的是阳晋大捷。赵惠文王在位前期,东方六国以齐国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字面意思来看,作者是在问廉颇老了,他的饭量还好么?不过辛弃疾肯定不是只为表达如此简单的事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背后隐藏了一
实际上廉颇和蔺相如对于赵国来说都是不可获取的人才,廉颇出生于赵武灵王时期,他亲眼见证了赵国在军事方面一步步走向强盛。而廉颇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赵国立下无数战功。蔺相如则是赵国另一柄锋利的矛,在渑池
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如果主动去找另一个人道歉,那他肯定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所以才在会主动去给别人道歉,表示是自己的错误,而在道歉的案例中,廉颇负荆请罪一定是非常有名的了。很多人都认为,廉颇是认识到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着同一个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也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和廉颇发生一些隔阂,但蔺相如为了保住大局,其善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将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部分朋友认识廉颇,可能都是通过“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了解到的,廉颇能有如此心胸,敢于承担过错,想必日后定能成才。而廉颇果然通过自己的才能,帮助赵国战胜齐国
说起廉颇,相信大家也不会觉得很陌生了,出生于赵国的中山苦陉,亡于楚国的寿春。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成为“战国四大名将”。在史记当中有记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为赵将伐齐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家在上学时应该有学过“负荆请罪”这篇课文,其中表现出了廉颇勇于认错,敢于承担的性格。实际上廉颇在战场上更加勇猛,他是赵国名将,长平之战前期就是靠廉颇的指挥多次抵御了秦国的进攻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不仅在当时威名远播,后世也同样对他十分敬仰。廉颇很明白赵国和秦国之间的局势,所以他会有一个针对秦国的战斗方案,那就是和秦国耗着,一直耗着。这个办法的确让秦国急坏了,所以才用计换
说到廉颇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那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想必大家也是多多少少有听说的,这说明了廉颇的性感特点,那就是忠诚,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固执,所以最后廉颇没有办法只能逃往魏国,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导致后来秦国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赵王会用毫无经验的赵括换掉廉颇,赵括被称为“纸上谈兵”就是因为他的经验不足,难道赵王也不懂这个道理吗?实际上当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在赵国
长平之战是秦国能完成统一最重要的一场战役,最后赵国全军覆没,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不过急于求胜的赵王在这场战斗中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很多人把这个举动当做了一个转折点,但是就算没换人赵国
说到长平之战其实小编首先想到的事情就是这个战役实在是太惨了,前前后后双方竟然死了六十万人,这在古代这个数目怕是数都数不清楚了,这场战役如果有研究的网友或许会发现,那就是赵国派了赵括这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说到廉颇蔺相如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廉颇是古代的一位大功臣,同时,关于廉颇小编看到还是有很多人在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廉颇的功大于过,有的人说廉颇过大于功。小编觉得凡是都有两面性,小编今天看到一个有趣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字洪野,中山郡苦陉县(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
对王翦结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战星璀璨,其中白起、廉颇、李牧、王翦是最能打的四个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军官做起,一步一步的成长为秦赵两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骚扰了中原地区几百年的民族,这匈
郭开是战国末年晋阳人,赵幽缪王赵迁的宠臣。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率兵攻赵,赵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兵迎战。李牧是当时赵国继廉颇之后的名将。数年间,他率兵北破燕军、南拒韩魏,且几败秦军,王翦畏之如虎。见是李
郭开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赵国最后两任赵王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的宠臣,也是害死赵国两位名将廉颇和李牧的幕后真凶!廉颇是赵国老将,擅长打防守战,只要有他坐镇,就算敌军再勇猛,他也能把城池守护得固若金汤。李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不用廉颇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
郭开,战国末期赵国大夫,是赵悼襄王和赵幽缪王时期的宠臣。他之所以能受到宠信,就是因为他溜须拍马的能力超群,为了讨好赵王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据说赵悼襄王当太子的时候因为有痔疮,郭开就经常给他舔痔疮止痒,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
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
回车巷又称蔺相如回车巷,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邯郸道南段,全长约75米,宽1.8米,相传战国时赵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故名蔺相如回车巷。古诗云:相如回车为赵国,廉颇负荆痛悔过。明代万历十二
渑池之会,出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28年、赵惠文王20年)。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
秦昭襄王见赵违约不割六城,反而与东方诸国合纵对付秦国,遂于公元前259年10月,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都邯郸。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
郭开,战国时期赵国奸臣,赵王迁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人物生平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任用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之位,引起廉颇的不满。廉颇于是率领私属部队攻打乐乘,乐乘被迫出走,廉颇也因畏罪
郭开是战国时期赵国奸臣,赵王迁宠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人物生平前244年,赵悼襄王继位后,任用乐乘代替廉颇主将之位,引起廉颇的不满。廉颇于是率领私属部队攻打乐乘,乐乘被迫出走,廉颇也因畏罪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