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君臣关系非常微妙,不管你立过多大的功劳,如果皇帝不高兴,或者故意整你,那你基本上就什么都不是了,你再厉害,始终也只是皇帝家的奴才,比如商鞅,霍光,张居正,等等,对满清入主中原的最大功臣多尔
爱新觉罗·东莪,出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传说其母为朝鲜宗室李世绪之女,但于史无据。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
在清朝历史上,多尔衮可以说得上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了,他死后遭到顺治鞭尸,那么多尔衮有几个孩子?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有没有受到牵连?史料记载多尔衮13岁就和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一位女子成亲了,这位女子是哲哲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称为绿营,又称绿旗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
陈廷敬(1638年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
清朝从清世祖顺治皇帝开始,就在宫廷里供养、任用了很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如单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就有将近80位传教士在宫廷中。由此在宫中形成了一个由西洋传教士组成的群体。这一群体除了人数不少以外,还长时
清朝定鼎中原后,康熙更在执政生涯中5次前往五台山祭拜,其实不仅康熙与五台山有很深的渊源,传闻他的父皇顺治就是去了五台山出家。而在其后,乾隆与嘉庆皇帝也曾多次拜访过五台山。那么五台山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
历史上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流传千古,家喻户晓,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故事发生在清朝的顺治年间,今天的主人公也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孟古青。众所周知,顺治虽然贵为天子,却没有丝毫的实权,是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满清初期,集团内部相当团结。因为他们自知实力弱小,如果不抱团取暖,根本就不可能以20万人的体量,统治大明朝1亿人的规模。可见团结显得多么重要。当南明为了谁当皇帝,内部厮杀的时候。人家多尔衮和豪格宣布同时
李成栋(?-1649年),字廷桢,号虎子,陕西人,一说辽东人,一说宁夏人,明末清初将领。李成栋少时跟随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顺治二年(1645)四月,豫亲王多铎和兵部尚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将领,他没有太多的功绩,但是单凭平定台湾就可以名留青史。台湾是郑氏的地盘,施琅本是郑氏的将领,但是因为曾德与郑氏彻底决裂,投降清朝。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致施琅与郑成功公开
施世骥(1661—1719),字文中,福建晋江人,隶属汉军镶黄旗,靖海侯施琅第四子。施世骥生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早年随其父施琅将军征战,并“备器械,输糗粮”,协助施琅准备东征。能文,尤攻骑射。闽浙总督姚启
施世纶(1659年一1722年7月3日),字文贤,号浔江,又号静斋,福建晋江县衙口乡(现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后被编入清朝八旗汉军镶黄旗。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是清朝著名的清官。简介顺治十六年(1659
施世泽(1655—1680年),初名施世鬃,后改名世泽,汉族,福建晋江人。施琅长子,过继给其亡兄施肇科为嗣,“候授部郎”。施世泽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系施琅长子。施琅被征入京时,施世泽随家眷入京,侍于施琅
施琅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施琅最大的成就还要数在康熙时期成功收复台湾,将台湾纳入大清的版图。施琅的一生充满传奇经历,人们也编造了许多传说故事。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
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
施琅与郑成功因为曽德事件决裂,又因为郑成功杀了施琅的父亲弟弟,施琅投降清朝。施琅归顺清朝后并没有被重用,依靠妻子在北京当女红裁缝贴补家用所需,每天在府内耐心等待朝廷起用。1652年(顺治九年),曾德事件导
施琅本是郑成功父亲的部下,但是一直怀才不遇,后来在郑成功的账下过得很不愉快。直到1652年施琅和郑成功正式决裂,郑成功杀了施琅的父亲与弟弟,施琅正式投降清廷,与郑氏势不两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统帅博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简介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
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康熙时领军收复台湾。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
奏折出现于清朝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奏折才正式形成固定制度,也就是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并没有批阅奏折。而且,朱元璋虽是农民出身,学习的起点也确实很低,但并不代表朱元璋就一直不识字、没有文化。朱元璋小时候
第五窟(大佛洞)公元471-494年第五、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前四层木构楼阁为清初顺治八年(1651)宣大总督佟养量主持修建,因岩结构,蔚为壮观。即明代云中八景中的“云冈摩云”。窟门两壁上层各雕一株枝繁叶茂的圣树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
自从1647年(清顺治四年,永历元年)一月在小金门起兵抗清后,郑军转战浙、闽、粤等行省东南沿海,多次帮助明朝宗室与民众渡海定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地。此外,郑成功让华商领取郑府令牌和“国姓爷”旗号,以帮助保护华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横渡海峡1661年(永历十五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郑军议战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郑军元气大
郑芝龙,字曰甲,小字一官,号飞黄(或称飞虹),天主教教名尼古拉斯·加斯巴德(NicholasGaspard)。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日(1604年4月16日),死于清顺治十八年十月初三日(1661年11月24日)。福建省泉州府南
苏麻喇姑,初名苏茉儿、苏墨尔,蒙古族人,清朝孝庄文皇后的侍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帝王作为古代社会最有权力的人,他们可以拥有后宫佳丽。而
清朝有两处著名的帝王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东陵修建于顺治年间,共埋葬了五位皇帝。雍正在位期间,本打算跟随祖父顺治和父亲康熙的步伐,把陵墓建在清东陵,后来却改变主意,看中定市易县的一块风水宝地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