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玼(720年代?-784年),原名李漼。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四子,母为阎才人。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兄李瑁的生年推断,当在721年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封为义王。二十三年(73
李玢(?-784年),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子,本名李洄。母为柳婕妤。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遥领二镇李玢的生年不详,从异母兄李瑁的生年推测,当在720年代初。生母柳婕妤是尚书右丞柳范
李琦(725年~764年),本名李沐,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一子,母为武惠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十三年(725年),册封盛王、出任扬州大都督、开府
李瑝(725年-774年11月12日),本名李沔,字嗣冲,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其父为唐玄宗李隆基、母为卢贤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十三年,册封信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
李敏(719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五子,母为武惠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李敏(719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五子,母为武惠妃。武惠妃得宠,李敏幼而丰秀,玄宗钟爱无比,才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为郭顺仪。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
李璘(720年-757年2月20日),初名李泽,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为郭顺仪。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聪敏好学,工于书
李琩(?-775年),初名李清,陇西狄道(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母为武惠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先由宁王李宪抚养。开元十三年(725年),封寿王,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
李璲(?-765年),本名李潍,陇西成纪(今甘肃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二子,母为刘华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为仪王,历任开府仪同三司,河南牧。永泰元年
李璬(718~783年),本名李沄,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三子,母为高婕妤。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爱好读书,擅长文词。初封颍王,遥领安东都护、平卢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
李一(716年~717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九子,母为武惠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而美秀,深得宠爱。开元五年(717年),夭折,年仅两岁,追封夏王,谥号为悼
李琰(?-752年),初名李嗣真,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四年(714年),封鄫王,开元十二年(724年),改封棣王,同年改
李琬(?-755年),本名李嗣玄,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之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二年(714年),封甄王,十二年(724年),改封荣王,改名李滉,
李琚(?~737年),本名李涺,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第八子,母为刘才人。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开元十三年(725年),封为光王,兼任广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学尚才识,
李瑛(?—737年),本名嗣谦,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孙身份受封真定郡王。唐玄宗即位后,进封郢王;开元三年(715年)正月,册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前期的开元年间,和后期的的天宝年间,前明而后昏,前后判若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眼见国家强盛,威加四海,万邦来朝,同时又再无任何能威胁他统治的政敌,无论太子,诸王,后宫都
上官婉儿,唐高宗时的朝廷重臣上官仪的孙女,14岁时因聪慧善文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后同时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宣光年号取自杜甫的《北征》一诗中
唐朝的宦官,高力士可能是最出名的,李隆基刚登基,有从龙之功的高力士就有了官职,这似乎为后来的唐朝宦官指了一条明路。安史之乱时,有从龙之功的李辅国、鱼朝恩都得到了重用。鱼朝恩,天宝末年入宫,安史之乱时,
唐肃宗李亨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也是大唐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的青少年时期生活在繁荣而富庶的开元盛世中,无忧无虑。开元二十六年(738)被立为太子后,李亨的安乐日子算了到了头,整日与李林甫、杨国忠这些奸相勾
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在当太子时,曾经离过两次婚,一次是和当时的太子妃韦妃(未留下名字),另一次是太子妾杜良娣(良娣是太子妾的一种品级,不是人名)。李亨的这两次离婚,都和他亲爹唐玄宗李隆基着密切
传说神童李泌从小精通佛、道、儒等经典教义。唐玄宗李隆基知道后很是好奇,随即召他入宫。当时皇帝正和宰相张说对弈,一看眼前这个小孩子,顺便就用“方圆动静”四字为题,让张说和李泌各做一幅对联。张说顺口说道:
高力士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的赏识。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由于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一生忠
作为父亲,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一杀就杀三个,这等手笔,不仅足以让生活在开元盛世那个春天的群臣,噤若寒蝉,恐怕就是今之观众,也会不忍吧!唐明皇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朝第六位皇帝,以
李隆基用人最大的特点便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初期,李隆基对于批判的语言还能够虚心接受,并不恼怒。不过,他毕竟是一国之君,采纳建议也是有选择的。政局稳定之后,他也不免松懈下来,经常让人为其弹奏乐器,耽误
唐王朝时期是历史上一笔不可忽视的浓妆色彩,它五彩斑斓、流光溢彩,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是传闻于世界的大唐盛世。在唐朝时期,每年的八月初五被定为千秋节,是国家的大喜日子。之所以将其定为喜庆的大节日,主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宫廷乐舞。相传为唐玄宗登洛阳三乡驿,望女几山所作(一说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
万春公主,是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对她疼爱有加,小小年纪便被父皇视为掌上明珠,获得格外恩宠,并成为后宫中的一位活跃人物。而其母亲却时常遭唐玄宗的冷落。为什么万春公主能够摆脱她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