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有没有长孙无忌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立太子这件事上,李世民和他老爹李渊一样,都犯起了糊涂。为什么说他们犯糊涂呢?分明已经立了一个太子,偏偏又跑去宠爱另外一个儿子。
这你让大臣们怎么想?皇帝难道要易储吗?于是不少大臣开始两边站队。不管你一辈子有多么努力,如果你站队站错了,那么对不起,我们国家从来不缺少人才。
李渊在位期间,先立李建成为太子,紧接着又开始重用二小子李世民。结果酿成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以后,又开始宠爱嫡次子魏王李泰。
结果造成了魏王李泰想要学习李世民,走上了夺嫡之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李世民的这俩儿子也开始走到了兵戈相向的那一步了。
一、李治成为太子,纯粹是捡漏。魏王李泰深得李世民的宠爱,所以李泰身边也聚集了一大帮大臣,这帮大臣就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在站队,他们赌李世民一定会易储,改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尽人事才能听天命,为此魏王李泰一帮人,开始各种制造舆论,说太子李承乾的坏话,一两次还好,可次数多了以后,李世民也觉得李承乾有些不靠谱。
老爹都开始对你不满意了,你如果还坐以待毙,岂不是要跟大伯李建成一样了吗?李承乾可不想就这么被废了,他要主动把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因此李承乾得到了一票拥护者的帮助后,果断发起了兵变。他想要通过武力夺取皇位,把李世民变成太上皇,和当年的李渊一模一样。
可李世民不是李渊,他是身经百战之人,这点小场面怎么可能吓倒他?他连袖子都没有撸,随便划拉了两下,就把兵变给解决了。
这个时候怎么处理李承乾,成了一个大问题,杀了吧?李世民舍不得,不杀吧?这哥们是个造反分子,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最终李世民杀掉了包括侯君集在内,所有支持李承乾造反的人,唯独留了李承乾一条命,将他贬为庶人。至于魏王李泰,因为他有夺嫡的心思,也被李世民给贬谪到了外地。
嫡子当中,只剩下了晋王李治了,李世民似乎没有其他选择。否则就要从庶子里去挑,这也不是李世民所期望的。
二、长孙无忌不足以左右李世民的想法。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算起来也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长孙无忌作为朝中文臣之首,必然是要支持长孙家族的后裔做继承人的。
因为他表态了,手下那帮大臣们才能跟风表态。李承乾、李泰和李治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其实选哪个都无所谓。只要别选到其他女人的儿子就行。
为此在李承乾下台以后,长孙无忌果断推荐李治做继承人。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李治仁厚,将来好控制。
长孙无忌很有信心,他觉得自己肯定活得比李世民长,将来找个好控制的皇子做继承人,自己也能够继续大权在手。毕竟在李世民这种有能力的皇帝手底下干活,实在是太累了。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心里的想法,所以李世民不想被这帮人所摆布。在李承乾下台以后,他甚至已经允诺过魏王李泰,将会立他为太子。
那么是什么打动了李世民呢?主要是长孙无忌的那一番道理。长孙无忌认为,这三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外甥,他都希望他们好好活着,可不管立李承乾还是李泰,其他两个孩子都活不成,因为他们戾气太重。唯独立仁厚的李治,其他俩孩子才能活下来。
这话实在是太有道理,排除李治有装模作样的可能,这件事这么办,显然是最合适的。李世民是被这番道理给打动了,而不是因为受到了长孙无忌的胁迫。
三、李治也不是什么好货色,不过的确保住了那两个孩子的小命。李治成了太子以后,李承乾和李泰彻底失去了希望。李承乾最惨,被罚到了深山之中面壁思过。而李泰在地方上依旧是王爵,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李世民很满意地就要去世了,他觉得自己的后事安排十分到位,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他的好儿子李治,和自己的小老婆武才人居然眉来眼去的。
在病榻前,这两个人就已经眉目传情了,等到李世民去世以后,李治迫不及待地前往武则天出家的感业寺与她幽会。
一来二去以后,李治再也离不开武则天,所以在王皇后的鼓励之下,李治索性把武则天弄进了自己的后宫。
说曹丕不是个东西,随便玩弄曹操留在铜雀台的女人,但是这是野史记载,没什么实在的根据,可是李治把自己的小妈列入自己后宫的行列,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可笑的是,居然还有人为李治平反,说他和武则天那是真爱,既然是真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如果他们不是人,的确可以这么做,可他们偏偏是人,这么做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后来李治更是把李唐的江山交付给了武则天,差点把老李家的王朝给灭了,要是李世民知道了,非打烂他的屁股不可。
总结:关陇集团才是掣肘李世民的关键。一个长孙无忌不算什么,但是整个关陇集团就有些可怕了。李世民他们家本身就是关陇集团的一员。早在北魏宇文泰在长安一带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开始,历经了西魏、北周、隋朝再到唐朝,关陇集团已经成为了贯穿这些王朝最重要的贵族力量。
长孙无忌说话或许不管用,但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如果都支持李治的话,那李世民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就算你是皇帝,一时半会儿也动不了他们的根基。
结果这个问题在武则天这里就被化解了,武则天开始肢解分化关陇集团,继而一个个开始消灭他们。最终使得李唐王朝的皇权,不再受他们的掣肘。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们宛如几抹独特的色彩,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她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更与唐朝的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4-08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李治:被千年时光掩埋的帝王光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记载的不完整或是后世评价的偏颇而被低估。唐高宗李治,这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否真的如一些...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25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叔侄关系的复杂纠葛与最终决断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无疑是一段充满复杂纠葛的故事。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的李隆基,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之间,既...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07 平阳昭公主: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女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平阳昭公主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唐朝初期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唐高祖李渊的嫡女,更是唐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功臣。平阳昭...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07 李世民立储之谜:从李恪到李治的抉择在唐朝初期,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其立储之事备受关注。他曾有意立李恪为太子,但最终却选择了李治,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和政治考量。一、李世民对李恪的青睐李世...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04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权的背后原因玄武门之变,作为唐朝初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