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宋朝之间只相隔了几十年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唐朝和宋朝属于承上启下的关系。
唐朝于公元618年,由高祖李渊在长安建都。至公元907年,唐哀帝禅位给朱温灭亡,享国祚289年。
宋朝是公元960年,由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并建立北宋政权。宋朝共分为北宋与南宋,南宋于1279年灭亡,两宋共享国祚319年。
唐朝到宋代,虽然只相隔53年,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似乎两个朝代中间隔了好几百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后人觉得唐朝和宋朝之间隔了几百年,甚至恍如隔世一般呢?
公元907年,大军阀朱温效仿魏文帝曹丕,逼迫唐哀宗主动禅位。
《旧唐书:本纪第二十下哀宗》记载:全忠(朱温)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
朱温在唐朝基础上建立后梁王朝,由此,大唐正式灭亡,华夏大地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53年后,公元960年,赵匡胤拥兵自重,迫使后周末帝柴宗训禅位,建立北宋政权。
《旧五代史》:况恭帝当纨绮之冲年,会笙镛之变响,听讴歌之所属,知命历之有在,能逊其位,不亦善乎。终谥为恭,固其宜矣。
公元975年与公元979年,赵匡胤、赵光义接连平定南唐,北汉之后,北宋政权迎来了政治地位的统一。
可是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王朝,到公元960年,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局面,这期间只不过隔了53年,却让不少后人感觉恍如隔世。
首先,唐朝和宋朝是两个不同的封建政权,如果单单从公元618年唐朝建国开始算起,到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这两个朝代间距最长达到661年。
从公元907年唐朝灭亡,至960年北宋建立,这期间只差了53年,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就叫做“直觉模糊数”。
何为“直觉模糊数”?这么说吧,每个人,每个朝代或者某件事情,会有几个特征固化点。
大家想到这个人和朝代的时候,思维会将这个特征固化点给提取出来,但是这个特征固化点,并不代表每个朝代,每个人的具体发展进程。
这就好比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基本上先交代主人公幼年背景,关于他学习或者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则是一笔带过。
从青年到少年,这长达十多年的时间,仅用了一句话便能将其概括。但是这被忽略的十多年,却是真实存在的。
“直觉模糊数”让大家误以为,唐朝和宋朝隔了好几百年。
再举几个例子,大家就会更加清楚地明了什么叫做“直觉模糊数”。
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中国专权的帝制。刘邦击溃项羽,建立西汉王朝。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后期,刘邦则是处于秦朝和西汉初年,可是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上三岁。
一来是因为秦朝只有短短14年国祚,再加上秦朝灭亡至西汉建立,中间也只隔了19年。
大家之所以会模糊刘邦和秦始皇的存续年代,就是因为秦始皇和刘邦的特征固化点被无限放大,由此便让后人产生了“直觉模糊数”。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于13岁时成为秦王。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可是刘邦47岁时才被逼得举兵起义。
正是这两种时间差,让大家误以为嬴政和刘邦并不是一个朝代,或者说这两人相隔时间可能要达到数百年以上。
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刘邦与秦始皇年龄差至多不超过三岁。再加上,不管是历史教科书或正统史籍,都会遵循“断代史”的记述方法。
大家可以好好回想,任何历史正版教材,还有古代史书中,对于每个朝代或者每个人的记述,是不是先通过编年体,大致将这个朝代和这个人,于某某年干的哪些事情写出来,接着讲述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大事。
举个例子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干了许多大事,统一度量衡,设立郡县制,修长城抵御匈奴等等。
这些大事以分段和零碎化的形式被记载下来,当大家读到秦始皇当上皇帝,居然有过这么多功绩时,潜意识便会认为秦始皇在位很长时间。
其实秦始皇从登基即位到驾崩,也只不过当了10年皇帝。而史书将秦始皇执政10年中所干的大事,分段分段写下来,这就是“断代史”记述方法,也让后人产生了秦朝持续很长时间的错觉。
回过头来再来说说唐宋两个朝代的间隔问题,由于北宋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国,也没有设置划时代的朝政秩序。
宋承唐制,赵匡胤建立北宋之后,基本上沿用的是北周朝堂制度,北周又是源于残唐五代。
唐朝珠玉在前,宋朝远没有唐朝影响大,后人主观上形成了“唐强宋弱”。大家想起唐朝,会说出这个朝代存续期间发生的大事,比如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安史之乱。
可是提起宋朝,又会想起什么呢?两宋的积贫积弱,除了赵匡胤、赵光义之后,赵家皇帝并没有太大的作为。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朱熹等都是宋朝人,可是谈起这些名人,大家只认为他们文学造诣特别高,却很少将他们与宋朝挂上钩。
虽然宋朝建立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以及这个朝代经济繁荣昌盛,造就了一批名人贤才。
说到底,这些个人的影响是很难与整个唐朝媲美。
于是乎,唐朝更像一位励精图治且取得大成就的成功人士,宋朝即便成绩也不错,但是没什么起伏,属于平平稳稳站上高位,自然也没什么值得说道的了。
因为五代十国带来巨大影响,包括宋承唐制等方面因素,让宋朝只是延续了唐朝秩序,没有完整建立起带有时代烙印的制度。
唐朝更像是一棵大树,巍然不动,宋朝则像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
历朝历代史学者,与各种史书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唐朝存在,反观宋朝地位较低,还不如后世的明、清等朝。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过著名的“唐宋变革论”,该论调将唐朝灭亡和宋朝建立之间因果关系,归咎于旧门阀的消亡产生新秩序的建立。
可是唐朝这棵大树枝繁叶茂,掩盖了宋朝的光芒。
宋朝这300多年历史,也没有太过明显的时间特征。唐朝从开国至灭亡,期间所发生的大事小情很有时代特点。
即便北宋和南宋也发生过不少大事,这些大事对于后人都细微到难以察觉。
直到翻开史书,找到唐宋的确切存续年代,大家才会猛然醒悟,原来这两个朝代中间只隔了53年。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这个延续289年的大一统王朝轰然崩塌。历史教科书将唐朝灭亡归因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制度性危机,却鲜少提及单雄信后裔在黄巢起义中...
朱温 黄巢 2025-04-09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建立与统一的过程堪称迅速而高效。从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到公元628年基本完成全国统一,仅用了短短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28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梁太祖朱温:后梁的建立者与复杂历史形象在中国五代十国这一历史纷争的时期,梁太祖朱温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成功建立了后梁王朝,成为了这一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一、早年经历与崛起之路朱温(85...
朱温 2025-03-11 平阳昭公主: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女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平阳昭公主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唐朝初期一位不可忽视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唐高祖李渊的嫡女,更是唐朝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功臣。平阳昭...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3-07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权的背后原因玄武门之变,作为唐朝初期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01 李渊未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背后考量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为何没有立其杰出的儿子李世民为太子,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最终成为唐朝的一代明君唐太宗,...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2-28 唐高祖李渊:开国皇帝的憋屈禅位之谜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而这一切的奠基者便是唐高祖李渊。然而,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在位仅仅八年,便被迫禅位于其子李世民,其命运之憋屈令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2-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