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她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是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虽然各个朝代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底蕴存在着差距,但是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是相同的。自秦始皇建立秦朝以来,封建王朝的皇帝手中的权力越来越统一集中。如果我们将秦朝统一六国看做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阶段,那么清朝末年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最后阶段。
不仅皇帝的权力变得越来越集中,清朝末年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慈禧太后掌握朝中大权,而两位皇帝手中的权力并不大,皇权旁落。按道理来讲,慈禧太后只能起到辅佐皇帝的作用,为什么她能够获得凌驾于两位皇帝之上的至高权力呢?
这还得从慈禧太后的人生经历聊起。大约在1852年二月份,慈禧还不是太后,她还是待嫁闺中的叶赫那拉氏,即将成为一名秀女。17岁那年,她按照清朝的相关规定进入内廷,完成选秀过程并且成为了兰贵人;两年之后,兰贵人获得晋封机会,变成了高高在上的懿嫔;又过了两年,她顺利生下了同治皇帝,并取名为爱新觉罗·载淳,最终成为贵妃。
此时,咸丰皇帝的身体因为患有太多的病症,再加上太平天国运动以及外国军队攻入清朝管辖的范围,使得咸丰皇帝出现心力交瘁的状况。身为贵妃的慈禧乘机在咸丰皇帝的身边学习到更多的治理方案,咸丰皇帝甚至将批阅奏章的权力全权交给了她。在此之前,清朝从来没有出现一位妃子能够获得批阅奏章的权力,这也使得在朝廷任职的大臣非常不满慈禧的行为。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离开人世。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完成咸丰皇帝的葬礼以及选择一位能够担当大任的人继承皇帝的位置。咸丰皇帝去世之前,选择了八名大臣辅佐小皇帝的工作,即顾命大臣。咸丰皇帝早已预料到皇权旁落的危险,所以他准备了两枚印章,一枚交给了皇后,另外一枚交给了即将成为皇帝的爱新觉罗·载淳。
既然已经交代完后事,咸丰皇帝以为就此没了后顾之忧,但他却忽略了成为皇太后的慈禧拥有着别人无法预料到的野心。原本顾命大臣和慈禧皇后存在着权力制约的关系,顾命大臣可以辅佐皇帝的政务,慈禧太后也可以发表个人观点。然而,顾命大臣的所作所为却严重制约了慈禧太后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慈禧太后联合奕訢发起了政变,从此刻开始,慈禧太后便成了紫禁城中最有权力的女人。
爱新觉罗·载淳成功继承帝位,并且正式被人们称之为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同治皇帝重用贤臣,从而让清王朝出现了少见的繁荣;其次他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为手中的权力添砖加瓦;最后,他还制定了发展海军和陆军的各项方案,史称同治中兴。可是繁荣的局面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此时慈禧太后越来越贪图享乐,皇帝和慈禧太后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中,同治皇帝渴望获得统一的权力,而慈禧太后决不可能答应儿子的要求。
于是慈禧太后想了一个阴招,那就是让儿子为自己修缮已经被烧毁十分严重的圆明园。众所周知,外国军队掠夺了园内的金银珠宝后,还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使得其修复的难度特别大。恰逢清王朝并没有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此时并不是修缮圆明园的好时机。
但同治皇帝早已经对权力渴望已久,他不可能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既然大臣不同意,那么就将反对的大臣全部革职。就在同治皇帝坚决开工的时候,慈禧太后扮演了老好人的角色,不仅成功阻止同治皇帝修建圆明园,还在朝廷内外树立了负责任大家长的形象,可谓是一箭双雕。
1875年到1881年间,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情是同治皇帝没能全部收回权力就撒手人寰,光绪皇帝顺利顶上;第二件事情就是清王朝和沙俄在伊犁的归还问题上进行谈判,并且成功收回了大部分的主权;第三件事情就是慈安太后离开人世,慈禧一家独大,而光绪则沦为了傀儡皇帝。官方给出的慈安太后离世原因为脑瘀血,但史书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不少人认为慈安太后的离世与慈禧有关。1884年,军机处被罢免,慈禧顺利地掌握了全部的权力。
反观从兰贵人到独自掌握清王朝权力的慈禧太后,她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皇帝并没有特别多的远见和判断能力。
众所周知,皇帝缺乏大量的实践经验。即便皇帝能够通过教书先生,了解到大量的知识,但对于皇帝来说,缺乏实践就等于纸上谈兵。事实上,光绪皇帝曾参与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一方面是因为光绪皇帝只有知识,缺乏实践的经验,做事方法太激进;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朝廷中的官员是慈禧太后的亲信,朝堂本质还在慈禧的掌控之下。
第二个原因:慈禧作为宫斗冠军,她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反观历史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太后和女皇帝,她们都拥有着特别多的经验和魄力,这些都是能力尚浅的小皇帝比不了的。无论是西汉时期的吕后,还是唐朝时期的武则天,她们都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后人对其褒贬不一,但这可以体现女子当自强。清朝的慈禧是宫斗冠军,她早已经明白朝廷内外的尔虞我诈,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获得权力和培养亲信简直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慈禧的人生经历使得她能够获得凌驾于两个皇帝之上的权力,再加上社会动荡不安,此时慈禧当政更能够凸显出大时代的背景。所以无论慈禧太后到底能力如何,她都可以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权力集大成者。
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避暑山庄病逝,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的清朝宫廷。这一事件成为了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导火索。一、背景铺垫:咸丰帝的政治布局与权力争夺咸丰帝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咸丰帝为何偏爱慈禧?在中国晚清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统治者。她以智慧和权谋,在政坛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追溯到她与咸丰帝的深厚关系。那么...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01 清朝一品大员柏葰之死:科场舞弊案的悲剧终局在清朝咸丰年间,一场震惊朝野的科场舞弊案引发了广泛关注,而这场案件的主角——一品官员柏葰,最终因此案被处以斩刑。柏葰之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清朝科举制度的一...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5-02-18 同治维新与同治之乱的历史探秘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5年)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既孕育了旨在自救的洋务运动(亦称同治维新),又经历了血腥的种族冲突——同...
载淳怎么死的 2024-11-28 “四无皇帝”咸丰:以八字骗得皇位,终因五毒俱全而活作死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被后人戏称为“四无皇帝”——无胆识、无远见、无才能、无作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平庸无能的皇帝,却凭借八个字的策略骗得了皇位,...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4-11-20 野史趣谈:咸丰帝的勤俭之困——做皇帝亦不易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执政时期充满了动荡与挑战。然而,在野史趣闻中,咸丰帝却因一句“做皇帝想勤俭节约都不容易”而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这句...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奕詝 2024-11-18 咸丰帝神秘死亡之谜:是否真与慈禧太后有关系?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咸丰帝的神秘死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关于他的死因,民间和学术界存在着诸多猜测和争议。其中,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咸丰帝的死与慈禧太...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4-11-16 处世奇书围炉夜话名句赏析:句句皆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深刻哲理的经典著作,它们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奉为圭臬。《围炉夜话》便是这样一部传世佳作,由清代咸丰时期的王永彬所著,全...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2024-11-15 清末首富的巨贪庆亲王奕劻为何高调展示贪腐形象在清末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庆亲王奕劻以其惊人的贪腐行为和高调的行事作风,成为了当时官场中最为瞩目的“恶魔”。他不仅享有慈禧太后的高度信任,而且历经咸丰、同治、光...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载淳怎么死的 2024-11-14 清朝咸丰皇帝死前为何没有杀掉慈禧太后?清朝咸丰皇帝,即爱新觉罗·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尤其是晚期,他的健康...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4-1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