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萧红,时乖命蹇,年方而立,撒手人寰,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半部‘红楼’”何所指?
好读书,不求甚解”辈多半会顺势想到《红楼梦》。盖《红楼梦》曹雪芹只写了前80回,可称“半部”,张爱玲著名“五恨”,其中一恨就是“《红楼梦》未完”。
1985年10月,罗孚写下《萧红的骨灰》一文,文中披露柳亚子避居香港期间,与萧红结为忘年交,相继为萧红写诗10首,多为《柳亚子诗词选》所不收,而见于《磨剑室诗词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1947年柳亚子到港访萧红埋骨灰处不得,写有七律二首,题为《十一月四日蕴山以车迓,偕翦伯赞、刘遐晖同游浅水湾,觅萧红女弟埋骨灰处不获,怅然有作》。内有“辛苦红楼成绝笔,咸阳烽燧正烧天”句,句后注云:“萧红临命以尚有半部红楼未写为憾,盖欲传长征后延京史记。曰‘红楼’者,赤都之隐语,非欲续曹雪芹书也”。
按柳氏此说,革命色彩最浓,然恐非萧红“半部‘红楼’”本意。萧红是个“内观”和“自传体”型作家(葛浩文语),无论其成名作《生死场》,还是在港期间所撰《呼兰河传》、《马伯乐》,皆以本人生活经历为背景。而萧红对延安只停留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阶段,全无感性认识,说其念念不忘之“半部‘红楼’”便是想写一部“延京史记”,与其以往创作轨迹不符,逻辑上难以成立。
葛浩文著《萧红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出语谨慎,没有对萧红“半部‘红楼’”给出直接解释,只是在注释中写道:“这‘红楼’或许是她所计划写的长篇,如今无法得知。”
萧红所以“身先死,不甘,不甘”,系确有许多东西要写,光长篇就欲写《晚钟》、《泥河》,前者反映哈尔滨女学生斗争生活,后者描述北大荒开荒生活(见端木蕻良《纪念萧红,向党致敬》)。
至于骆宾基在《萧红小传订正版前记》中所说,萧红所欲写“半部‘红楼’”是指要续写冯雪峰《卢代之死》,其说更难成立。冯雪峰呕心沥血,历时三年完成了50多万字红军长征题材小说《卢代之死》初稿,“皖南事变”后冯雪峰被国民党宪兵逮捕,文稿也从此失落,后来重写未果,成为终生憾事。
《卢代之死》既从未面世,自然谈不上“半部‘红楼’”,当然也无从续写。细味萧红“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语意,分明是自己已写了“半部‘红楼’”,今已无法续写下去,并非欲续写他人之“半部‘红楼’”。张爱玲恨“《红楼梦》未完”,也是恨书未能由曹雪芹本人写完。
因此,萧红引以为憾、耿耿于怀之“半部‘红楼’”,只能是续写己作。据骆宾基《萧红小传》记载,萧红曾希望骆将其送到上海,“有一天我还会健健康康的出来。我还有《呼兰河传》第二部要写……。”这“《呼兰河传》第二部”理应是萧红心目中那“半部‘红楼’”。
自20岁始,萧红就不得不逃离战乱,从哈尔滨、青岛、上海,到临汾、西安、武汉、重庆、香港,奔波一路,流浪半生。萧红流浪,不为“天空飞翔的小鸟”,不为“山间清流的小溪”,梦中也没有“橄榄树”在呼唤,只有呼兰小城风情——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常忆常新,小城人物——老祖父、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频频入梦。
萧红人在异乡,心系故乡,烽火漫天,有乡难归,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构筑一处精神家园,以解东奔西走之苦,以慰颠沛流离之魂。可惜当时中国大地,多受倭寇践踏,人们耳闻目睹,皆是炮火硝烟,对田园牧歌已经相当陌生。
因此有评论家说《呼兰河传》乃一大退步之作,说萧红脱离群众和斗争,而对《呼兰河传》“有童话的美善,有社会诗的辛酸,有叙事诗的明朗,有散文的轻快,有民间歌谣的凄婉亲切,有乡土文学的多彩多姿”(台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锦语),根本无从领会,解读不敌误读。
相反,萧红对自己这部巅峰之作,显得满有信心,特意在《呼兰河传》文前注明:“本书作者保留一切权益”,与其说是未卜先知(后来此书果有版权纠纷),不如说是萧红对这部心血之作情有独钟。居无定所,情感扑朔,唯有故乡往事才能充当“定心丸”,因此,萧红视《呼兰河传》“半部‘红楼’”,欲成全璧,尽在情理之中。
《我那呼兰河》是沈阳评剧院根据萧红小说《生死场》的故事情节、人物个性以及《呼兰河传》的诗化风格、地域风情创作而成的六幕评剧剧目。2008年底在辽宁大剧院公演,2009年2月25日《...
萧红作品 2022-06-22 民国四大才女是哪四人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1912年,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紧随其后的五四新文化...
张爱玲 萧红作品 2022-06-2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
萧红作品 2022-05-29 《呼兰河传》散文化的叙述语言旅居他乡、久病缠绵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诗一般的语言叙尽了对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之情。在这里,萧红遵循着她一贯的创作特点,打破常规,不追求故事情节的曲折蜿蜒,也不追求...
萧红作品 2021-09-02 《呼兰河传》有哪些人物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
萧红作品 2021-09-02 《呼兰河传》的童年视角萧红儿童视角的使用,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儿童视角可以达到“陌生化效果”。儿童感受世界的混沌性、单纯性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看到成人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的隐秘世界,也能看到被成...
萧红作品 2021-09-02 《呼兰河传》的视角有哪些《呼兰河传》有三重视角,一个是童真童趣的儿童视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内涵,于是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一个是成年叙述者视角,叙述者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与小说中人物保持着距离...
萧红作品 2021-09-02 萧红的半部红楼是什么意思才女萧红,时乖命蹇,年方而立,撒手人寰,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这“半部‘红楼’”何所指...
萧红作品 2021-09-02 萧红一生经历了什么事“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下了这句话。悲凉也是萧红对自己人生的定义,她绝世才华,仅仅活了31岁。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
萧红作品 2021-09-02 鲁迅先生和萧红是什么关系民国著名女作家萧红在散文里经常提到鲁迅先生,写了她经常到鲁迅先生家做客的事。鲁迅和萧红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萧红可以经常到鲁迅家?而鲁迅先生还特别欢迎萧红!首先鲁迅先生和萧红不是师生关...
萧红作品 鲁迅 2021-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