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长孙皇后:一生尽心尽力辅佐丈夫李世民,堪称唐代好媳妇之典范。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想到他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会想到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等等,没错,李世民凭借强硬的手段和出色的能力,将唐王朝推向了我国封建史的巅峰,被后世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老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李世民这样的伟大帝王也不例外,那么站在他身后的女人是谁呢?毫无疑问是著名的长孙皇后。
公元636年7月,长孙皇后病逝于长安,很多人不了解的是,不管是“玄武门之变”还是“贞观之治”背后,都有她的影子,甚至潜移默化中她的功劳也不容小觑,用李世民自己的话说,长孙皇后就是自己的“佳偶”。那么这名大唐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图片:李世民与身后的女人剧照
一、一位善于吹“枕边风”的贤惠女人
1、政治上的好帮手
稍微了解一些唐代历史的朋友都了解,长孙氏是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该家族从北魏一直到唐代都是历代皇族倚重的政治势力之一,因此李世民得以和长孙皇后结为伉俪,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当然了,这并不影响两人的感情,甚至很快李世民就发现,这位妻子是自己应对一切事务的好帮手,尤其是来自政治层面的。
在唐代建立之初,天下还未尽数归于大唐之手,各种政治割据势力纵横交错,盘根错节,成为了唐王朝统治的重大妨碍,以善于统兵作战的李世民,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老爹扫平天下,彻底实现大统一。
虽然表面上看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但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和老爹李渊就少了交流的时间,伴随着李世民军功越来越盛,父子之间的芥蒂也就深了。此外,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那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动不动就去李渊那里打小报告,说李世民各种坏话。
李世民鞭长莫及,这个时候长孙皇后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她经常穿梭于各大政治集团中,为丈夫谋取政治资本,还孝敬李渊,对后妃们恭顺有加,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李世民的压力,解决了后顾之忧。
图片:李渊与三个儿子剧照
2、敢于直言的皇后
李世民称帝之后,心气愈发高涨,大臣魏徵多次强烈谏言,惹得李世民是十分不爽,于是开口大骂:“朕早晚要杀了这个村野匹夫来解恨!”
长孙皇后听说后,就对丈夫说:“我听说自古以来都是在君王贤明的情况下,臣子们才敢直言相谏。如今魏徵敢于谏言陛下,首先说明陛下是一代贤君,其次,证明了魏徵是个耿直忠心的人,能够有这样的君臣,还真是大唐的幸事”。李世民一听这话,明白了自己言语和行为上的不妥,从此诚心诚意接受纳谏。
长孙皇后病重的时候,听说宰相房玄龄因为犯了点错误而被停职,虽然已经是弥留之际,但还是不停地劝说李世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这位宰相,因为他向来谨慎,也是真心想要报国,这样的臣子要去哪里找呢?最终李世民打消了处罚房玄龄的想法。
由此可见,长孙皇后自始至终都在背后无私的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尽量扭转对大唐不利的局面,大慧认为,这也是“贞观之治”盛世出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大唐“女德”的代言人
1、以夫为本
后人在谈及到长孙皇后的时候,都习惯性地把她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相提并论,但是在大慧看来,这两个女人是完全不同的,至少长孙皇后在贤德方面堪称大唐表率。
长孙皇后受家族影响颇深,从小就接受了纯粹的汉族礼法教育,因此她本人对于“女德”是十分看重的,鉴于此,她一生帮助自己的丈夫完全是站在一个“贤内助”的角度去考虑的,而非带有政治目的性。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患病期间,长孙皇后基本是没黑没白的日夜守护,甚至还为自己准备的一瓶毒药,意思是丈夫一旦性命堪忧,自己也将伴随而去,这件事就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有多么的恪守“夫为妻纲”的理念,仅此一点,就拉了武则天不了解多少条街。
《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为了约束自己和后宫的女眷,亲自撰写了多达十卷的《女则》,她还亲自作序,不过她认为自己的才华有限,编写的不够完美,因此一直瞒着丈夫。
直到她去世后,李世民才从女官那里看到了《女则》,顿时泪如雨下,说长孙皇后仅凭这一举动,就足以名垂青史。
图片:长孙皇后守着病重的唐太宗剧照
2、过人的眼界和境界
长孙皇后是个心胸很宽广的女人,不过她却反对世人迷信佛教,这一点和太宗皇帝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夫妻二人的态度也直接扭转了此前社会上流行的很多不良风气。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患病,服药多日病情不见好转,太子李承乾入宫,建议祈佛并释放被押的佛教徒,这样算是积德行善,说不定就会扭转母亲的病情。
谁了解孩子的一片孝心换来了长孙皇后的严词拒绝,她坚信人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是要面对死亡的,这是自己的命数,根本不是靠着人力可以去扭转的。
同时,她还诉说了如果人们都开始崇信佛教将会对国家、对社会带来多么大的危害。虽然自己不能靠一己之力去改变现状,但是为了自己的病情去释放罪犯,这就是皇后带头破坏国家法制,这样怎么能带来政治上的稳定呢?
另外,她出身高贵,却一直反对前朝遗留下来的厚葬风气,在临终前就交待:“我在世上没什么贡献,死后就不要厚葬”,由此可见长孙皇后思想境界之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罗艺反唐之谜:为何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选择造反?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罗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隋朝将领,后归降唐朝,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却选择了造反,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