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贞观二十三年,一代传奇唐太宗去世,同年六月,太子李治登基称帝,此后高宗皇帝统治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史书记载,唐高宗是靠长孙无忌上台,双方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执政初期,唐高宗就一切依赖于长孙无忌,甚至史书还流传着长孙无忌称赞唐高宗执政完美无缺,比太宗都不输的记录。
但是,两人的蜜月期没过多久,唐高宗突然翻脸不认人,不仅对长孙无忌不再敬畏,甚至对其大开杀戒,将其打入尘埃。从昔日的蜜月期,到后来的刀兵相向,这对君臣到底经历了什么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武媚娘的原因吗?
早在唐太宗还活着的时候,李治就是一个乖孩子,他对待母亲很孝顺,对待父亲也很恭敬,甚至对待大臣和亲戚们也非常好。
因此,长孙无忌对于唐高宗李治的印象非常不错,双方的关系也肯定非常密切。所以在唐太宗陷入精神崩溃,纠结于两个儿子的无能时,长孙无忌才会拼尽全力选择让这个温顺的孩子上位。
而且,当年的唐高宗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他的前面挡着两座大山。但就是长孙无忌拼尽全力,硬是让他当上了皇帝。不客气的说,长孙无忌对于唐高宗有再造之恩,这种恩情可谓重于泰山。
不仅如此,在帮助唐高宗继位以后,长孙无忌又帮助他清除异己,其中包括对太宗其他儿子的污蔑与伤害。可以说长孙无忌帮助唐高宗稳定了政权,对于唐高宗后来安稳坐天下,又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以上的渊源,所以唐高宗与长孙无忌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在武则天登场以前,史书对于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的纪录,似乎都是双方和谐,而且李治时刻听从这个舅舅的建议,似乎双方都进入了蜜月期。
但是后来武则天登场的时候,双方的蜜月期彻底被打破,先是武则天想要当皇后,李治带着武则天去拜访这位舅舅,但是长孙无忌根本不给皇帝甩好脸色,结果导致皇帝对他彻底失望。
出于这个原因,所以大多数历史都认为武则天的出现改变了长孙无忌和唐高宗的关系,甚至武则天是导致唐高宗杀长孙无忌的罪魁祸首。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女人真的可以破坏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的钢铁关系吗?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长孙无忌终究只是一个大臣,是个外人,而武则天是唐高宗的老婆,是自己人,为了自己人去处理外人那是比较能够理解的。
但是唐高宗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一个皇帝,皇帝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儿女私情,而且还需要考虑朝廷利益和权利分配。要知道很多学者都评价,唐高宗是一个极为高明而且又带点阴险属性的人,此人对于江山社稷看得格外重,而且他一门心思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试想一下,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为了武媚娘当皇后,而去杀死自己的肱股大臣。
因此,当我们回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断断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看得更深入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抛开武则天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以后,我们可以发现史书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小事。
再唐高宗上位没多久,朝廷就爆发了一起弹劾案件。具体内容为,御史大夫韦思谦弹劾托孤大臣褚遂良,指责他以贱价来购买别人的土地,涉嫌贪污行为。
唐高宗对于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但可惜这个案件调查来调查去,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大家都在打太极。
虽然褚遂良受到了处罚,甚至被调离了中央,但是不过一年的时间,褚遂良又王者归来,并且被册封为吏部尚书,以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官。
这是个什么概念?身为托孤大臣公然知法犯法,结果不清不重的被处罚了一下,归来以后依旧是位高权重。很明显这个案子判的不科学。
在当时就有大臣上书,朝廷已经不是皇帝的朝廷,因为朝廷里面有人结成了一党。唐高宗当时就产生了怀疑,褚遂良是被谁保住的?朝廷里面的党与领袖又是谁?答案毋庸置疑,就是长孙无忌。
相信这时候唐高宗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没错,当年唐高宗刚当皇帝的时候,的确位置很不稳,权靠着长孙无忌帮衬。但是长孙无忌固然立了大功,可是他慢慢的成为了权臣,有点架空的皇帝。
要知道,三大托孤大臣里面,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已经狼狈为奸,还有一个徐茂公,则是猥琐不出头。再结合这个案件,任何一个皇帝都会感觉到脊背发凉,自己的朝廷原来已经被人绑成了一块,甚至敢于阳奉阴违架空自己。
因此,个人以为,当年褚遂良事件已经深深地刺激了唐高宗李治,让他对于自己的舅舅开始有了防备。这并非是李治有多么阴险,只是一个皇帝对于自身安全的基本意识。
事实上也的确是如此,在后来的历史中,唐高宗曾经一度想要指手画脚,但可惜属于皇帝的权威却并没有建立起来,长孙无忌的威望比皇帝还大。
最为明显的记录就是,唐高宗李治想要废除王皇后,结果唐高宗低声下气的去哀求长孙无忌,并且给他的子孙封官加爵,然而,长孙无忌拿了好处却根本不理皇帝,让唐高宗脸面丢尽。
后来,唐高宗找了三个托孤大臣,讨论废除皇后的事情时,褚遂良此人公然反对皇帝,甚至当场撒泼,大有泼妇骂街之相。
因此,唐高宗和长孙无忌的关系算是彻底破灭了,究其缘由,就是因为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不过话又说回来,皇帝雇人对自己的大臣有了矛盾,但是想要爆发矛盾,还得考虑皇帝的实力是否够。于是,在旁边猥琐发育的徐茂公就被拉了进来。
在当初表态废除皇后的时候,徐茂公表示沉默,沉默其实也是一种态度,那就表示他可以拉拢。于是黄帝开始对他抛媚眼,希望他能支持废除皇后,帮助自己夺回权力。
徐茂公的表态,最终一锤定音,正如史书所记载,废皇后乃是陛下的家事,其他人有何资格干预?
果不其然,徐茂公的表态使得朝廷有了新的支撑者,唐高宗立刻在许敬宗等人的鼓动之下对长孙无忌大开杀戒,并且快速的填补了宰相倒台后的空缺。
所以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武则天的出现只是一个诱因,其关键还是因为徐茂公的表态以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记载的不完整或是后世评价的偏颇而被低估。唐高宗李治,这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否真的如一些...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25 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第一,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长孙无忌以其卓越的才能和贡献,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成为了唐朝开国元勋中的佼佼者。然而,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权臣,最终却落得个凄惨的下...
长孙无忌 2025-03-20 长孙无忌:凌烟阁功臣之首的卓越才能与深厚背景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不仅是对功臣们功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历史地位的一种象征。其中,长孙无忌高居首位,这一安排背后蕴含着他卓越的才能和深...
长孙无忌 2025-03-14 长孙无忌的身世背景揭秘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长孙无忌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家世背景,成为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的身世背景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政治生涯。一、显...
长孙无忌 2025-03-11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叔侄关系的复杂纠葛与最终决断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无疑是一段充满复杂纠葛的故事。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的李隆基,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之间,既...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07 李世民立储之谜:从李恪到李治的抉择在唐朝初期,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其立储之事备受关注。他曾有意立李恪为太子,但最终却选择了李治,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和政治考量。一、李世民对李恪的青睐李世...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04 李治:被误解的唐朝明君?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昌盛、文化璀璨而著称于世。作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位的三十四年间,见证了唐朝版图的扩张与文化的繁荣。然而,在历史的...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27 崔湜与太平公主的复杂关系探析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崔湜与太平公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崔湜,一位才华横溢的宰相,而太平公主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权势滔天。他们之间究竟...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15 永泰公主之死:难产真相与历史谜团永泰公主,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其短暂而悲剧性的一生,尤其是死因,历来是历史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围绕永泰公主真正的死因,历史上存在着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14 唐高宗李治:被低估的帝王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唐高宗李治常被描绘成一位软弱不堪的君主,然而,真实的他是否果真如此?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探究,我们不难发现,李治在位期间不仅稳定了唐朝的政局,还...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