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太后掌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有权力的杰出女性,如先秦时期的秦国宣太后芈八子,西汉的吕后、窦太后,北魏冯太后,唐朝武则天,宋代宋真宗皇后刘娥,清代的孝庄皇太后,以及慈禧太后等。
但是在这一众掌权女性中最终却只有武则天是与众不同的,最终也只有她敢扯掉了男权社会的那层遮羞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最后她改大唐国号为大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
但是除了武则天外,大多数有权力的女性即使是当了皇太后,也依然选择辅佐年幼的小皇帝继位,通过临朝听政来掌握帝国的权力枢纽。
这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掌权至死的,如吕后,慈禧,还有一类便是如冯太后、孝庄太后这种,等辅佐的小皇帝长大可以亲政了,便将权柄还给小皇帝了。
那么这些手握帝国权杖的太后们,为何宁愿代理皇权,也不愿直接自己废掉小皇帝,而自己去登基称帝呢?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很关键。
一、古代宗法制度和儒家“男尊女卑”的理念束缚其思想
按照中国古代传统制度,后宫妃嫔是不得干政的,也包括皇后和太后。《尚书》里就曾说过“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指雌性,与牡相对。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表示母鸡不在早晨啼叫,如果它在早晨啼叫,这家人会衰落,而将其扩展到整个国家,便有后宫不可干政,如果后宫干政,国家将会衰落。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妥妥的性别歧视。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理念在古代也确实深入人心。因为受古代宗法制度和“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古人理所应当地认为男性才是宗法社会的中心,女性只是依附于男权社会的存在。
这种观念,不仅古代的男人是这样认为的,古代那些被歧视被看轻的女性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从小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也理所应当地认为男尊女卑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地。
这也没办法,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是她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此,也不怪她们。 就连狄仁杰的姑妈就曾怒怼他说:“我儿不事女主。”
要知道,唐朝不像宋代以后的朝代,由于宋明理学的发展,儒家这些思想对女性摧残禁锢到了极致。唐朝时的社会风气相对其他朝代已经比较开放了。
尤其狄仁杰还生活在初唐时期,那可是大唐国力最鼎盛的时代,社会风气那么开放,女子的地位在当时还算很高了。
甚至武则天在称帝之前也已经积攒了相当深厚的理政经验和群众基础。但是她的宰相尚且被人如此诟病,也能理解那些根基尚浅的皇太后们,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了?
二、真正是为了维护帝国的稳定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代理皇权的皇太后们都是资深政治家,她们深知要想顺利坐朝听政,离不开前朝大臣们对自己的支持。所以,她们一般在逐渐掌权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地去和这些朝臣暗地里接触,形成政治联盟,获得他们的支持。
但是朝堂里还有这样一批大臣,他们是传统士大夫的代表。所以,他们不允许有女人挑战男权社会的根基。于是这些传统朝臣在监督、防范“后宫干政”这件事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当皇太后们不得不走到前台垂帘听政的时候,双方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皇太后与朝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对抗或者勾结那么简单,他们的关系其实是很复杂的。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所以,因为“利益”的存在,他们之前 既有对抗,也有妥协,甚至有的时候还有合作。
那这些妥协的大臣难道就是真心拥护有权的女性吗?其实不然,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妥协,是因为他们深知,无论和女当权者怎样激烈博弈,帝国的稳定都是第一位的。
倘若因为他们之间的纷争互斗而让帝国陷入动荡的局面,那么他们从小接受的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会受到冲击。从自身来看,他们所拥有的权势地位不仅会化为乌有,甚至自己也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所以,他们虽然开始的时候会反对当权女性掌权,但是一旦发现自己阻止不了,但是内心又受到封建儒学宗法的影响,为了帝国的稳定,他们最终只能选择妥协。
三、内心尚存的母爱影响
都说权力就像鸦片,一旦沾染上意志便由不得自己了。它能让好人彻底变成魔鬼,能让夫妻反目,让父子离间。虽然临朝的太后与君主们之间大多是至亲关系,如,母子、继母子、或其他亲戚关系。但在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前面,很少有人都做到柳下惠而不动心,把持定力。
可从人的本性来看,人终究是灵长类的动物,因为有灵,所以便有感情滋生。更何况是作为女性的太后,他们在权欲侵蚀下,身上或多或少还是会残存一点母爱之情。
就算把临朝称制发挥到极致的武则天,在最后时刻不也是被张柬之那句“姑侄与母子孰亲”影响,最终还是立了庐陵王李显当太子。没有选择立侄子武三思,而是将皇权还给了了李唐宗室,不也是武则天内心残存母爱的影响吗?
总而言之,对于临朝听政的皇太后们来说,尽管她们因种种原因而选择干政。但是她们也深知,如果要走到台前,那样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武则天这般的女子,也不是所有的朝代环境都如唐朝那么开放。也正是因为武则天的独特,所以,五千年中华史,最终也只出现了这么一位女皇帝。
大部分的掌权太后,她们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迈出那最后一步,或因不敢,或因不能,或因不愿,或因其他。最终她们选择在帘子后面通过操作傀儡皇帝来发号施令。
从历史的长流中来看,代理皇权确实比登基称帝要安全许多,在帘子后面也不耽搁她们掌握权柄、享乐、养男宠等。而且在心理上也更能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毕竟历朝历代的很多大臣,其实对太后掌权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不彻底扯掉男权的遮羞布,他们其实是无所谓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算是古代掌权太后们的独特的生存之道吧。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心机,成为了后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焦点。然而,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始终笼罩在历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31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除女帝之外,更是唐朝顶尖才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是一位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杰出女性。除了在政治上展现出非凡的治国才能外...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25 上官婉儿:让武则天也佩服的传奇女性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铁腕手段,书写了一段传奇。然而,在这位女皇帝的身边,却有一位同样杰出的女性,她以才华和谋略赢得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3-24 考试阅卷匿名制的发明者:武则天与糊名法的起源在考试阅卷的过程中,一个广为人知的做法是隐藏考生的姓名等个人信息,以确保阅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一做法,即考试阅卷匿名制,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而其发明...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20 武则天推行告密制度:其背后的动机与对告密者的复杂态度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铁腕统治著称。在她统治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武则天推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政策,其中告密制度便是极...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20 武则天发明“骨醉”酷刑:残忍程度超越人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酷刑的使用屡见不鲜,而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更是以手段残忍、权谋深沉著称。其中,她发明的一种名为“骨醉”的酷刑,其残忍程度甚至超越...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18 武则天长相、身高、体重大揭秘:一代女皇的绝世风采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独特的个人魅力,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热点。关于武则天的长相、身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12 武则天籍贯揭秘:出身之谜的深度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更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焦点。然而,关于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12 武则天与慈禧:谁的历史影响力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和慈禧两位女性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人物。她们分别活跃于唐朝和清朝,各自在其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那...
武则天有男宠吗 慈禧太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2025-03-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