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这三个人,想必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了。他们都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各自也有自己不同的称号,而三个人合起来则被人们称作“三钱”,算是一个很特别的组合了。但是除了他们为祖国做出的很多贡献之外,很多人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的好奇了。正是因为他们都姓钱,而且都是我国很有名的人物,所以很多人也会想知道,他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亲属关系呢?那么究竟钱三强、钱学森和钱伟长三个人,到底是不是同一个家族的?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钱氏是江浙地区的大族,总的来说钱氏在江浙共有三个大家族,钱学森是浙江杭州人,钱学森是吴越王钱鏐的33代世孙,他的父亲钱均夫是钱鏐的32代世孙,可以说钱学森的家族是钱鏐后代中的主脉,从吴越王那一代起,钱学森的家族就一直秉承着耕读传家的传统,读书是头等大事,这也是钱家长盛不衰的秘诀,几乎每一代钱氏族人都有闻名于世的学问家,进士也出了不少。
无锡钱氏也是吴越王钱鏐的后人,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贯中西的大文豪钱穆就出自无锡钱氏,同时他也是吴越王钱鏐的33代世孙,也就是说钱穆和钱学森是同辈,而钱伟长和钱钟书都是出自无锡钱氏,钱氏三大家族,近代就属无锡钱氏最为耀眼,光是院士就出了十个,可能是受到钱穆的影响,无锡钱氏在近代历史上出了不少著名人物,与钱穆交往的人都是当时的饱学之士,而钱伟长和钱钟书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长大,起点自然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钱三强出自湖州钱氏,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民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曾参加过新文化运动,虽然钱三强在父亲的影响下,很早就接触到了白话文和外国文学,但是可能是天性使然,钱三强在求学的过程中,更加偏向理工,后来到法国留学,钱三强有幸跟在鼎鼎大名的居里夫人后面学习,这也为他以后的勃发,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湖州钱氏在三支钱氏家族中,算是比较薄弱的,尽管如此一般的家族也不能与之比肩。
湖州钱氏,无锡钱氏,杭州钱氏,这三大家族的族谱都保存的很完整,而且从族谱上也便能清楚的得知,这三大家族的先祖都是吴越王钱鏐后人,据《吴兴钱氏家乘》云:“钱氏受姓老彭,至吴越建国始,大江以南子孙繁衍类皆后人。我家世业农,为浙湖乌程藉,理当为旁支。”理顺中国“三钱”的家族关系后,才发现什么叫大家族,就算放眼全中国,恐怕也没有几个能和钱氏家族比肩的大家族。
个 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 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 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 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钱姓,中华姓氏之一,吴越国姓,是一个源流较少但分布广泛的姓氏,据史书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时期的泉府上士钱孚(大彭国始祖篯铿的裔孙)为得姓始祖。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2位;截至2016年,钱姓在中国姓氏按人口排序中,排行第89位。在中国历史上,临安人钱镠(liú)曾建立五代时期的吴越国,时人谓之钱氏为“东南众望、吴越福星”。
宋朝时期,钱姓大约有35万人,浙江为钱姓第一大省,钱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安徽、江西、陕西,全国形成了鲁、浙、苏密集钱姓区。明朝初期,钱姓大约有53万人,浙江仍为钱姓第一大省,钱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从明朝至当代 ,钱姓人口已由53万增加到约300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广东、云南等省市,其余钱姓以聚落形式分布在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陕西、山西、台湾、甘肃、宁夏、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遍布全国。在近600年的时间里,钱姓人口流动方向的主流是向东南和南方移民,从清代开始,钱姓有部分族人迁往台湾,又有人迁徙到东南亚和欧美国家。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对子产的详细介绍。一、生平背景子产,本名...
郑国 2025-04-01 韩信真实相貌探秘:历史记载与后世传说韩信,这位西汉初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真实相貌,历史记载却颇为模糊,后世传说也众说纷纭...
韩信 2025-03-28 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张良为何知情不阻?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韩信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其命运波折令人唏嘘。特别是他与萧何、吕后之间的恩怨纠葛,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当萧何与吕后密谋杀韩信之时,作为...
韩信 萧何 2025-03-26 明知韩信将死,张良为何不救?在中国历史上,韩信与张良都是楚汉争霸时期的杰出人物,前者以卓越的军事才能著称,后者则以深邃的智慧和谋略闻名。然而,在韩信被吕后诱杀的关键时刻,作为挚友兼智囊的张...
韩信 张良 2025-03-24 韩信为何能忍受胯下之辱?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然而,在韩信辉煌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却常常被人们提起,那就是他年轻时所遭受...
韩信 2025-03-20 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段流传千古的求贤佳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典故和故事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萧何月下追韩信”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典故不仅展现了古代贤相萧何对于人才的极度渴望与珍视,也揭示了韩...
韩信 萧何 2025-03-10 韩信为何被誉为“兵仙”?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被誉为“兵仙”。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他在军事领域的超然地位,也彰显了他用兵如神的传奇色彩。那么,韩信为何能...
韩信 2025-03-06 韩信胯下之辱后,何以宽恕屠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韩信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传奇的人生经历,被誉为“兵仙”、“神帅”。然而,在他辉煌的一生中,有一段经历却鲜为人知且充满屈辱,那就是“胯下之辱”。...
韩信 2025-03-06 郦食其之死:韩信背后的权谋悲剧在楚汉之争的烽火连天中,众多英雄豪杰的命运交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中,郦食其的死,尤为引人注目。他是否真的被韩信所杀?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权谋与悲剧?郦...
韩信 2025-03-03 韩信的缺点与“活埋母亲”传闻探析韩信,作为西汉初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被誉为“兵仙”。然而,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并非完美无缺。一、韩信的性格缺点格局较小韩信虽然军事才...
韩信 2025-02-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