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是什么?“推背图”真的是袁天罡写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推背图》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本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预言书,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的看过这本所谓的预言书,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很多人说这本书非常神奇,里面预言的很多事情都已经应验了,而又有人虽然没有看过,但是却对这些言论深信不疑,实际上,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个人可能根本就相互不认识,又该怎么去写下这本推背图呢?
《推背图》的真伪,结合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很好判断。
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此书并非是什么袁天罡、李淳风的作品,最为流行的金圣叹注本也可以宣告是假的。现在流行的这个版本,是后人从民间信仰的角度附会而成。
谶纬之学的流行非常早。人类蒙昧时期,遇到超出知识范畴的问题,总免不了诉诸于神秘学去进行解释。
譬如,陈胜吴广起义之际,就熟练地操弄这种手段来制造舆论,让吴广大半夜点着篝火学狐狸叫,行伍之中其他吃瓜群众们于是信以为神。
两汉儒家阴阳家化之后,力图从“天人感应”的的角度,去论证刘氏王朝的合法性地位。大家都熟悉的小故事,很多都是出于这种构建。比方刘邦喝多了,斩杀了一条大白蛇的故事,就是后人根据五行生克的理论瞎编的,论证的是大汉王朝是火德,火克金,金对应的颜色是白色,所以是红色的赤帝子斩杀白帝子,坐稳了天下。
两汉这样的小故事简直太多了,大家看史书的时候,动不动就“小儿谣曰”,小朋友们莫名其妙就开始唱童谣,然后真预言了好多大事儿。就像是《三国演义》里,洛阳市的小朋友们忽然唱:“千里草(合起来是个董字),何青青,十日卜(合起来是个卓字),不得生(这货要死了)。”董卓很快就死了。
这能是真的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青年学者孙英刚的《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但凡出现这种乱七八糟的事儿,背后肯定是有人运作的。
最早的关于这本书的记载,出现在唐代敦煌残卷《大云经疏》中,说:《推背啚》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划清四海,整齐八方。
可见是对武则天称帝一事的预言,对于武后的态度,这则“预言”说得非常露骨,说武则天是“女主立正起唐唐”,要“划清四海,整齐八方”。
我私心怀疑,这不过是武后称帝之前所作的合法性建设的一部分,相似的东西有很多,譬如当时还有一本《宝雨经》,记载了公元686年和公元690年新丰县、万年县的两次异常的地理活动——山涌,武周政权将其解释为佛教圣山在中土显性的祥瑞。
为什么是佛教呢?因为李唐自称是李耳之后,崇信道教,武后自然选用佛教作为意识形态来与之抗衡。
所以,《推背图》一开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很可能是武后当时一系列合法性建设的一小部分罢了。而且,目前我们得知的这个句子,也不是原创的,而是从汉代的一本叫《易稽览图》的书里抄抄改改得来的,人家原文写作——大蓄,八月,天德明王,侯人去城,十二年天下大昌,女子立政;三年,去此地,大神兽来见,至堂;三年,大兽出东北台邑、河邑。
您看,好多句子都没改。这本民间信仰者眼中神奇无比的书,居然不是原创的。
但后世这本书越来越被赋予了很多信仰加成。从宋代开始,就有很多好事者,往《推背图》这个书名上附会东西了,比如段子里说耶律德光见过推背图,还有人说《推背图》里预言了大宋朝的灭亡于是被禁了等等。
但总体上说,这些故事多经元代、明代民间话本、戏剧的加工,充斥着民间信仰的特点。《推背图》在这些故事里,也更多像是一个符号,好比《水浒传》中宋江梦到九天玄女授书一样。
所以,现存的早先版本的只言片语,与通行的所谓金圣叹本、六十七图本,文字上差异都比较大。最好玩的是同样关于武后称帝,金圣叹本的议论就明显带了后世民间的视角——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与“女主立正起唐唐”相比,“遗枝拨尽根犹在”对武则天的评价态度居然完全是相反的。您说这能是一本书?
最容易辨认真伪的角度,是语言的角度。
如果是唐人袁天罡、李淳风所作,那么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体系应该是唐人的,如果掺杂进了很多后世的语汇,那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比如第四十七象的“匹夫有责”,绝对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后的产物;又如第二十一象中居然出现了“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虽然出自《战国策》,但原文并没有南辕北辙这个说辞,大规模出现是在宋以后,宋人文天祥写“南辕北辙迹,骤隔于江湖。”宋人胡仲弓写:“南辕北辙何时停。”更早,没了。
又比如,从音韵学的角度,推背图谶诗的韵脚,也能推断出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且生活的年代较晚。
如第二十二象:“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把南,和干、安放在一起押韵,本来就不是唐人会做的事情。南是闭口音,读作“nam”,韵尾是闭口的;而干、安的韵尾则是“an”,不闭口。
从音韵学的角度看,也能较为清晰第看出,现存本的生成年代很晚。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韦应物千古名句:淡泊诗心映山河韦应物,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恬淡高远、清新自然的诗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词作品,宛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创...
韦应物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
杜甫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
杜甫 2025-04-02 武则天整顿吏治:铁腕手段下的政治清明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她以...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2 高仙芝与郭子仪:谁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仙芝与郭子仪都是备受赞誉的杰出将领,他们各自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位将领放在一起比较时,不禁会好奇:高仙芝和...
高仙芝 郭子仪 2025-04-01 魏元忠:忠诚于皇帝的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魏元忠以其卓越的忠诚于皇帝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历经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始终不改其志,为国家和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1 武则天是否真的杀了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心机,成为了后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焦点。然而,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始终笼罩在历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