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唐初宰相、外戚,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长孙无忌是唐朝名臣,为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辅佐李世民安定天下,力保外甥唐高宗继位,但最后却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那么长孙无忌为何会被唐高宗逼死呢
一,出身显赫
长孙无忌出自北魏皇室,为文成皇帝拓跋濬后裔,因此家世显赫,历北魏、西魏、北周、隋朝皆为高官,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他自幼就喜好学习,博览群书,很有见识。长孙无忌自幼与李世民交好,因此李世民在晋阳起兵反隋,他立即前往投靠,得以担任渭北道行军典签。他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许多功劳,得以获封上党县公。
二,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得知太子李建成要对李世民不利,于是力劝李世民抢先下手,除掉李建成。李世民同意,于是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与李元吉,成为大唐太子。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评定与赏赐随他作战的功臣,以长孙无忌为第一,于是封他为齐国公。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又嫁给李世民,成为皇后。李世民因此对他更加倚重,命他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三,辅佐太宗
唐朝与东突厥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后不久,东突厥发生内乱,因此许多大臣建议李世民趁机消灭东突厥。李世民询问长孙无忌对策,他回答说:“现在大唐在休养生息,等到东突厥来了,我们再征讨他。现在东突厥内乱,一定不会侵扰大唐。如果我们出击东突厥,不一定能取胜。不如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李世民听从,后来趁东突厥衰落将其消灭。
长孙无忌深受李世民信赖,引起一些人的嫉妒,他们于是上书诋毁长孙无忌。李世民见到这些奏折,便对长孙无忌说:“朕与你君臣之间,一切事情都没有猜疑。;如果各自有疑惑却不说,那我们就无法沟通了。”然后李世民又召见群臣,表达自己对长孙无忌十分信任,叫他们不要再挑拨离间。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位高权重,难免引起嫉妒,招来灾祸,因此经常告诫自己不要居功自傲。他于是向李世民请求辞去机密要职,其妹长孙皇后也在李世民面前求情,李世民于是解除他的尚书右仆射之职,授他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封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极力推辞。然后长孙无忌上书李世民称自己是外戚,担心因此获授司空而遭人非议,说皇帝任用私人。李世民说:“朕授予官职,看的都是才能,绝不会因为关系亲近而任用私人。”然后李世民写了《威风赋》,赐给长孙无忌,以嘉奖他劳苦功高。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下令对长孙无忌等功臣列土封疆,让他们子孙世袭刺史。长孙无忌等人极力推辞,李世民才作罢。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下令在凌烟阁画长孙无忌等二十四功臣画像,以他为第一。
四,参与立储
贞观十六年(642年),太子李承乾与心腹密谋杀父夺位。贞观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因为儿子李承乾谋反,将其废黜,想要立儿子晋王李治为太子,便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徐世三人商议储君之事。长孙无忌因此在李世民面前发誓,表示誓死拥立晋王。李世民于是命晋王拜谢其舅长孙无忌。
李世民担心众臣不支持晋王为储君,便问长孙无忌对策。长孙无忌回答说:“晋王仁孝,天下归心。陛下可以召集百官询问,一定没有异议。如果百官没有同声庆贺晋王,那臣就是欺君之罪,理应受死。”后来李世民又想立儿子吴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才作罢。
五,辅佐高宗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病逝,临终命长孙无忌与中书令褚遂良辅佐李治。李治即位,封舅舅长孙无忌为太尉、扬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对群臣说:“朕广开言路,希望有好的意见可以采纳。但你们提的意见虽多,却没有一条可以采用。”长孙无忌回答说:“陛下即位推行的政策律令固然没有缺陷。虽然众人提出的许多意见有些浅薄,但还是希望陛下继续广开言路,这样才能上通下达。”
李治又说:“听说你所在的官署,有许多讲情面的。”长孙无忌回答说:“讲情面偏袒私情,自古以来就无法避免。陛下的教化逐渐深入人心,百姓都向着陛下。至于公然徇私枉法,没有人敢这样。稍微讲一点人情,陛下也不能避免,何况是臣下呢。”李治因此对长孙无忌的建议大加采纳。
六,被逼自尽
永徽六年(655年),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对此极力反对。李治于是秘密赏赐他重金,希望他能够通融。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多次到他的府上求情,希望他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但皆遭拒绝。李治再次召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商议立武则天为皇后,长孙无忌再次大力反对,但李治坚持己见,立了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因此深恨长孙无忌,与心腹许敬宗密谋除掉他。
显庆四年(659年),许敬宗派人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李治于是命许敬宗调查此事。许敬宗则报告李治称长孙无忌确实谋反,要求将其处死。李治犹豫不决,许敬宗因此拿汉文帝处死舅舅薄昭的事劝谏李治。李治于是让许敬宗全权负责此事,许敬宗因此判长孙无忌流放,然后将其逼死。
总的来说长孙无忌是大唐名臣,为唐朝立下许多汗马功劳,但也因此功高盖主,引起外甥唐高宗的猜忌。唐高宗想要立武则天为皇后,他极力反对,因此使得唐高宗与武则天对均他不满,便借许敬宗之手将其逼死。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 唐叔虞与李世民: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