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手下的亲兵,顾成一生经历了什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建文元年七月,靖难之役爆发,朱允炆派长兴侯耿炳文率领30万大军平叛。在真定之战中,耿炳文大败,一位70岁的左军都督成了燕军的战俘。当这位老将被押送到朱棣的大帐时,朱棣大喜,亲自为他松绑,说道:“岂非皇考之灵以尔授我乎?”
意思是,这难道不是先帝在天之灵,把老将军赐给我的吗?
这位老将,名叫顾成,乃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老卒,同时,他还是徐达的爱将。朱棣得到顾成后,丝毫不怀疑顾成会再次倒戈,而是派人将顾成送到北平,协助燕王妃徐氏(徐达长女)和世子朱高炽守城。
顾成见到徐氏后,老泪纵横,从此发誓效忠朱棣。朱棣登基后,顾成因功被封为镇远侯。顾成为明朝常年镇守贵州,威震南中。他85岁病逝,被追封为夏国公,为明朝对西南的统治作出极为重要贡献。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分享这位历经朱元璋开国、又参与朱棣靖难的明朝宿将顾成,希望通过史料的记载,为大家还原明朝第一代镇远侯及其家族的峥嵘史。
一、太祖任亲兵,徐达擢勇将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他麾下的开国武将大多出自淮西,而顾成则是明朝鲜有的湖南籍开国将领。
《明史·卷一百四十四》记载: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
顾成,字景韶,祖籍湘潭。顾成出生于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比名将徐达年长两岁。顾成的爷爷是一名船夫,由于经常在江淮之间行船,所以在扬州安家,顾成便出生于扬州。
顾成少年英勇,《明史》说他“少魁岸,膂力绝人”,他不仅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而且还在身上刺有纹身,尤其擅长使用马槊。当时,有十多个强盗抢劫他家的船只,他一人持槊将盗贼全部击败,同行的其他船夫从此对顾成尊敬有加,行船时都喜欢尾随其后。
元朝末年,各地爆发起义,扬州是张士诚的地盘,张士诚听闻顾成是条汉子,曾派人邀他入伙,顾成认为张士诚胸无大志,一直没有答应。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带领徐达、常遇春、邓愈等人渡江,顾成前来投奔,朱元璋见顾成十分勇猛,便任命他为帐前亲兵。《明史·顾成传》云:
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
顾成不仅负责保护朱元璋,还负责帮朱元璋撑伞盖。有一次,朱元璋坐的船只搁浅在沙滩上,顾成竟然用身体直接把船背走了,让朱元璋惊叹不已。
翌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立即派徐达等人攻打镇江,顾成随行。不幸的是,顾成和十多名士卒被元军活捉。结果,其他士卒全部被杀,只有顾成用蛮力挣断绳索,杀掉两名看守,逃了回来。
顾成逃回军中后对徐达说:“镇江城内防守空虚,守将庸碌,现在正是攻打的好时候。”徐达大喜,果然带兵夺下了镇江,此战之后,顾成得到徐达的信任,被封为百户。
此后,顾成随徐达连克常州、江阴等地,再次被徐达擢升为千户。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杀掉上司徐寿辉后,沿江而下,打算灭掉立足未稳的朱元璋。朱元璋用康茂才诈降之计,引陈友谅到河道狭窄的龙湾,设伏打败了陈友谅。待陈友谅败走,顾成率军一路追击,截获陈友谅三艘战舰,归来后,朱元璋大喜,赐顾成百金。
在朱元璋登基之前,顾成几乎跟随徐达参与了灭汉、灭吴等重要战役,明朝建立后,顾成因“大小数十战,皆有功”,被晋升为坚城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纵观顾成的前半生,他在史书中出场较早,曾给朱元璋做过亲兵,受徐达赏识。顾成凭借自己的勇猛,虽崭露头角,但他却属于大器晚成。事实上。顾成真正“飞黄腾达”的时机,还在后面。
二、父子守贵州,随军讨藩王
明朝虽然建立了,但对于顾成来说,他的征战生涯并没有结束。洪武元年,顾成跟随徐达北伐,担任徐达的参军。到了洪武四年,朱元璋派傅友德伐蜀(攻打明夏政权),顾成的表现十分抢眼。《明史·顾成传》云:
从伐蜀,攻罗江,擒元帅以下二十余人,进降汉州。
顾成擒获20多位敌军将校,归来后,顾成被任命为成都后卫主帅。
洪武八年,贵州当地的酋长多次发动叛乱,明朝有意派遣一位将领镇守贵州,经徐达和傅友德的推荐,顾成被派往贵州。从此,顾成成为军事主将,和贵州这个地方结缘。
明朝洪武八年,顾成初到贵州,便遇到叛乱,史载:
时群蛮叛服不常,(顾)成连岁出兵,悉平之。
顾成连年用兵,终于将当地的叛贼全部平定。在顾成的压制下,贵州百姓终于迎来了近十年的太平生活。
洪武十四年,傅友德带领沐英征讨云南,出发前,傅友德特地请旨,希望从贵州把顾成调来担任先锋,朱元璋欣然应允。
结果,顾成一马当先,帮傅友德首战取下普定,《明史》云:
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意思是,敌人的增援部队来了数万人,顾成出城迎战,他一人杀掉近百人,击退了敌军。
都说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将是常遇春,常遇春病逝后,傅友德当为军锋。可如今,顾成在傅友德帐下可谓是“军锋中的军锋”。
此战归来后,朱元璋赏赐顾成“龙衣金带”,并赐他世袭指挥使,让他继续镇守贵州。
洪武二十九年,贵州水西酋长发生叛乱,朱元璋任命顾成为征南将军,他亲自率军冲入敌营,斩杀敌军酋长,威震四方。
《明史》记载:
(顾)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
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三十年,顾成在贵州共平叛近百次,无疑成了西南柱石,他的长子顾统也成长为了指挥使。
洪武三十年底,开国将领所剩无几,朱元璋下旨将顾成召回京师,归耿炳文节制。次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因朱允炆急于削藩,最终逼反了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
朱允炆派耿炳文带兵平燕,顾成担任左军都督,和耿炳文一起北上。不料,在真定之战中,南军惨败,顾成在掩护耿炳文撤退的过程中,被燕军大将朱能和谭渊所俘。
顾成是战场上的硬汉,他被俘后,一言不发,他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死亡。不过,后来的结果证明,顾成没有被杀,被杀的,是他的家人。
三、旧将降朱棣,家人遭屠戮
最初,顾成坚决不降。朱棣听闻被俘的人名叫顾成,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将顾成请入大帐,他亲自给顾成松绑,根据《顾成神道碑铭》记载:
靖难之师起北方,公受命往御,至真定,靖难之师缚公以献,文皇识公先朝旧人,解其絷与之语曰:“岂非皇考之灵以尔授我乎!”因语以不得已兴师之故,言已泣下,公亦泣,遂遣人护送北京,令辅仁宗皇帝居守。
意思是,朱棣给顾成松绑后,对顾成说:“这难道是先帝在天之灵将您送给我的吗?”然后,朱棣含泪向顾成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才起兵,顾成听完,潸然泪下。朱棣命人将顾成送往北平,让他协助世子朱高炽和燕王妃徐氏共同守城。
需要说明的是,顾成是徐达的爱将,而朱棣之妻徐氏正是徐达的长女,两人的渊源极深,顾成到达北平后,徐氏对顾成非常尊敬,在顾成面前以晚辈自居,顾成深受感动,从此诚心辅佐朱高炽。《明史》云:
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
意思是,后来李景隆围困北平,顾成帮朱高炽防御调度,朱高炽很多意见都听命于顾成。
顾成和朱棣,一个是徐达的爱将,一个是徐达的女婿。必须承认的是,顾成之所以会这么快投降朱棣,最主要还是因为徐达的缘故。
当年顾成已经70岁,他投降朱棣后,他的家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朱允炆听闻顾成投降,一怒之下,杀掉了顾成的长子顾统和家中大小16口人,其中包含顾成的5个儿子(顾成有7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两位,其他的均被朱允炆所杀)。万幸的是,顾成的长孙在家丁的掩护下逃了出来,算是保留了顾成的血脉,他后来改名为顾兴祖,袭承了顾成的爵位,下文还会提到。
所以说,战场上所有的选择,都是艰难的,顾成的倒戈,对朱棣帮助很大,但对他的家族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不过,事实证明,顾成还是“赌”对了,因为靖难之役最终的胜利者是朱棣。
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城,正式入驻南京,靖难之役结束。朱棣登基后,大封功臣,顾成被封为镇远侯,赐免死铁券。在13位靖难侯爵中,顾成排名第三,仅位列张武和郑亨之后。
从元朝至正十五年顾成投奔朱元璋,到明朝建文四年被封侯,顾成跨越了43年的时间。然而,对于顾成来说,他这个侯爵却异常沉重,毕竟,爵位的背后有16位家人的鲜血。
顾成被封侯后,不愿接受朱棣赐给他的金银和宅邸,他上书给朱棣,希望能够继续前往贵州。朱棣怜惜他年迈,几度挽留,顾成执意不肯,近乎哀求。最终朱棣决定成全顾成,放他再度镇守贵州。
顾成离开南京的时间是永乐元年,他带着自己的孙子,重新进入了明朝疆域的西南。他的背影,有些落寞,但脚步仍然矫健,因为他接下来的人生,将为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耄耋镇贵州,忠义传9代
在顾成再次来到贵州之前,由于明朝进行了4年的靖难之役,贵州各地的叛军再次崛起,等他们听说顾成又要来贵州后,叛军们立刻感觉大事不好。史载:
欢趋出拜,叛者皆归,境内靖宁。
意思是,有的叛军赶紧出门迎接顾成,那些发动叛乱的酋长赶紧归附,贵州境内瞬间安宁。
在明朝初年,云贵地区虽然是大明国土,但内部大小土司酋长多达数万,在这些土司的管辖范围内,他们可以任意占有百姓的一切,包括生命,这就导致皇权无法通达。同时,土司之间相互兼并、背叛朝廷的事情屡有发生,百姓也因此苦不堪言。
有明一朝,有两个家族对云贵地区的贡献颇大,第一个是永世镇守云南的西平侯(黔国公)沐氏家族,另一个就是在明朝初年,镇守贵州长达40余年的镇远侯顾氏家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之所以能够将云贵长期纳为其统治范围,沐、顾两家功不可没。
笔者此前曾写过明朝的沐英,也写过清朝的鄂尔泰,在明朝和清朝前期,云贵地区都是在朝廷的勋贵强制压制下才得以稳定。直到清朝雍正年间,鄂尔泰在云贵推行“改土归流”,才彻底有所改变。正是因为如此,沐家和顾家对明朝稳固西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只不过,由于沐家太过出名,后世读者大多知道云南沐府,而不知道贵州顾侯。顾成在西南的贡献虽不能和沐氏一族划等号,但也不可替代。
永乐六年,朱棣召顾成进京,重提让顾成留在京城辅佐朱高炽,但顾成却说:“太子仁厚英明,朝中杨士奇、夏原吉等人都是能臣,有他们的辅佐,我在京城也只能是个摆设,不如放我去镇守贵州吧,那里的百姓更需要我。”
朱高炽和顾成当年在北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顾成离开京城时,朱高炽前来送行。当时,汉王朱高煦觊觎太子之位,顾成对朱高炽说:
“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意思是,殿下只要孝敬父母,体恤百姓,遇到大事处处禀报陛下就行,不必在意那些小人。
永乐六年,顾成回到贵州,此后的5年内,贵州又发生三次大规模叛乱,顾成带着孙子顾兴祖,先后率兵将叛乱平定。《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朱棣评价顾成的一段话:
“汉武帝穷兵黩武,以事远方,罢敝中国,朕无取焉。顾成老成,能持重安边,非喜功好事之流,以是特嘉奖之。”
朱棣的意思是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征讨远方,我不想效仿他。我有顾成这样的老臣,一样能够稳定边疆。
想当初,朱棣亲自为他松绑,感叹顾成是先帝赐给自己的良将。而今,顾成通过自己的老迈之躯,帮明朝稳固了一个省。顾成的存在,是朱棣之幸,更是大明之幸。
永乐十二年,顾成在训练士卒时突发疾病,随后病逝,享年85岁,朱棣听闻后,为顾成辍朝,追赠他为夏国公,谥号“武毅”,并让他的孙子顾兴祖袭承镇远侯爵位。
顾成曾辅佐朱元璋开国,又助朱棣靖难,明朝初年的峥嵘历史他一一见证,他被封侯后,抛开京城的优越环境,毅然带兵永镇蛮荒之地,85岁的顾成,抚养幼孙长大成人,帮大明镇守贵州,他是一个复杂的大家长,但又是一个纯粹的老臣。
顾成死后,镇远侯又传了九代,虽然顾家没有世代镇守贵州,但在明朝此后的岁月里,凡是贵州出现叛乱,皇帝首先想到的是让历代镇远侯带兵。
第六代镇远侯顾寰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不仅两次到贵州平叛,还出镇两广、征讨安南、到淮安抗击倭寇。顾寰79岁去世,获赠“太保”,他将镇远侯一脉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明朝崇祯十七年,北京陷落,第九代镇远侯顾肇迹在明知崇祯已死的情况下,仍带领将士冲击李自成的大军,最终被敌军所杀,身首异处,血染征袍。
从辅佐朱元璋开国,到为崇祯殉死,明朝镇远侯顾家,对大明朝称得上善始善终。
在笔者心目中,初代镇远侯顾成绝对是一位值得后世一读的老将,在他身后的八代镇远侯世代忠于明朝,这种忠贞,也值得大书特书。
笔者不提倡封建文化,但是抛开封建文化中糟粕的一部分,镇远侯顾家对明朝的效忠,不正是全国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精神写照吗?
韩愈说:“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往事越千年,明朝镇远侯府已经不在了,但精神仍需延续。
汤和(1326-1395)与朱元璋(1328-1398)的交集,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君臣关系之一。两人不仅是同乡发小,更在元末乱世中携手缔造大明王朝,最终以“...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4-07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