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按照宗法传承制度,李隆基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
自周朝以来,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古代王朝从身份血统上制定了一套规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是帝位第一继承人,其次是嫡次子、嫡三子等,如果没有嫡子才会轮到庶长子等。唐睿宗李旦一共有六个儿子,李成器是嫡长子,早在六岁时就被册封为皇太子,史书记载他少时才气过人,尤其精通音乐,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而李隆基是第三子且还是庶出,为何最终李旦却传位李隆基?
01:皇位混乱的二十年
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留下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一方面明确说李显继位,一方面给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权力。
第二年,李显准备提拔岳父韦玄贞为侍中,被大臣裴炎阻止,于是愤怒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冲冠一怒的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不能维护好大唐江山,于是武则天就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史称“唐睿宗”,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
李旦继位之初,册封六岁的嫡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但武则天野心勃勃,李旦只做了六年皇帝,就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母亲,690年武则天称帝,李旦降级为皇嗣,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的规格,太子李成器则降级为皇孙。李旦虽然堪比皇太子,但一度遭到武则天手下的酷吏党羽疯狂攻击,甚至因为被诬告谋反,东宫属臣遭到酷吏来俊臣的严刑拷打,最终因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以表明李旦没有谋反,武则天才不再怀疑,李旦才逃过一劫。
698年,武则天做了八年皇帝之后,在狄仁杰、王方庆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就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早已心有戚戚的李旦立即称病不朝,上书将储君之位让给李显,以逃离政治旋涡,于是李显就又成了皇太子。
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将皇位传给李显,由此李显再度成为皇帝,史称“唐中宗”,册封李重俊为皇太子。然而,虽然除掉了武则天这位“大魔王”,但可能是武则天开了一个坏头,让宫中嫔妃们不甘寂寞,唐中宗的皇后韦氏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宫廷政变就又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了。
02:李隆基崭露头角
李显成为皇帝之后,对患难与共的妻子韦氏非常纵容,于是朝政就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韦后党羽肆意打压张柬之等势力,导致朝廷内部矛盾重重。由于皇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的亲子,所以李重俊成了韦后一党攻击的目标之一,迫不得已之下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在皇帝李显指挥下,李重俊兵败被杀。
武三思与李重俊先后死去,反而让韦后权势更大,此时的韦后犹如当年的武则天。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韦后扶持李显小儿子李重茂登基,自己临朝称制,独揽大权,党羽密布朝廷,韦后一度计划称帝,当然反对韦后的人也不少。
这时,其他李唐皇族可能还安全一些,而当过皇帝的李旦、以及皇太子李成器,则位于极度危险之中,韦后很可能找机会除掉他们,以绝后患。但这两人也没什么举动,只是在随波逐流,而离皇位十万八千里的李隆基却在策划政变。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子,母亲是窦德妃,出生二年后被封为楚王,后来又被武则天过继予李弘(武则天与李治的长子)为子,继其香火,693年刘皇后(李成器母亲)与窦德妃被指诅咒武则天而被杀,于是9岁的李隆基被武则天降级为临淄王,还被软禁在宫内7年。武则天时期,李隆基担任过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一直没什么权力。李显时代,李隆基担任过潞州别驾,也没什么权力。
710年,26岁的李隆基从潞州返回长安,立即与太平公主结盟,联合反韦势力,并暗中聚集勇武之士,谋划匡复大唐社稷,短短几个月之后就成功发动了唐隆政变,以倒戈的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可以说,年轻时候的李隆基才情惊人,政治、谋略堪称一流,是真正的天选之子,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远比父亲李旦、大哥李成器更适应局势。
与李隆基相反的是,李旦与李成器几乎是躺赢,两人都没做什么事,却一个成为皇帝,一个成为皇太子的最大人选。问题在于,李隆基是从铁血中走出来的,不可能放弃皇太子之位,那么李隆基如何取代李成器成为皇太子的呢?
03:李成器成为“让皇帝”
唐隆政变之后,李重茂(唐少帝)只能禅位,于是李旦第二次称帝。李旦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在于:李隆基立有大功,李成器是嫡长子,两人都有被立为太子的资格,立谁都合适,立谁对另一人都不公平,于是犹豫不决难以决定。
最终,李成器上书以“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为由,主动辞让太子之位。李隆基肯定不能直接接受,就以李成器是长兄而上表辞让,李旦没有接受,正式下诏确立李隆基的皇太子之位。
二年之后,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成为太上皇。无论是皇太子期间,还是成为皇帝之后,李隆基对李成器都一直优待有加,最后李成器享年63岁,李隆基追谥他为“让皇帝”。
笔者认为,李成器之所以会辞让太子之位,主要由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李成器成长的三十年里,政局波诡云谲,成为太子可能更加危险,反而不如一个太平王爷安全,另一方面李成器野心不大能力一般,而李隆基野心勃勃能力出众,如果李成器一定要成为太子,估计十有八九会兄弟反目,再现玄武门之变。因此,李成器辞让太子之位,既对自己有利,也对李唐江山有利,是一次双赢的结果。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女官上官婉儿的故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官婉儿,这位才华横溢、权倾一时的女官,最终却落得个被李隆基处死的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上官婉儿 2025-03-27 唐玄宗为何独宠杨贵妃?揭秘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疑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唐玄宗为何对杨贵妃情有独钟?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6 探寻真容:李隆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隆基,即唐玄宗,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一位开创盛世的明君,也是一位导致安史之乱的悲剧皇帝。那么,真正的李隆基究竟是一个什么...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及其生平概览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辉煌著称,而唐朝的帝王们更是各具特色。唐中宗之后的皇帝:唐睿宗李旦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其亲弟弟——唐睿宗李旦。李旦,作为唐朝的第...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03-12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痛下狠心,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七位皇帝,以其开创的开元盛世而著称,然而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也留下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其中,他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更是成为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梅妃身世之谜:才貌双全却命运多舛的传奇女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梅妃,以其清雅脱俗、才貌双全而著称,但她的身世却充满了神秘色彩。一、梅妃的身世之谜梅妃,本名江采苹,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一代明君与盛世开创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而唐玄宗李隆基则是这段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开创了唐朝的极盛...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生活的凄凉境遇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前半生充满了辉煌与荣耀,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他却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落差,生活变得异常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白居易为何敢在李隆基逝世后不久创作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背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通过丰富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2-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