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四年(710年),李隆基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京师长安。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太宗时,选官户及蕃口中骁勇的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从游猎,于马前射禽兽,谓之百骑。武则天时增加为千骑,李显时发展为万骑。李隆基非常重视万骑的作用。
武则天去世后,李显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韦皇后效仿原来武则天的做法,让自己的兄长韦温掌握大权,对于女儿安乐公主的违法卖官鬻爵也不加制止,大加纵容。在景龙四年(710年),中宗终于死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她们合谋毒杀。然后,韦皇后便想学习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没有等韦皇后动手,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唐玄宗)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苑总监钟绍京等,密谋策划,欲先发制人。有人建议,把发动政变的事先向相王报告,李隆基胸有成竹地说:“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怎可以报告,让相王担心呢!现在报告,相王若赞成,就是害他参与了危险的起事;若他不赞成,我计谋就失败了。”于是,决定背着相王,立即行动。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等人穿便服,进入禁苑,到苑总监钟绍京住处。这时,钟绍京反悔,拒绝参加这次政变。但在其妻许氏坚定的劝说下,钟绍京决定参与政变。于是前往拜谒李隆基。入夜后,万骑果毅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等军官都先后来到,请李隆基发布命令,终于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夜发动政变。当夜,葛福顺突袭羽林营,诛杀韦后党羽韦跨、韦播、高嵩,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李仙凫亦引兵攻入白兽门,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李隆基引兵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倒戈响应,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这时,李隆基才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其父相王李旦。相王抱着李隆基哭泣著说:“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当日,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禅让,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立李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李隆基为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睿宗对此感到不安。二月间,他听术士说:“五日内有急兵入宫”,更加感到局势严峻,遂颁下诏书,命太子监国。到景云三年(712年),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又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据称太平公主和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唐高祖堂弟李德良之孙)、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胡僧惠范合谋推翻李隆基,并且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甚至已经计划在李隆基饮食下毒。魏知古将之报告李隆基,李隆基与王琚、张说、崔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弟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人,各骑马。李隆基亲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乱中自裁而死。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李隆基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女官上官婉儿的故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官婉儿,这位才华横溢、权倾一时的女官,最终却落得个被李隆基处死的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上官婉儿 2025-03-27 唐玄宗为何独宠杨贵妃?揭秘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疑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唐玄宗为何对杨贵妃情有独钟?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6 探寻真容:李隆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隆基,即唐玄宗,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一位开创盛世的明君,也是一位导致安史之乱的悲剧皇帝。那么,真正的李隆基究竟是一个什么...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痛下狠心,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七位皇帝,以其开创的开元盛世而著称,然而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也留下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其中,他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更是成为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梅妃身世之谜:才貌双全却命运多舛的传奇女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梅妃,以其清雅脱俗、才貌双全而著称,但她的身世却充满了神秘色彩。一、梅妃的身世之谜梅妃,本名江采苹,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一代明君与盛世开创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而唐玄宗李隆基则是这段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开创了唐朝的极盛...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生活的凄凉境遇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前半生充满了辉煌与荣耀,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他却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落差,生活变得异常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白居易为何敢在李隆基逝世后不久创作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背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通过丰富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2-28 汉武帝与唐玄宗:从明君到昏君的转变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与唐玄宗李隆基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帝王。他们两位君主在位期间,都曾开创过盛世,但在晚年却都陷入了昏庸的境地。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人的广泛关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刘彻 2025-02-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