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离皇位最近的藩王,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旨,将皇孙朱高炽封为燕王世子。与此同时,指挥使张麒之女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洪武三十一年,张氏为朱高炽生下嫡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
永乐三年,已是皇太子妃的张氏,为皇太子朱高炽生下嫡次子朱瞻墉。第二年又生下嫡三子朱瞻墡。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朱高炽与张氏的嫡三子朱瞻墡,他是明朝离皇位最近的藩王,曾三次错失坐上皇位的机会。
在永乐一朝,朱瞻墡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过多足迹,这是因为父亲朱高炽不得爷爷朱棣喜爱,虽然被立为皇太子,却还是战战兢兢过日子。而大哥朱瞻基深受朱棣喜爱,相比之下朱瞻墡就显得没那么起眼了。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继承皇位,是为明仁宗。对于朱瞻墡来说,父亲顺利即位,大哥顺理成章被封为皇太子,自己也被封为襄王,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因为他本身对皇位没有兴趣。
但怎么都没有想到,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就突然驾崩了。此时皇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监国,回到北京尚需时日,于是张皇后赶紧和杨士奇、杨荣、夏原吉等朝廷要臣商议,决定先找一个人来代行监国,等待朱瞻基回京继位。
杨士奇等人作为大臣,即使心中有人选,也不好提出来。就在这时候,张皇后率先开口,提议让襄王朱瞻墡监国。朱瞻墡尚未就藩,又是嫡子,而且史书记载其“庄警有令誉”,说明他颇受赞誉,因此诸位大臣纷纷点头答应。
就这样,襄王朱瞻墡当了临时监国,于是明朝这时候,就出现南北两京有两位监国的特殊局面。当然,朱瞻墡这个监国只是短暂营业,朱瞻基回京后,他也就功成身退了。但他怎么都没想到,今后还会有三次可能坐上皇位的机会在等着他。
第一次错失皇位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由于皇太子朱祁镇年仅9岁,朝中众人担心主少国疑,于是有人提出,应该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让襄王朱瞻墡继承皇位。但这件事,还必须得到张太后的许可。
因为朱瞻墡也是张太后所生的嫡子,所以以讹传讹,都以为这其实就是张太后的决定,群臣都在等着太后发话。就在这时,张太后将群臣召至乾清宫,指着太子朱祁镇说道:“此新天子也。”
一听太后这样说,群臣即刻明白意思,于是高呼万岁,朱祁镇得以顺利即位,是为明英宗。与此同时,张太后也升级为太皇太后,群臣恳请她垂帘听政,但太皇太后却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另一方面,已经就藩的朱瞻墡,一个月后才接到有人提议让他继位的消息。朱瞻墡无心皇位,听到后害怕极了,赶紧上奏表明立场。不过奏折送到京城的时候,朱祁镇早已登基。
第二次错失皇位
知道侄儿顺利即位,朱瞻墡也就放下心中大石,可以在封地过安稳日子了。可没想到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多年,事情又来了。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结果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之变”。
当初朱瞻基驾崩,太子朱祁镇好歹已经9岁,加上有张太皇太后在背后坐镇,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可如今朱祁镇被俘,他的长子朱见深年仅两岁,加上张太皇太后也已去世,朝廷还面临着瓦剌的威胁,于是朱瞻墡再次成为被拥立的对象。
张太皇太后已去世,如今能做主的就是朱祁镇之母孙太后。孙太后没有张太皇太后的杀伐决断,她只是听到群臣认为朱瞻墡最合适,就打算召他进京,并命人取来襄王金符。
不过兵部侍郎于谦等人有不同意见,他们建议立朱祁镇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觉得这样也合适,而且郕王就在京中,于是就同意了。如此一来,等朱瞻墡接到孙太后召他进京的命令时,朱祁钰已经登基。
虽然他还不知道朱祁钰已登基的事实,但朱瞻墡本人是不想登基的,所以他又赶快上奏拒绝:“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朱瞻墡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提出了与于谦等人想法一致的建议,可见他的确有过人之处。朱祁钰登基后,率领大家打赢了京师保卫战。
第三次错失皇位
朱祁钰登基后,遥尊哥哥朱祁镇为太上皇,后来朱祁镇被放回来,朱祁钰却将其幽禁于南宫。其实朱瞻墡此时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毕竟不管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都是他侄子,谁当皇帝都一样。但朱瞻墡却给朱祁钰写了一份奏折,里面是对朱祁钰的建议:“宜旦夕省膳问安,率群臣朔望见,无忘恭顺。”
就是说朱祁钰还是应该早晚都向朱祁镇问安,并率群臣朝见,不要忘了恭顺。这时候大部分的大臣,都会选择明哲保身,静观其变。还有一部分会选择讨好朱祁钰,支持他幽禁朱祁镇的做法。
而朱瞻墡却敢提出这样的建议,可见他虽然害怕与皇位扯上关系,会殃及到性命,但在关键时刻,朱瞻墡仍然愿意为了正义挺身而出,这也许就是他备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朱祁钰一生做的最错之事有两件,一是将朱祁镇幽禁起来,二是将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废掉,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结果后来朱见济夭折,自己也在景泰八年病重。眼看找不到继承人,于是大学士王文向朱祁钰建议,让襄王朱瞻墡回京登基。
这件事最终还没有定论,“夺门之变”就发生了,朱祁镇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复位。朱瞻墡此时已经年过半百,就算当初朱祁钰同意,他仍然还是会上书请求收回成命的。
朱祁镇复位后,石亨就向其举报,称王文曾举荐朱瞻墡,有迎立外藩的嫌疑。朱祁镇本来对朱瞻墡存有戒心,还下旨召其进京询问,但后来知道朱瞻墡曾上奏维护过自己,朱祁镇对他的疑虑也就消除了。
朱瞻墡到京后,朱祁镇设宴款待,几日之后,朱瞻墡辞别要回封地。朱祁镇亲自到午门送别叔叔,朱瞻墡语重心长对侄儿说:“万方望治如饥渴,愿省刑薄敛。”
意思是百姓都想过太平日子,所以希望朱祁镇能够减少刑狱、税敛。朱祁镇听后很是感动,一直目送叔叔出了端门才肯返回宫中。
天顺四年,朱瞻墡再次入京,这次回封地时,朱祁镇亲自送至卢沟桥。朱瞻墡诚惶诚恐,对朱祁镇说:“以臣先君,大乱之道也。”意思是说朱祁镇是君王,送一个臣子不合礼法。
但朱祁镇却回答:“王德厚望尊,今日非以君送臣,乃以侄送叔,何乱之有!”就是说叔叔你德高望重,今天并不是君王送臣子,而是侄儿送叔叔,没什么不合礼法的。于是朱瞻墡只好让人将肩舆倒行,不敢背示朱祁镇,以示尊重。
成化十四年,襄王朱瞻墡去世,享年73岁。也就是说,从永乐到成化,朱瞻墡经历了七朝六帝。作为一个藩王,他享受到了其他藩王没有的礼遇,尤其是明英宗、明宪宗在位时,每年都要专门派人去问候他。
《明实录》中对朱瞻墡的评价是:“王小心清慎,笃于孝敬,尤为诚孝昭皇后所钟爱。然能守礼法,远嫌疑,故虽有异议,不为上下所疑,卒能安荣寿考以终其天年。”
可以看出评价很中肯,尤其“守礼法,远嫌疑”六个字,完美概括了朱瞻墡一生的行为准则。作为一个曾三次距离皇位极近的藩王,历经七朝还能安然无恙,全靠这六个字,为他换来高寿而终。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斩杀功臣:为何无人敢反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稳固政权之后,朱元璋却对昔日的功臣们举起了...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19 刘邦与朱元璋出生异象:历史传说的神秘色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各种神秘莫测的异象,这些异象被后人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刘邦与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开国皇帝,他...
朱元璋多少岁 刘邦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