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清朝 >  豫剧豫西调唱腔特点和发展状况

豫剧豫西调唱腔特点和发展状况

时间:2022-06-24 18:32:57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豫西调,是豫剧的一个流派,也称西府调。早年多在豫西山区以及洛阳一带演出,百姓称之为“靠山吼”,艺人们相传,豫西调是由清乾隆年间朱仙镇蒋门的一支流传下来的。在清光绪年间之前,豫西调和祥符调在板路、唱腔上基本相同,直到光绪末年才改唱“下五音”,和豫东的“上五音”唱法有了明显区别。自此,艺人们为了区别,把开封等地的上五音唱法称之为“豫东调”,洛阳一带的下五音唱法称之为“豫西调”、“西府调”。

渊源

冯纪汉先生在《豫剧源流初探》中写道:“名旦纪喜来、名须生杨小德,在唱腔上进行了艺术改革,才开始唱下五音。下五音容易唱,不费嗓子,吐字清楚,行腔圆润,格外优美动听。西府调这种艺术革新,不但很快获得了人们的欢迎,而且还对以后的豫剧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杨小德1873年生于洛阳,从小跟随父亲杨双喜学戏。杨小德唱腔真假嗓结合,行腔自然流畅,高低音运用自如。后和同时代的艺名为“乌木杆”名旦纪喜来长期合作演出,配合默契,对豫西调进行改革,改唱“下五音”,多用本嗓发声,音调深沉而又悠扬婉转,形成了与祥符调不同的特点。

清末民初时间,豫西调太乙班分化为“太乙老班”和“太乙新班”。新生演员不断加入。须生有“三张一周”,三张即张同庆、张小干、张福寿,一周为周海水;旦行演员燕长庚、慕水旺、翟燕身、陈连堂等;净行演员任合元等;丑行演员任北方等;他们为豫西调的大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扬光大了豫西调声腔艺术。周海水等人培养了豫剧十八兰,燕长庚被称作“豫西调旦行总师傅”。

豫西调特点:风格苍劲、悲壮、深沉、浑厚,其主要特征是以12356为腔体骨干音,以5I·654321为旋律线。又因“西府”唱法其腔韵多落“豫东调”主音“5”的下五度音即下属音“1”,因而又称“下五音”。传统演唱全用真声,大腔大口,赝腔带“咦”,“寒韵”(落4、7·)较多,且长于鼻音,这些特点便决定了它表现悲剧的突出功能。

后期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为反映高亢、昂奋的激情,郑、洛一带的“高台班”开始往省会(开封)靠拢,同时也就开始了两大区域唱派的交流。1924-1933年间,少数豫西调演员曾不断楔入“豫东”搭班,试行“火力侦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戏班二进开封,始真正站稳脚跟,打开了局面。由于这次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又组织了包括张同庆、燕庚、周银聚、翟彦身、常香玉、汤兰香等名家在内的强大阵容;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背景看,由于时局逆转,广大群众中产生的悲观、失望,乃至愤慨情绪急待宣泄,于是很自然地也就接纳了这一流派,以“豫东”的慷慨、激昂,再辅之以“豫西”之深沉、悲壮,从艺术表现力方面讲,正如虎添翼,同时也是“应运而生”适乎潮流之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年代的这一交溶、结合,为豫剧此后的繁荣发展无疑起到了奠基和决定性的作用。

人物: 乾隆 光绪 分享 上一篇: 孝庄皇后是不是皇太极一生的挚爱 下一篇: 丽江古城文昌宫介绍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