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几个儿子,康熙儿子们的下场之“八贤王”胤禩(sì)有什么下场,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下,康熙这个老小子, 8岁登基, 作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问题,可以算得上康熙皇帝生涯的一大败笔。
胤禩(sì), 康熙的第八个儿子,是个我每每不忍提及的人物。生母良妃,出身微贱,是康熙老儿从辛者库里发掘出来的美人。清朝的时候讲究子以母贵,八八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矮了其他兄弟一大截,反倒是后来他的母亲因为他的争气,得以晋升妃位。 胤禩天资聪颖,才华优裕,待人宽和,广结人缘。朝堂上下交口称赞,称之为 “八贤王”,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也在皇帝面前推荐他。康熙一废太子后, 命诸臣推举新太子,朝堂上下,公推胤禩,说明其人心所向。 胤禩是阿哥党的首领人物,所谓阿哥党,是针对太子党所言。可以说,胤禩与他的集团,当年应该做过不少将太子推下位子的谋划。阿哥党中,有不少的朝廷重臣,也有胤禩的弟弟, 九阿哥胤禟, 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祯。 算得朝廷中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集团。 然而相比四阿哥胤禛, 胤禩集团太过于出风头了,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康熙老头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皇太子的权利过甚都会心有不满,何况这个母亲出身微贱的儿子。 又因为相面人张明德替胤禩算命,言其贵不可言,被不怀好意(或是笨蛋)的大阿哥告诉了康熙。康熙下令凌迟处死张明德,并削去胤禩爵位。 可以说,一废太子的时候,胤禩希望最大,但是终究因为康熙对旧太子念念不忘,又因为张明德事件获罪,受到了打击。坦白的讲,在这种封建社会,胤禩试图以民主的方式成为皇太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没有指望的事情。 二废太子之后,群臣还是支持胤禩的。然而康熙对这个儿子打定主意是提防的,前次说他是少不更事,这次干脆就说他是居心险恶了。约莫康熙五十三年时候,康熙的寿日,胤禩因为母亲忌日的原因不能亲自拜寿,派人送去两只将死之鹰。康熙大怒,立刻骂胤禩不忠不孝,连带骂他为辛者库贱妇所生,并且声称父子之恩断绝。并停爵停俸。
在我看来,以康熙的睿智,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事出蹊跷,但是他非但不命人调查,而是借题发挥,说明他已经毫不顾惜父子之情了。可能皇八子在朝廷上下的好名声对他来讲的确是个不小的威胁,他害怕有朝一日被逼宫,所以一定要打消胤禩以及他的党羽对储位的幻想。 同年, 胤禩感染了伤寒, 几近毙命。 康熙当时在承德, 只是批复:勉力医治。 后因康熙要御驾回畅春园, 路上会经过胤禩居住的园子, 此时的胤禩已经人事不省, 然而康熙依然要让其他儿子将其移回京城。 原因竟然是, 不希望路过的时候碰到不好的事情, 康熙是个讲求迷信的帝王, 他尽量远离这些可能带来晦气的事情。 至于儿子的死活, 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最搞笑的是,当皇九子胤禟坚决反对,说将死的人了, 不应该挪动。康熙居然说,这可不是我逼你们要挪走他的,你们回头不要怪到我头上。 然而我们的胤禩还是活了过来, 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只是从此以后, 他不再有希望继承康熙的大业了。 后来康熙老头可能也觉得自己做得过了头, 下诏恢复了胤禩的爵位俸禄。 但是, 胤禩在康熙朝, 只是贝勒而已。 事实上, 直到这个时候朝臣都还是支持胤禩的, 大学士李光地(看过康熙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 一个出名的人物)在康熙五十六年,还曾经说过: “目下诸王,八王最贤”。 雍正继位之初, 采取拉拢的两面派手法, 封胤禩为廉亲王。 胤禩倒也没有兴风作浪, 然而却因为种种欲加之罪, 最终被胤禛治罪。 剥夺爵位不说, 竟然削除宗籍, 被迫改名“阿其那”, 大概是“俎上之鱼”的意思。 雍正四年死于囚禁中。 小小点评几句, 我个人是很同情这个人物的, 因其生母身份低下, 估计胤禩从小受了不少歧视, 所以才养成了要强但处事圆滑的性格。 他夺嫡的失败, 一是康熙的无情, 二是方法的失误, 猜测这跟他对康熙性格的不够了解有关, 不像胤禛, 揣度他老爹的意思都快成精了。 但是我觉得胤禩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在雍正朝多数的表现还是逆来顺受的, 说白了, 就是江山社稷为重, 并没有如何勾结群臣,祸害朝纲。 即便有些无奈的成分, 也有很大可能是因为他的确是个贤王。
最后引用金庸的诗总结一下: 极则辱, 情深不寿,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作为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此专题为大家介绍清朝各位皇帝在位的历史。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 孝昭仁皇后出身高贵,康熙为何却对她情感疏远?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作为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弘毅公额亦都的孙女,辅政大臣、果毅公遏必隆的次女,其出身之高贵,在清朝后宫中堪称翘楚。然而,尽管她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
康熙的儿子们 孝昭仁皇后 2025-02-07 钮祜禄氏的特别之处与康熙召见弘历生母的缘由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钮祜禄氏作为乾隆帝弘历的生母,其身份和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康熙帝非要见见这位弘历的生母,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家族渊源。一、钮祜禄氏的出身...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