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前太子、恒山王李承乾同母弟、唐高宗李治同母兄,生母文德皇后长孙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史载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 是当时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唐太宗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贞观十二年(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括地志》,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完成。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种种溺爱,让李泰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的目的,采取隔离政策, 降封顺阳郡王,安置于均州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病逝于郧乡,朝廷追赠太尉、雍州牧,谥号为“恭”。
轶事典故
八骏图
周穆王称有八匹骏马,一日奔驰三万里。晋武帝时所得的《八骏图》古本,乃穆王时的画,黄绢上作的图像,腐烂模糊漫漶,而气韵宛然存在,超然出众的状貌奇异的形象,实在也是龙的一类了。就诏令史道硕照原样描绘出来,宋、齐、梁、陈作为国宝,隋文帝灭亡陈朝,图书散失,此画为贺若弼得到。齐王杨暕知而请求得到它,报答以骏马十匹,美锦五十段,后来又进献炀帝。到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敕令借给魏王李泰,因而此画被传移模写后传于世上。其一称为渠黄,身青色,鬃与尾赤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二称为山子,身紫色,鬃与尾黑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三称为盗骊,身黄色而有黑斑,鬃与尾黑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三称为盗骊,身黄色而有黑斑,鬃与尾黑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鬃毛绝少;其四称为绿耳,身青色,鬃与尾黑色而拳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五称为赤骥,身赤色,鬃与尾赤而黄,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六称为骅骝,身浅紫色,鬃与尾深紫色而拳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其七称为逾轮,身紫色而带黑,鬃与尾黑色而拳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额上乃清朗,鬃毛向前,尖而上卷;其八称为白,身毛色青白相杂,鬃与尾红色,颈部至肚红色而蹄黑色。
芙蓉园
贞观中,唐太宗把在长安城东南部,曲江南岸一带的原隋朝离宫芙蓉园赐给了儿子李泰,此园“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8]园中“广厦修廊,连亘屈曲,其地延袤爽垲,跨带原隰,又有修竹茂林,绿被冈阜,东坂下有凉堂,堂东有临水亭。”
李泰去世后,高宗将此园赐给了太子,开元时唐玄宗作为御苑,这座御苑里,水边至南岸高地建有紫云楼、彩霞亭等仙山楼阁般的宏伟宫殿群。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之子李昭道有写生图画传世,宋人有变体摹本。
都城之盛
贞观中,唐太宗在东都洛阳“并坊地”以赐儿子李泰大宅,且在合并坊地后李泰的宅邸还是占了“东西尽一坊”之地,另有“潴沼三百亩”,李泰为池,池与洛河之间,修建有堤以便人们来往,故名魏王池及魏王堤。
魏王池与魏王堤古时被称为“都城之盛”,是文人墨客的游赏圣地。特别是每年春天,这里堤上杨柳依依,堤下河水清清,堤外湖水湖光水色,招来无数游人。文人墨客在这里赋诗咏叹(唐代韩愈、白居易、韦庄、刘禹锡、宋代施宜生、梅尧臣、邵雍等均留下了不少诗篇),还在这里举行“修禊”等活动。古时以来,形成一种民俗,即在农历三月上已日(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这就叫做“修禊”。
魏王池与魏王堤,李泰因父亲的宠爱而得,而如此胜景,又是因魏王李泰之名而闻名于世。
伊阙佛龛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其次子魏王李泰在龙门山宾阳洞开凿佛窟,为母亲冥福。于宾阳南洞正壁雕造了五尊大佛像,主尊阿弥陀佛高约8.20米,面相饱满,额方颐丰,颈部刻横纹二条,头作高肉髻,刻波状发纹。内着僧祗支,胸间束带,外披双领下垂袈裟。两侧侍立的二弟子高约5.80米,身披袈裟,双手合十,神情谦恭。外侧侍立的二菩萨高约6.50米,头戴高花蔓冠,颈下戴项圈,身披披帛和联珠纹璎珞,下身着百褶长裙,身体呈直筒状,立于莲台上。
《伊阙佛龛碑》,又名《三龛记》、《褚遂良碑》。是李泰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在宾阳洞完成造像后镌刻的发愿文,碑文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丹,共计一千八百余字。此碑现存洛阳龙门西山宾阳中洞和南洞之间,虽名为碑,实为摩崖刻石,通高约5.00米、宽1.90米,是龙门石窟形制最大的摩崖碑刻,碑首上有蟠螭形浮雕,上有仿木结构的屋檐建筑,正脊两端配鸱尾,脊正中有迦陵频伽鸟,龟跌座首已残毁。关于该碑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嘉佑六年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9],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1960年发现一宋代拓本,现均藏于北京图书馆。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唐高宗李治的长子李忠,虽未如一些帝王般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广为人知的辉煌篇章,但他的生平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初唐宫廷斗争的残酷与...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4-15 李治的皇后:不同阶段,各领风华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们宛如几抹独特的色彩,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她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沉浮,更与唐朝的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连...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4-08 李治:被千年时光掩埋的帝王光辉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记载的不完整或是后世评价的偏颇而被低估。唐高宗李治,这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便是其中之一。他是否真的如一些...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25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叔侄关系的复杂纠葛与最终决断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无疑是一段充满复杂纠葛的故事。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的李隆基,与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之间,既...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3-07 李世民立储之谜:从李恪到李治的抉择在唐朝初期,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其立储之事备受关注。他曾有意立李恪为太子,但最终却选择了李治,这一决定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和政治考量。一、李世民对李恪的青睐李世...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04 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走上谋反之路?在大唐盛世的辉煌背后,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太子李承乾谋反案。李承乾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自幼被立为太子,地位尊贵无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本应继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3-01 李治:被误解的唐朝明君?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昌盛、文化璀璨而著称于世。作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在位的三十四年间,见证了唐朝版图的扩张与文化的繁荣。然而,在历史的...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27 崔湜与太平公主的复杂关系探析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崔湜与太平公主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崔湜,一位才华横溢的宰相,而太平公主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权势滔天。他们之间究竟...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15 永泰公主之死:难产真相与历史谜团永泰公主,唐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其短暂而悲剧性的一生,尤其是死因,历来是历史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围绕永泰公主真正的死因,历史上存在着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2-14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名字背后的独特含义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的众多子女也各有千秋。然而,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字显得格外特别,那就是长子李承乾。与其他兄弟多为两个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2-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