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在明清之间的早期对抗中,皮岛是一个绕不开的地域,皮岛总兵毛文龙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明朝天启年间,毛文龙以数百偏师起家,在明朝藩属国朝鲜的皮岛开辟了对后金的第二战场,这是一个能改变明清之间对抗态势的重要战场。
毛文龙在皮岛收拢辽东各地因战乱生活困苦、以及从后金地界南逃的难民和矿工等,组织起了一支以他为首的善战军队,以皮岛和周边各岛屿为根据地,多次对后金实施打击,有效的牵扯住了后金的有生力量。
明朝在辽东战场无法正面击败后金军队的情况下,在皮岛这支驻军身上还是下了很大功夫了,不但在皮岛单独设立军镇,还给予了毛文龙最大的权限,让他做了“钦差平辽便宜行事(配尚方宝剑),挂征虏前将军印,总兵,左军都督府左都督”。
毛文龙在军事决策上的自由度还是很大的,后世对毛文龙的作用也有一定争议,反对者主要指责支持者夸大了毛文龙的战绩,但不管怎么说,在敌国的后方有这么一支随时能进行骚扰的军队,总归是有利的。
朝鲜当时夹在明朝和后金之间也是在犹豫之中,从情感和文化认同上,朝鲜当然是更亲近明朝,可后金军队的现实威胁又让他们摇摆,谁让在辽东正面战场上明朝军队打不赢后金军队呢?现官不如现管这个说法在国与国之间同样存在。
皮岛驻军要想扩大对后金的打击力,朝鲜又是绕不开的,毛文龙特别重视和朝鲜的关系,如果能和朝鲜达成某种协议,联合朝鲜并帮助他们训练军队共同进攻后金,那么皮岛方面对于后金的威慑力就会大大加强,皮岛自身的生存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但毛文龙毕竟只是明朝的一名将军,无权和朝鲜官方直接接触,而且就算接触上了,他也需要依靠朝廷来作为后盾提供拉拢朝鲜所需要的钱粮。朝鲜当时也很困难,有灾害的原因,也有上层贵族挥霍无度、压榨百姓的原因,总之,朝鲜的粮食不够用。
因此,毛文龙希望明朝以援助的名义加深和朝鲜的联系。天启七年,毛文龙给朝廷上奏章,希望朝廷能为让皮岛成为长期、稳定的抗金根据地出一把力,恳求天启皇帝安抚朝鲜国王,不要让朝鲜跟后金站在一边:
请敕安慰鲜王,再求发敕微臣面宣圣恩,以昭激劝,庶朝中无烦,使星之动而鲜国又免皇华之扰,使其两袒之心坚成一腔之赤,此臣永为封疆计者。
毛文龙的目的也很简单,一个是希望明朝以宗主国的名义提醒朝鲜要选好边、站好队,一个是能让他自己有个正式的名义和朝鲜官方建立交流渠道,然后可以正式提出给朝鲜部分援助,以换取朝鲜和明朝共同向后金发动进攻的认可。
天启皇帝遵从毛文龙的意愿给朝鲜发出过抚慰圣旨,但随后就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明朝朝廷开始进入到动荡的新旧交接过程中,无法持续的帮助毛文龙进行后续的行动,争取盟友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的,后续应该要有官员访问、承诺互助同盟、签订协议之类的行动。
可因为内部的政权更替,这些后续的配合毛文龙计划的行动就无法实施了。即便担心朝鲜在后金的压制下臣服,毛文龙也只能等,等到新政权稳定下来,崇祯二年,新上任的崇祯皇帝铲除掉魏忠贤集团后,毛文龙的又一封奏章出现在崇祯皇帝面前。
毛文龙在奏章中再次详细阐述了朝鲜在明朝和后金之争中的重要性,并说明朝鲜因为国内的困难,已经准备找后金寻求帮助,希望崇祯皇帝要赶紧重视这个问题,否则朝鲜要是被后金拉过去的话,皮岛根据地废掉是小事,明朝对抗后金的大局就要难受了:
鲜人因饥寒所迫,而落奴圈套,暗地联心,则孤臣海外,枵腹衽革,且益饷之请未俞,器械之疏未允,臣备未坚,而奴贼陡来,则臣之犬马固不足问,而国家数年之望岂不惜哉
当时毛文龙本人虽然也开始挤出皮岛驻军的物质帮助朝鲜,但皮岛本身就是消耗大户,而且是只有消耗没有进项的困难户,仅仅凭借皮岛驻军从明朝获取的有限军备物质中挤牙膏式的帮助朝鲜是远远不够的:
伏思臣处朝鲜地,统兵十数万之众,而受饷二十万之余,剜肉医疮不胜苦楚,又目击饥寒之属国,安得不移粟以固其心乎,屡以米粟布匹劳结其国,尤恐升斗之水不足以济涸辙焉。
深为国计,再读宸聪,伏乞陛下早允臣,请亟赐温谕一道,发慰鲜王,协力进兵,同心荡寇。庶奴酋间谍难投,而外藩顿消他念矣。
毛文龙希望崇祯皇帝能下大力气帮助朝鲜解决实际困难,但这个就需要崇祯皇帝在考虑得失后决定,毕竟给朝鲜的援助绝对不会是小数目,明朝当时的财政也不宽裕,好在崇祯当时最大的抱负就是解决后金问题,所以,崇祯是支持毛文龙想法的,他给毛文龙奏章的批示是:
既为朝鲜声援,又分饷赈荒,该国忠顺,当益坚感附,何待敕谕,方杜祸萌,该部知道
崇祯不但支持毛文龙的主张和策略,还给了毛文龙可以不用等待圣旨就能便宜行事的特权,并且要求明朝的兵部全力配合毛文龙。可惜的是,毛文龙没有能等到自己想法实现的那一天,因为他被人盯上了,盯上他的是新任蓟辽督师袁崇焕。
毛文龙在崇祯二年,朝廷对他的策略认同的批示下来后没多久就被袁崇焕杀掉了,他生前的计划自然就被搁置,因为皮岛乱了,皮岛驻军是毛文龙一手拉扯起来的,袁崇焕虽然杀了毛文龙,却无力掌控皮岛。
皮岛驻军的几个兵头在毛文龙死后陷入到争夺主导权的动乱中,别说执行拉拢朝鲜的战略决策了,连对后金的骚扰都开始有气无力到几乎停止,皮岛势力开始衰退,崇祯三年,袁崇焕被杀,崇祯九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入朝鲜,清朝将朝鲜彻底变为自己的藩属国,崇祯十年,皇太极之弟阿济格率军攻克皮岛。
在明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崇祯皇帝朱由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内忧外患交织,忠臣良将或战死沙场,或含冤而终,而朝中的权谋之士却趁机谋取私利。刘泽清,这位明末的军阀...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15 崇祯皇帝:为何亡国之君中他独得众人同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频繁,亡国之君亦不在少数。然而,在这些末代帝王中,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却显得尤为特别。他虽未能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却在后世赢...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08 崇祯:一个不成熟政治家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动荡与悲剧。崇祯在位十七年,虽然勤于政务,崇尚俭朴,并果断诛除了危害国家的阉党集团,但最终未能挽...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1-10 毛文龙之死与崇祯外交战略的终结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毛文龙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将领,他在辽东半岛的皮岛建立起抗金基地,对后金形成了有效的牵制。然而,毛文龙的死却对明朝,尤其是崇祯皇帝的...
毛文龙 2025-01-08 崇祯末年官员“哭穷”,李自成搜出白银近亿两真相揭秘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勤政与节俭并未能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际。而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一个惊人的事实浮出水面:那些曾在崇祯面前“哭穷”的官...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李自成 2024-11-18 天翻地覆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的三位皇帝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年份。这一年,中华大地上同时出现了三位皇帝,他们分别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大顺政权的李自成,以及清朝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
顺治为什么出家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4-11-17 崇祯儿子隐姓埋名活到70岁,最后还是被灭族了明朝末年,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结束了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统治。然而,崇祯皇帝的儿子们并未全部在乱世中消逝,其中一位更是隐姓埋名,活了七十岁之久...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4-11-13 崇祯皇帝:大明末代君王的悲剧终章崇祯皇帝,名朱由检,生于公元1611年2月6日,逝于1644年4月25日,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字德约,年号崇祯,通称“崇祯帝”。朱由...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4-10-29 崇祯皇帝几位皇子的下落:说起来令人感叹!在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君主,其一生充满了波折与无奈。而在他身后,几位皇子的命运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一、崇...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4-10-24 崇祯皇帝的改革与明朝的宿命崇祯皇帝,即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力图铲除奸臣魏忠贤,励精图治,试图挽救日渐衰落的大明王朝。然而,尽管崇祯皇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明朝最...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魏忠贤 2024-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