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和宁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允炆削藩,朱棣起兵造反,18个兄弟态度迥异,为啥只有宁王帮他
若要说明代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事,不得不提的,便是朱棣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被赶出南京,下落不明。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朱棣起兵造反之时,同为藩王的十八个兄弟,对朱棣态度截然不同,但只有宁王肯帮忙,这又是为什么呢?
01皇位人选问题
公元一三六八年正月,朱元璋攻占大都,彻底终结元代统治,随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一统全国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草根出身,对老百姓苦难生活十分同情。于是他在位期间,朝廷上严惩贪官污吏;经济上大搞屯田,新修水利,减免赋税等;文化上大兴教育等。使得明代百姓生活逐渐富足起来,社会生产得到巨大发展。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职”,与征战天下时只知打仗不同,如今做了皇帝,朱元璋便不得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问题。
一开始大皇子朱标,因其性格沉稳,办事可靠直接当选为皇太子。大皇子继承皇位,自古以来皆有之,作为惯例,朱标的其他兄弟也不敢有任何微词。就这样,朱元璋开始为朱标建立太子党政权,以帮助朱标上位之后,巩固皇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朱元璋以为万事俱备之时,朱标竟突然身患重病而亡,皇太子人选再次落空,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元璋最终选择跳过儿子辈,从孙子辈当中选择朱允文做皇太子。朱元璋的选择在儿子辈当中争议很大,要不然也不会有后来朱棣造反夺权之事发生,不过朱元璋积威已久,他在世之时无人敢声张。
或许对于朱元璋来说,他之所以选择朱允文做皇太子,是因为朱允文乃朱标之子,自己已经亲手建立起朱标一派太子党政权,如果选择其他人,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再无精力重新创建太子党政权。
再加上,对朱元璋来说,大明王朝由自己一手建立起来,只要未来大明依然属于朱家,那么不论儿子还是孙子掌权,都不会愧对列祖列宗。
就这样,朱元璋死后,朱允文成功上位。然而,历史发展却并未朝着朱元璋生前规划那样进行,朱允文上台之后,立马干一下一件惊天动地的蠢事,使得明代差点因此割裂。
02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简单来说,就是叔叔抢走侄儿皇位的故事。公元一三九九年,朱棣起兵造反,打了四年,最终在公元一四零二年,攻下南京,赶走皇帝朱允文。
朱允文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有说他于宫中自焚死去,也有说他早已逃之夭夭,隐姓埋名,总之在这一年,建文帝成为过去,朱棣成了皇帝。那么朱棣为何要发动靖难之役?原因有三。
首先,在朱元璋选太子初期,朱棣与朱标之间便存在矛盾。洪武二十三年,朱棣招降乃儿不花,获得巨大功劳,晋王忌惮朱棣,便向太子朱标告发朱棣不听约束而“劳师动众”。
朱标不明所以,便将此事直接汇报给朱元璋,朱元璋也因此对朱棣颇有微词。后来,朱标去世,朱棣便把对朱标的怨恨,转嫁到朱允炆身上。
其次,朱棣对皇帝之位,早有念想。在朱元璋众多儿子当中,燕王朱棣能耐巨大,理应做皇帝,可他排行老四,按辈分来说轮不到他,既然无法通过正常手段夺取皇位,朱棣不得不采用极端方式达成目的。
最后,朱允文干下削藩蠢事,最终引火上身。朱允文上位后,在大臣拾掇之下,实施削藩计划,削藩计划的实施,能最大程度避免藩王对中央产生威胁,从目的上看,朱允文并未做错。然而,他错就错在,太过急于求成,低估藩王实力,高估皇权威严。
在靖难之役发生过程中,人们发现,只有宁王一人肯帮助朱棣。人们不免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朱棣起兵造反,是为藩王谋取利益,为何只有宁王帮他,其他十八个兄弟态度各异呢?
03被逼无可奈何的宁王
朱棣造反,此乃大逆不道之事,在道义上站不住脚,然而一干藩王心里门清,朱棣这是在为藩王权益奋斗,因此几乎全部都内心支持朱棣。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也只能内心支持,如果出兵帮忙,万一朱棣战败,日后朝廷追责,麻烦便会随之而来。而就算打赢,恐怕也会劳民伤财,折损大量兵员,因此提供军事援助,怎么算怎么亏。
除此之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位皇子,也就是说理应有二十六位藩王,然而事实上,得到封地的藩王仅仅只有十八位,另外的都处于有虚名但无封地状态。
而且,这十八位藩王,也并非个个实力强大,大多数人过得并不好,例如七番王秦王朱樉,他因残暴不仁,于公元一三九五年被三名老妇人下毒杀死,自然无法参与靖难之役。
要说哪个藩王实力强大,恐怕只有宁王朱权。事实上,如果没有宁王朱权手底下的大军帮助,或许靖难之役将会以朱棣失败而告终。那么宁王朱权为何要帮助朱棣呢,他难道不怕日后被追责吗?其实,说起这件事,宁王也是被逼无可奈何。
一开始朱棣前往大宁,想要请求宁王提供军事帮助,可遭到朱权果断拒绝。于是朱棣便想出一个委婉之计,他向朱权哭诉自己身世悲惨,如今又要遭到侄子朱允文赶尽杀绝,实在是可怜。
随后他向朱权表示,朱允文一定是受到朝中奸臣迷惑,才会出此下策,他请求朱权,希望朱权可以替自己向朱允炆求情,让他放自己一马。
朱权心生恻隐之心,于是离开封地前往南京替朱棣求情。等到朱权回来时,他惊讶的发现,自己手下的人马已被朱棣全部策反,此时朱棣再次苦口婆心劝说朱权加入,朱权眼看大势已去,只能放弃挣扎,任由朱棣摆布,在外界看来,就仿佛宁王自愿帮助朱棣一般,其实宁王这是有苦说不出啊。
04结语
综上所述,宁王之所以肯帮朱棣,并不是因为他与朱棣关系多么深厚,而是他被朱棣抓到小辫子。宁王大军已经被朱棣掌控,他的态度对于靖难之役结果来说已不重要,如果他再坚持反对的话,除了给自己招致祸患之外,没有任何作用。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宁王只是做出了对自身最恰当的选择罢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靖难之变:一场改写明朝命运的皇权博弈靖难之变(1399-1402年),是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四年的皇室内战,其本质是藩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围绕皇权合法性的血腥争夺。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朱元璋设计的“家天...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7 明朝朱棣时期的名臣风采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朱棣作为第三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远见,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的统治时期,众多名臣涌现,他们各展所长,为明朝的繁荣与稳定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2 徐妙锦:终身未嫁的传奇女子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