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迁于端氏(今晋城市沁水县)。将晋国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
其中,就魏国来说,在三家分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魏国和晋国,其实都是姬姓诸侯国。对于魏国的先祖,就出自西周时期的毕国。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毕国,以及魏国的建立过程。
一、毕国
首先,据《通志·氏族略》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史料的记载,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于毕(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市之北),故称为毕公高,并建立毕国。后来,毕公高的长子楷伯另封至楷国,次子毕仲继承毕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和鲁国、晋国、吴国、郑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一样,毕国也是一个姬姓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建立西周,将大量的宗室后人册封为诸侯国。对于西周来说,显然希望这些姬姓诸侯国可以起到镇守疆域,拱卫周王室的效果。其中,就毕国来说,册封之初的疆域,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去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对于毕国来说,第一任君主名为毕公高。西周初期,毕公高曾在周王室担任官职,具有比较高的地位。不过,在西周中后期,毕国就被西戎消灭了。所以,这导致毕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西戎是周王朝西北一带的游牧民族,对于西戎来说,自身实力比较强大,比如周幽王在位时,西戎就攻破了西周都城。到了春秋时期,秦国称霸西戎,吞并西戎12国,这才解除了西戎对于中原地区的威胁。《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东);乌氏(今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一般位于陇山(今六盘山)附近。
二、毕万
毕国灭亡后,宗室后人就以国号作为姓氏。其中,就春秋时期的毕万来说,流落到了晋国,并在晋国侍奉晋献公这位君主。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日益强盛。对此,在笔者看来,后来的晋文公重耳能够称霸中原,显然也是因为晋献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冬天,晋献公扩大晋国的大军,将原来的一军设置为上、下两军,自己率领上军,太子申生率领下军,随即发动一次开疆拓土的战争。晋献公以赵夙驾御战车,毕万作为车右。此次出兵战果丰硕,晋军一举消灭耿国(在今山西省河津市东南)、霍国(在今山西省霍县西南)和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三个小诸侯国。晋军凯旋而回后,晋献公为了奖励勇猛作战的赵夙和毕万,将耿地赐给赵夙,将魏地赐给毕万,并让他们二人担任大夫。
晋献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献公诸子争夺君位,使晋国发生内乱。而毕万的子孙更加众多,他们以毕万的封地为氏,称魏氏。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毕万在晋国的后人,逐渐以魏作为姓氏,等到魏文侯三家分晋的时候,自然就用魏作为国号了。对于毕万来说,虽然距离三家分晋还有很长的时间,但是,因为他立下了战功,获得了封地,这促使他的后人能够成为晋国的卿大夫,从而获得了瓜分晋国的基础。
三、魏文侯
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6年,魏文侯成为魏国的卿大夫。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在此基础上,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对于魏文侯来说,因此成为魏国第一位君主。
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对此,在不少开始学者看来,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的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陕县和灵宝市地区)。因此,地处四战之地,促使魏文侯颇有忧患意识。
于是,魏文侯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之下,魏国得以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所以,在战国初期,魏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尤其是魏文侯时期开始的李悝变法,也成为战国七雄的第一个变法,在时间要明显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和赵国的胡服骑射。
在中国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然而,这次变法却遭到了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他们为何会持反对立场?王安石变法又存在哪些弊...
司马光砸缸 苏轼 2025-03-04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历史长河中的司马家族杰出代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其中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便是三位广为人知的名字。尽管他们都姓司马,但三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各自...
司马光砸缸 司马迁 2025-02-21 王安石与司马光:从挚友到政敌的变迁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着深厚的友情,又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走向破裂。一、早年深厚的友情王安石...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2-21 司马光:坚守一夫一妻,为何不纳妾?在中国古代,纳妾对于许多权贵之家来说,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却以其坚定的道德信念,一生只娶一妻,从未纳妾。...
司马光砸缸 2025-02-10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政治立场与理念之争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稳健的政治态度著称。而王安石,则是北宋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以激进的革新精神闻名。两位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1-18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位在北宋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和深厚的史学造诣,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一、生平简介与早年经历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
司马光砸缸 2025-01-16 王岩叟:宋朝重臣与司马光的深厚情谊王岩叟,字彦霖,生于1043年,逝于1093年,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书法家和论著家。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刚直不阿,政绩卓著,深受朝廷重臣和百姓的尊敬。一、...
司马光砸缸 2025-01-06 解密:重臣司马光为何要置一乡下女孩于死地?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著称,被誉为“涑水先生”。然而,在司马光的一生中,却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为何要置一位...
司马光砸缸 2024-10-27 司马光: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与史学巨匠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在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因编撰了史学巨著《资治...
司马光砸缸 2024-08-26 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历史贡献李焘,字仁甫,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继承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例,延续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传统...
司马光砸缸 2024-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