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古语有云:天启兴运,亦不偶然。助兴运,必有贤妃。太宗开贞观之治,定盛唐基业,助他兴运的必是长孙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13岁嫁给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于贞观十年薨逝,谥号“文德”。大唐风云人物志第四篇讲述千古第一贤后大唐文德皇后,读一读她与李世民让人羡慕的爱情神话。
喜结良缘
长孙氏为鲜卑族,自北魏以来一直尊崇无比,社会地位还在李氏之上。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名将,深受隋文帝和隋炀帝倚重,他献策使得强大的突厥瓦解为东西突厥,母亲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为长孙晟的续弦,在家中地位并不高,以致于长孙晟去世后,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被赶出了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收留。
长孙皇后能嫁给李世民,要感谢长孙炽和高士廉两位月老。长孙炽是长孙皇后的叔叔,他一直仰慕于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窦氏从黄花大闺女到为人妻、为人母,长孙炽的仰慕丝毫不减,今生无缘与女神结缘,长孙炽就想让自己的晚辈与女神的晚辈结缘,在他的撮合下,长孙家和李家定下了姻亲。可是长孙皇后还没出嫁,就被赶出了家门,本以为姻缘会不了了之,结果舅舅高士廉看到李世民仪表堂堂,贵不可言,便做主将长孙许配给李世民,那一年13岁的观音婢穿着美丽嫁衣被李世民迎入李家,那一年李世民16岁。
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于情伉俪情深
贞观十年,太宗下诏,修复天下392座名寺为长孙皇后祈福。这一年,长孙皇后一病不起,太宗想到早年她在太原生病时,自己到寺庙祈福后便痊愈了,这一次他希望佛家再次显灵,保佑他的观音婢能好起来。纵然有太宗的深情挽留,长孙皇后还是恋恋不舍地走了。
也正是长孙皇后的离世,让世人真正看到了帝后之间的无限深情。太宗为长孙皇后上谥号“文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复谥的皇后,古人的谥号通常是一个字,只有一个字无法完全表达时才会有复谥,长孙皇后之前,皇后的谥号都是一个字,只有等丈夫驾崩后,才会在谥号前面加上丈夫的谥号,比如说隋朝独孤皇后薨逝时谥号是“献”,隋文帝驾崩后改为“文献”;李世民的母亲窦皇后谥号“穆”,李渊驾崩后谥号改为“太穆”。复谥是李世民为长孙皇后开的先例,而且“文德”两字均是美谥。李世民为长孙皇后破例的远不止这些。
长孙皇后遗言要求薄葬,以山为陵,李世民准了,下诏修建昭陵,自此以山建陵成为李唐的礼法;长孙皇后入葬后,太宗命人在元宫栈道外修建宅舍,安排宫人在此居住,每天就当长孙皇后还活着一样起居侍奉,后来太宗驾崩,李治也想效仿以此来怀念太宗,结果被大臣们立谏而止。昭陵距离长安数十公里,太宗无法时刻相陪,便在宫中建造了层观,日日登上层观遥望昭陵,思念亡妻,后来此事被魏征知道了,一点也不解风情,硬生生逼着太宗拆掉了层观,据史书记载,太宗一边看着宫人拆毁层观,一边落泪,心中的悲情无以复加。
太宗与长孙皇后死后同穴
世人常说,随着一个人的逝去,他的影响力也会逐渐消散,但这个定律却不适用于长孙皇后。贞观十五年,长孙皇后已经去世5年,此时也是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夺嫡的关键时期,李泰为了讨太宗欢心,派人在龙门开凿佛窟,雕刻佛像,为长孙皇后追福,太宗听说之后非常高兴,佛像落成之时还亲自跑到龙门检阅。在夺嫡的关键时期,李泰能想到凭借长孙皇后为自己加分,足见长孙皇后在太宗心中的分量。后来李治的动作更加大,在长安城修建了宏伟的大慈恩寺为长孙皇后追福,佛寺落成之时,太宗在长安全城举办了隆重的入寺仪式,牵着李治的手第一个跨入寺门,望着高耸入云的大雁塔,感怀良久。
大雁塔的见证
于政相辅相成
太宗与长孙皇后感情基础是长孙皇后的“贤”,长孙皇后有两大贤,一者阻外戚,二者善谏言。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太原起兵之后就跟着李世民出谋划策,玄武门之变中更是首功之臣,为李世民夺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李世民登基后,想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省二把手尚书右仆射,当朝宰相,一把手是左仆射裴寂,李世民提拔长孙无忌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自己大舅哥,无论是对大唐还是他李世民都有大功劳,二来是长孙无忌头脑聪明,政治手段灵活,李世民希望用他来控制尚书省,挤走裴寂,将李渊留下来的老臣彻底赶走,打造贞观新朝堂。
李世民把想法告诉长孙皇后时,遭到了长孙皇后的极力反对,她认为自己已经贵为皇后,儿子又被立为太子,长孙家多名子弟在朝中任职,权势已经很高,如果提拔长孙无忌为宰相,恐怕会造成外戚之祸,朝堂失衡。李世民不听,执意提拔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长孙皇后无奈,只得找来哥哥,耐心劝导,硬逼着长孙无忌辞职,最后无奈李世民免了长孙无忌的宰相之职,将其升为一品开府仪同三司的闲职,享受高官厚禄却不参与政事,不过李世民深知长孙无忌的才能,后来还是将其列为托孤大臣。
夫妻二人
我们都知道魏征是谏臣,却不知道贞观朝最优秀的谏臣是长孙皇后,不同与魏征的直谏每次都把李世民搞得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利用她女性特有的柔和不仅能抚平李世民心中的怒火,还能让其改正过失。
李世民是爱马之人,宫中养着大量进贡的宝马。有一次一匹爱马死了,李世民大怒,归咎于养马的宫人,就要下令把养马之人杀了,长孙皇后赶到,她温柔地给李世民讲起了当年两人一起看书时讨论的齐景公与晏子的典故,同样也是爱马死了齐景公要杀养马人,晏子认为杀了养马人会影响君主的贤名,导致人才不愿再来齐国,从而导致齐国衰弱,李世民明白了长孙皇后的良苦用心,赦免了养马人。这只是宫中小事,长孙皇后真正厉害的劝谏是影响朝堂,最著名的莫过于“朝服劝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罗艺反唐之谜:为何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选择造反?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罗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隋朝将领,后归降唐朝,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却选择了造反,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