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出生于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明太宗朱棣,到了世宗时改成祖皇帝,这个本不该继承大统的人却抢了侄子的皇位,在讲究法统和道统的年代必定争议颇多。想了解朱棣是个怎样的人,就必须知道他做过哪些事,以求管中窥豹,洞察陛下非人的内心世界。
一,四皇子燕王朱棣
朱元璋不缺儿子,朱棣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如果硬要挑一件事儿让太祖记得明白,应该是陈友谅大举进犯之时。那年太平县告急,让正在抢地盘的朱元璋火速救援,而就在这时朱棣出生了。关于他的母亲,坊间有许多传闻,有人说是马皇后所生,有人则说是庶出的。在靖难之役后,所有皇家纪录均被篡改和销毁,已经无从查证。
成长期的朱棣和其他皇子并无不同,到记事时,大明的基业已经奠定,他的童年是在儒家教育中长大的,有所不同的是,明初的皇子除了读书写字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那时朱元璋剩下的儿子都没出生,兄弟七个经常需要徒步到郊外急行军,根据宋濂后来回忆,这位四皇子对读书没什么兴趣,对骑马射箭则兴趣盎然。
真正的磨练并非在南京,而是长到二十岁时到了自己的就藩地北平。明初,朱元璋出于朱家统治的考虑,信不过百官,希望每个儿子都能为镇守天下出份力,哪个亲儿子有什么能力,看看藩地就能明白。北平就是从前的元大都,这里是抗元前线,能在此就藩说明朱元璋对朱棣的勇敢韬略是欣赏有加的。
洪武二十三年,朝廷大军云集北平,经过操练之后全归燕王统辖。这一次誓要扫平漠北的残元势力,朱棣为了打场漂亮仗给父皇看。他星月行军,此时草原突降大雪,冒雪行军是兵家大忌,可朱棣不以为然,他认为论机动能力明军不如元军,如果不能趁夜突袭,敌兵又会遁走。结果在大兵压境之下,朱棣恩威并施,硬是招降了残元大将,兵不血刃完成任务,到此时,朱棣的智勇双全显露无疑。
二,逆天夺位的枭雄
在所有佣兵自重的皇子中,朱棣不是大腿最粗的,除了大哥朱标,还有秦王和晋王,不论辈分和实力都不在朱棣之下。而且兄弟几人早就祸起萧墙,太祖没死时几方就互相揭发,明争暗斗,只可惜他们挨不过天命。先是太子病死,后来秦王和晋王相隔了三年去世,排行老四的朱棣终于在第一代皇子中成了扛把子。
很多史书认为是建文帝的削藩政策逼反了朱棣,这是有失公允的,至少过度渲染了燕王造反的悲情。早在靖难之役前,几位藩王就开始秘密扩充实力,手下护卫人数也早已经超过朝廷定制。他们都在等一个机会,那就是老爹什么时候归天,就什么时候闻风而动,只不过朱棣的运气太好,当朱允文想重新中央集权时,朱棣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过程史书不绝,无非是燕王砍瓜切菜般消灭和收编了几十万中央军,到建文四年六月,大军已经攻克南京。接下来的事儿才彰显这位新皇帝的人品,他一上台尚未正式登基,就罗织了一份奸党名单,建文帝的旧臣大多被杀戮殆尽,甚至出现了方孝孺被诛十族的惨案,旷古未有。
那些参与反对自己的官员家属,数万人被流放到位于辽东的努尔干都司,那段时间,南京天天在流血。在这些事情彰显了朱棣的双重性格,他勇武过人,能力超群,却极度缺乏安全感。这很可能和幼年时的压抑环境有关,朱元璋对皇子异常严厉,对大臣大肆杀伐,一切都让朱棣在幼小的心灵中培植了不安的分子。如今终于继承大统,他要杀光一切反对自己的人。上台后的朱棣虽然属于藩王造反,不过他更怕其他藩王造自己的反,所以又逐步收回藩王的权力。
三,父亲的基因
朱元璋生性多疑,谁也信不过,为了查探百官的动向并保卫自己,他成立了锦衣卫,这个特务机关可以绕过大明律行使皇家特权。可自从朱棣登基后,就觉得锦衣卫不够看了,为了扩张特务机关,永乐十八年他又设立了东缉事厂,这个机构更是无法无天,以至于后期人们把明朝的政治称为厂卫政治。
东厂最嚣张的时候可以明火执仗,跑到官员家里不问事由拖回去拷问,并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即便过去多年后,朱棣的猜忌心依旧很重,他从没有忘记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甚至郑和七次下西洋也只是因为锦衣卫得到密报,说建文帝和旧部已经逃至海外。
四,企图超过父亲的工作狂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赶走了蒙古人,儿子朱棣却得位不正,在他的心里一直有深深的自卑感,怕进不了宗庙,怕到九泉下无颜面对太祖皇帝,更害怕史官笔下那个真正的自己。为了让一切顺理成章,他把自己逼成了工作狂。
要论治理天下,朱棣要比朱元璋有更多资源和条件。朱元璋草根出身,建国后才开始学习读书写字,而朱棣从小便受到当时大儒的教导,可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逆天登位后不仅要堵天下悠悠众口,他更要摆脱父亲的阴影,并且超过父亲,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永乐盛世。
他命人编纂的永乐大典,修书容易出成绩,可以给永乐朝贴上文治的标签。当时朝廷大儒解缙作为主编采集了普天之下所有的书籍编辑成册,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动用读书人无数,四年而书成,由朱棣亲自赐名,字数达到了3亿7000万,收录的书目有8000多种。
二十二年间,派太监7次下西洋宣扬国威,并且五伐蒙古,总之什么事情能青史留名,朱棣绝不放过。可因为连年用兵,导致军费开支浩繁,太祖时期轻徭薄赋的政策渐渐被废除,有部分和蒙古接壤地区陷入战乱,可百姓的税负却越发的繁重。不过这打不倒坚韧的永乐大帝,太祖皇帝靠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河山坐上皇位。自己只有继承衣钵,彻底消灭蒙古,今后去九泉下才能功过相抵。到64岁时,第五次征伐蒙古朱棣,终于死在了班师回朝的路上。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明太祖朱元璋陵墓为何称为孝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