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三国 >  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时间:2023-04-17 10:49:20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曹操占据汉中时,为什么不对益州发起进攻呢?

作为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枭雄,曹操有时的做法很让人奇怪、疑惑,甚至令人琢磨不透。有一个问题就很奇怪——曹操取得了汉中之地,为何不趁势进取蜀地?要知道,刘备其实也才刚打下了益州。没过多久,张鲁便直接利落投降了曹操,还愤愤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来。

曹操自己就有很强大的精锐部队,而且看张鲁的态度,他对刘备也不怎么友好。因而曹操此时进攻蜀中,是大有希望的。但问题便在于,曹操在汉中待了几天之后,便直接返回了老巢。至于其中缘由,可能有读者会想到法正对刘备说的话。

这次献策发生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国志 法正传》是这么说的:“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曹操这边刚走,法正便开始献计了,他说曹操忽然离去,必是后方出了问题。因而法正劝说刘备进攻汉中,后者尝试了一下,还真的将汉中打下来了。

说到这,似乎开头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曹操没有趁机攻取益州,是后院失火了。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三国志 武帝纪》中以及其他人的传记中,并没有见到这一年(217年)里,曹操后方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问题真的严重到曹操需要赶回去及时处理,那么此事必有记载才对。因而不难推测,曹操不直接进攻益州,并非是后院起火了。

其实在曹操攻取了汉中之地后,有两个杰出的谋士,都曾提议曹操趁势进取益州。一个是司马懿,《晋书 宣帝纪》有记载:“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司马懿给出的解释是,刘备采取了不光明的手段取得了汉中,这时候的蜀人对他们还很有意见。司马懿的眼光很是高明,因为《三国志 刘巴传》中便提到了,刘备进入成都以后,按照和将士们的约定,让他们在城内抢掠了一番。试问这样的“土匪”进城,又怎么会受到益州军民的爱戴?

那么曹操是怎么回答司马懿的呢?他竟然有点小得意:“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曹操这话,有一半应该是自己的心态膨胀了,而另外一半,是他还做出主意,打算再等等看。

接下来,再来看看另外一个谋士刘晔的提议,见于《三国志 刘晔传》:“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刘晔的理由,其实和司马懿差不多,都是认为“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刘晔想要曹操进快做出决定。因为他还意识到,以诸葛亮的手段,马超关羽等人的威名,很快便能慑服蜀人。正因除此,刘晔还特意在后面提醒,要下手就尽快。

那么曹操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裴松之注引《傅子》给出了理由:“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可以看到,直到有蜀人逃到了汉中,曹操了解到了蜀地详情,这才下定了决心,打算进攻蜀地。但此时距离刘备拿下程度,已经整整七日了。因此曹操问刘晔还来不来得及,后者告诉他已经晚了。因为刘晔同样从蜀人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刘备已经强力镇压了蜀中。这样一来,曹操便丧失了进攻益州的先机。

最后再说明一点,法正向刘备献策之时,曹操已经回了老巢。而豫州距离益州这么遥远的距离,法正是断然不可能直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曹操虚实的。正因如此,法正说曹操后院起火,也不过是他个人的一个猜测,目的是为了让刘备能放心的进攻汉中。

综上所述,曹操没有选择攻取益州的真正原因,是他觉得自己错过了最好时机。通过对曹操在此期间的心理分析,不难发现,曹操对益州的态度,一开始是处于观望态度。或许曹操心里想的是:再等等,说不定蜀中便会有人起义反抗刘备。倘若如此,那么曹操便能够占据更加有利的形势。

但是过了七日,曹操通过逃亡的蜀人口中,得知了刘备已经镇压了益州豪族。因而他自己也清楚了,自己的时机已经错过了;曹操选择再问刘晔一次,其实并不是打算趁势而攻之,而是已经有了退兵之意。得到刘晔肯定之后,曹操果断选择了退兵。后来在张鲁的协助之下,曹操还派张郃等人将汉中之地的人口尽数迁往了中原,最终给刘备留下了一大片的空地。

人物: 曹操 张鲁 分享 上一篇: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下一篇: 曹操错失的五位人才,他们究竟是谁呢?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