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相信稍微有点儿历史知识的朋友都会对其竖起大拇哥,称赞他是一位真汉子,一位真英雄,天不怕地不怕,宁愿拔剑自刎也不愿意灰头土脸地渡过乌江见江东父老。
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位“气壮山河”的英雄,也被司马迁捕捉到了情感上的细节,并且在《史记》中明确记载有“项王恐”。
这三个字,所蕴含的内容可就多了,以至于让许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绞尽脑汁思索、分析、判断。
那么,项羽是在什么情况下感觉到恐惧的呢?项羽为什么会在占据优势的楚汉相争的过程中出现隐隐的担忧呢?这恐怕得从一个人讲起,还有他主导的那一场扭转历史局面的战斗。
龙且是谁?
这个人叫龙且。且,在古音中读(jū),音同狙击手的狙。龙且是楚汉交战时期的楚国将领,但其在史料中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可以这样评价,若是没有他带领项羽的20万精兵强将与韩信作战于潍水,似乎他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潍水之战让历史学家记下了龙且这个名字,也将这个名字瞬间埋没在众多历史豪杰的汪洋大海之中。
细细地梳理一下史料中的细枝末节,还是能够将龙且追随项梁起兵,后听从项羽召唤的过程加以明晰的。史料中没有记载龙且的出生年月,只是提到其在项梁的手下任司马一职,在大破章邯的战争中表现突出。
跟随项羽后,在定陶与韩信、曹参等开战,不料兵败。一年后与项声一道击败谋反的英布,平定淮南地区。然后,史书中对其的记载就剩下决定其生死的一战——潍水之战了。
既然龙且在项羽部队中的表现并不算怎么突出,为啥项羽会在关键的战役中将手下的一半军队调与龙且指挥呢?这恐怕与项羽当时所处的境遇有关系。
公元前204年四月,项羽的军队将刘邦围困在荥阳地区,还将汉军的运粮通道给切断了,刘邦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
古时候打仗很有意思,若是有一方感觉到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可以派出使者议和,这样可以得到喘息机会。
刘邦就采纳了这一建议,但项羽的谋士范增不同意。大家都知道,范增的思维还是蛮厉害的,当初若是项羽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果断出手,也就不会有后面楚汉争霸的事情了。
此刻,刘邦谋士陈平的一句话,道出了项羽那时候的无奈“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这说明了啥,项羽真正的问题,就是无人可用!
范增属于文人,只能出谋划策,钟离昧和周殷当时负责防守西楚的后方根据地彭城,还要确保粮道的安全,因此,当齐国田广来求助项羽时,项羽思考再三,也只有派出龙且这位说不重要,其实也很关键的人物出战了!
那么,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呢?
龙且做了什么让项羽恐惧?
在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几个月后,韩信率兵攻打位于现在齐鲁大地的齐国,以便从侧面将楚军包围,缓解刘邦军队的正面危机。韩信用兵,那没得说,三下五除二,就将齐王田广打得落花流水,齐都临淄被攻破。
齐王也咽不下这口气呀!虽然与项羽有宿怨,但也得求助于项羽。项羽想到的是,若是坐视韩信壮大,必然会对自己的地盘造成威胁,不利于今后作战。
所以,项羽同意让龙且与田广组成楚齐联军,一起与韩信作战。
于是,项羽将自己的20万大军交给了龙且指挥,自认为身经百战的龙且对韩信并不看好,当着项羽的面拍胸脯,说韩信“易与耳”,意思就是很容易对付,过不了多久就可班师回国。项羽当然也对此充满信心,要不然,也不会派出龙且作战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或许是龙且经历了前面若干战役的胜利,有了傲娇之情,或许是龙且本身就没有将韩信放在心上,竟然没有听从手下的建议,决定与韩信正面硬刚。这下,正好中了韩信之计。
事后分析龙且的失败,就是其太过刚愎自用。属下谋士分析得头头是道,韩信军队虽为长途跋涉,但势头正猛,现在咱们是主场作战,没有必要速战速决,拖一拖他,或者掐掉其粮草补给,这样,咱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胜。
若是龙且有头脑,仔细分析一下当下的局势,采取了谋士的建议,自己就不会兵败,也不会身亡了。
但龙且认为,谋士的建议太消极了,自己不主动作战,那么,还有什么功劳可言?
韩信兵力不如我龙且,我将其痛痛快快地打败,项王高兴,肯定会给我许多封地的。在此思想指导下,龙且指挥大军大举攻击韩信。
韩信则边战边退,龙且更高兴了,认为韩信不过如此,远不如传说中的样子。但韩信在潍水之上是有埋伏的,用沙袋将河水断流,等到楚齐军队进入埋伏圈,韩信命令将沙袋卸掉,直接泄洪!咱们都看到过前段时间四川达州突然爆发山洪的视频吧?
能够想象到被困许久的洪水一下子爆发出来的势能究竟有多大。所以,楚齐大军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一下子被奔涌而下的潍水冲得晕头转向,冲走的冲走,淹死的淹死。
此刻,韩信带领大军向前冲杀,没有多久,龙且的军队大幅溃败,龙且也死于乱军之中。冷兵器时期战争就是这么神奇,胜负可能就在一瞬间。
龙且没了,20万精锐部队没了,项羽知道了,肯定会心痛不已,我们回过头想想,龙且不就是项羽的一员大将吗?他死了,再培养呗!军队没了,再招兵呗!
但我们毕竟没有处于项羽当时的境地,不明白项羽的处境,也就体会不到项羽此刻感受到的丝丝凉意和隐隐恐惧了。
潍水之战可谓是楚汉争霸的分水岭
先说说项羽当时的兵力分布。在潍水之战以前,项羽手下的兵力大概有40万,项羽带了10万与刘邦在荥阳一带周旋,另外10万调拨给了周殷和钟离昧。
剩下的20万都给了龙且,且属于能征善战的嫡系部队,结果,就一场战争,就将这20万给报销了,今后,项羽拿什么和汉军对抗呢?人家是仗越打兵马越多,这项羽是越来越少,你说,这仗可怎么打?
项羽无奈,只好与刘邦暂时签订“鸿沟和议”,准备就此中分天下,以备后战。表面上,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暂时得到了缓和,其实,对于项羽而言,存在于其内部的隐患并没有彻底消除。要知道,由于连年征战,全国的人口消耗非常大,兵力补充非常困难。
项羽一下子损伤了一半的兵力,可谓是元气大伤。再者,项羽的谋士范增因被项羽怀疑而出走,病死在路上,钟离昧和周殷也受到项羽的怀疑,导致手下将领军心涣散,无心恋战。
从全国形势上分析,潍水之战之后,韩信占据了三齐之地,可以迂回到西楚后方对其形成包围的态势,使得汉军进可功,退可守,完全处于战争的主动地位,而项羽则因兵力损耗太大、军心不稳、地盘越来越小而进入到被动防御的阶段。
可以这样说,潍水之战直接影响了历史进程的改变,使得原本占据有利局面的项羽处于劣势,也预示着,项羽的失败已经变得不可逆转。
综合来说,项羽感到恐惧的,并不简简单单是龙且一个人的战亡,而是其面对的战争局面的窘迫之势。
内部来说,几乎无将可用,兵力也大打折扣;对外来说,也没有兵力补充,地盘缩水,处于四面受敌的地步。当项羽想到这些困扰之后,他不感到恐惧才怪。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项羽这两位英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之间的楚汉之争,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唏嘘的故事。其中,刘邦与项羽死后的待...
项羽 刘邦 2025-03-26 西楚霸王为何会输给街头无赖刘邦?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西楚霸王项羽与街头无赖出身的刘邦之间的较量,无疑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项羽,以其勇猛好战、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形象著称;而刘邦,则从一个...
项羽 刘邦 2025-03-26 项羽为何拒绝渡江:英雄末路的尊严抉择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惨败,率残部突围至乌江畔。面对乌江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劝渡,项羽却以一句“天之亡我,我何渡...
项羽 2025-03-24 刘邦:从市井混混到击败霸王项羽的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刘邦,一个出身市井的小人物,最终却击败了威名赫赫的霸王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千古一帝。这背后的原因,...
项羽 刘邦 2025-03-24 刘邦力量虽弱,为何却能最先攻破咸阳?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是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然而,在这场争霸的序幕中,刘邦作为力量相对较弱的一方,却率先攻破了咸阳,这一壮举令人瞩目。那么,刘邦...
项羽 刘邦 2025-03-24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不屑、无奈还是另有隐情?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舞台上,项羽与刘邦的恩怨纠葛,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篇章。鸿门宴上,项羽本有机会一举诛杀刘邦,却最终放虎归山,让刘邦得以逃脱,最终成就了汉家天下。...
项羽 刘邦 2025-03-24 项羽为何声望高过汉高祖?探寻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项羽与汉高祖刘邦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然而,尽管刘邦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项羽的声望却往往高过他。这一现象背后...
项羽 刘邦 2025-03-24 项羽父母之谜:历史记载缺失的背后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项羽,这位西楚霸王,以其英勇善战、豪情万丈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关于他的父母,却鲜有明确的记载,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谜团。一、项羽父母的身份之...
项羽 2025-03-21 项羽闻楚歌而知败局:非信心之失,乃局势所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项羽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统帅,他的英勇与悲壮为后人所传颂。然而,在楚汉相争的末期,当项羽听到楚歌响起时,却深知自己已陷入败局。这一场景不仅...
项羽 2025-03-20 项羽失人心至亲改姓刘:一段历史背后的真相探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项羽作为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统帅,其悲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项羽竟然如此不得人心,甚至自己的亲属都改姓刘的说法,却让人不禁对这位英...
项羽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