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李斯和王翦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秦朝的功臣,李斯和王翦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我国历史上的皇帝除了世袭之外,还有不少是通过起义获得的,而伴随着起义的成功,就会出现不少开国功臣。
对于开国功臣,不同朝代的皇帝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有的害怕其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将他们全部杀之,也有的选择与他们和平共处,并找到可以相处的一种模式。
而秦朝作为一统六国之后出现的朝代,可以说也是有不少的功臣,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李斯和王翦。
可是为什么最后从武的王翦可以安享晚年,而从文的李斯却被腰斩?
王翦为什么可以安享晚年
王翦作为战国四大名将的一员,却是四人中唯一一位安详晚年的人,而其他三人不是被赐死就是被奸计处死,稍微好一点的也就只有廉颇是郁郁而终。
而王翦之所以可以在这乱世之中独善其身,主要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会说话的人。
王翦不仅在战场上谋略有加,在与秦王相处的过程中也无不表现出自己的智慧。
他从小便与秦王认识,所以他了解秦王是一个十分多疑的人,随着自己的战绩越来越优秀,自己的功勋越来越高,他也了解秦王对自己的疑心越来越重。
直到一次众人商讨伐楚之法的时候,秦王问众位将士,进攻楚国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则坦言20万就足够了,而当时王翦给出的兵马是60万。
60万是个什么概念,60万相当于当时秦国全部的兵力,而王翦此次伐楚需要全部的兵力,秦王定然心中就有怀疑了。
因为如果王翦反过来咬秦王一口,他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所以秦王并没有采用王翦的方案,而是带着尝试的心态让李信带兵出征。
王翦也看出了秦王对自己的猜忌,于是便辞去宫中的职务回家养老。
可是最后事与愿违,李信大败,秦王无可奈何只能亲自前往王翦的住处请他出山,而王翦见秦王来了之后又不能拒绝,于是便答应秦王出山,最后王翦带领秦军打败了楚军,并成功帮助秦王占领了楚国。
之所以如此功高的王翦可以善终,是因为他懂得对秦王说话。
他了解秦王随着自己功勋升高,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所以便在每次出征之前,都向秦王讨要封地以及良田,并且随着越往后面,讨要的封地越来越多,显示地越来越“贪婪”。
所以在秦王眼里,王翦只不过是一个为了封地而在前线打拼的“工人”,而且王翦在功成之后便直接退居二线。
虽然声名还在朝上,但是却不再理会朝上之事,就算有人问起,他也不会做什么评论更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自己的子女他也是百般叮嘱,不得参与任何与朝上事情有关的活动,就这样,王翦最后才得以在秦始皇的手下善终。
李斯是如何走到最后的高位
当年群雄逐鹿,各个谋士为了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席之地,便纷纷投靠各国,而李斯则是通过当时吕不韦的广纳贤才才进入的秦国,最后通过吕不韦的举荐,李斯才成为秦王得力的手下。
直到后来秦王突然去世,给李斯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王在去世之前立下了遗嘱,准备将自己的王位传给公子扶苏,但是由于赵高并不想扶苏上位,于是便联合李斯一起篡改了遗嘱,最后立胡亥为王。
而李斯也因为与赵高合谋,最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权位以及势力。
李斯的结局是怎样的?
但是相比李斯,胡亥更听赵高的话,所以在赵高成功扶持胡亥上位之后,便开始大面积清扫秦国内的大势力以及一些忠良之士,其中就包括扶苏以及蒙恬两兄弟。
李斯本以为自己和赵高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赵高定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由于除了赵高之外,李斯可以说是唯一了解秦王真实遗嘱的人,所以为了让这个秘密永远沉在心里,就只有将李斯变成死人这一个法子。
于是赵高便开始设计陷害李斯,先是每次都让李斯在胡亥和妃子玩耍的时候去找胡亥,扰了胡亥的雅兴,让胡亥渐渐对李斯失去耐心。
后来赵高又在胡亥耳边说李斯与叛乱军有勾结,这让胡亥对李斯的疑心大增,最后开始调查李斯。
而赵高又编制了一系列的谎话以及证据给胡亥,最后李斯便被关进了大牢。
李斯本来准备了一封证明自己清白的书信,本来准备将其呈给胡亥,结果在半路就被赵高拦截了。
最后李斯无可奈何,被腰斩,还被夷三族,可谓是十分悲惨。
为什么李斯和王翦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其实二者之所以有完全不同的结局,主要还是因为对权势的贪恋程度不同。
要不是因为李斯贪恋权势,他也不会同意赵高篡改遗嘱的阴谋,更不会拥立胡亥上位。
虽然扶苏上位之后,李斯可能地位真的不如蒙恬,但是李斯也是一个有才之人,扶苏定会给他安排一个能充分发挥他能力的职位。
虽然李斯可能不能身居高位,但是荣华富贵安享晚年那都是十分简单的,毕竟扶苏是一个十分懂得珍惜人才的人。
而王翦与李斯恰恰相反,王翦之所以能在战国时期诸多战将中位居四大名将,其实并不只是有勇有谋那么简单。
他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对权利放手,并不过分贪恋权势,在当年秦始皇选择相信李信20万攻破楚军的时候,便抽身从朝廷退居养老。
并在后来秦始皇放下身段,亲自来请自己的时候放下执拗,同意回到前线。
并在功成建国之后,不再参与任何朝中事务,并在朝中谋得一个只是挂名的职位而已。
结语
想必当年李斯被腰斩的时候,必然十分后悔自己当初选择与赵高同流合污的决定,如果他没有选择包庇赵高,他一定能获得一个善终的美好结局。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李斯与王翦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权势,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放手,才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的负责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王翦是一位备受尊崇的杰出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王翦 2025-04-02 李斯为何未选择支持扶苏阻止赵高?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情商卓越:秦国名将王翦如何巧妙避免秦始皇的猜忌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国名将王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情商著称。他不仅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以其智慧巧妙地避免了秦始皇的猜忌,实现了功成身退...
秦始皇陵 王翦 2025-03-10 王翦的征战之路:揭秘其灭掉的秦国宿敌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逐步吞并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的大一统。而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秦国名将王翦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
王翦 2025-03-07 秦朝丞相李斯的悲剧终章:败于赵高之谜在秦朝的风云变幻中,李斯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邃的法制理念,一度权倾朝野,担任丞相之职。然而,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却落得个腰斩于市、夷三族的悲惨结局。那...
李斯的儿子 赵高 2025-03-07 李牧若未逝,与王翦之战局猜想在中国战国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李牧与王翦两位军事天才的缺席对决,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李牧,赵国最后的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略眼光,屡次击败强秦,...
王翦 李牧 2025-03-07 王翦的崛起:从早年经历到秦国大将之路在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最终实现了六国的统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其中王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
王翦 2025-03-07 秦国统一大业:探究众功臣中的头号英雄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国的统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众多功臣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从商鞅变法到白起破敌,从张仪的外交手腕到王翦的军事...
白起 王翦 2025-03-06 王翦出征前的特殊要求:秦始皇的无奈应允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的统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中,王翦作为秦国的杰出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为秦国的胜利...
秦始皇陵 王翦 2025-03-06 王翦的赫赫功绩与司马迁的另类评价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王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秦国的统一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却得到了“不...
司马迁 王翦 2025-03-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