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明朝 >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明朝的宗室政策是怎样的?

明朝郡王的封号从何而来?明朝的宗室政策是怎样的?

时间:2022-09-30 14:01:26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郡王的封号,和其他朝代基本一致,主要都是来自于古时候的郡名或者地名。当然也有极少的一部分,是来自于一些特殊的寓意。

至于说封号不够用,这种情况在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而到了后期的时候,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明朝就快要到头了。

想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简单来介绍一下,古代的封王制度,以及明朝的宗室政策。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名义上地位最高的是周天子。但实际上,周天子的自我称谓,其实也仅仅只是王而已,所以后世才会有周王室这个说法。

而到了战国时代以后,随着那些诸侯国越来越强,诸侯国的诸侯们,也开始自称为王,从名义上跃升到了周天子这个层次。所以战国时期几大强国的国君,基本上都是王。

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认为自己再称王,已经不够气派了,所以就发明出了皇帝这个词。不过,因为秦朝执行的是彻底的郡县制,基本没有封王这个说法。所以在秦朝这个朝代,是没有诸侯王的。

再后来,随着秦朝灭亡,六国的旧贵族纷纷开始复国,再次称王。而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汉高祖刘邦经过一场乱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击败项羽之后,被其他几位诸侯王再次公推为皇帝,汉朝也就此开国。

而汉朝开国之后,刘邦在位的几年里,一直忙着剪除其他异姓王。因为在刘邦看来,异姓王的存在,始终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只有彻底铲除才能维护国家统一。而除掉了异姓王之后,刘邦又换上了自己的儿子,作为新的诸侯王,施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制度。

以上所说的这些,和明朝的宗室政策,当然没什么关系,基本上都是秦汉时期的历史。但这段历史,对于后来中国大多数朝代的封王政策,却都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刘邦自己大概也没想过,自己无心插柳,会留给后世王朝一个约定俗称的制度。

因为刘邦废了其他异姓王之后,直接就把自己的儿子推了上去,继承了这些异姓王留下的王位。而那些异姓王,之前很多都是六国的旧贵族。他们自封的王位,也都是齐王、赵王、魏王之类的称号,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战国时期那些诸侯王的后人。

所以,这直接导致刘邦几个儿子的封号,基本上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诸侯国的国名为王的封号,比如齐王、楚王之类的。而到了西晋的时候,司马家因为人比较多的缘故,又创造性地提出以郡名为封号。

经过汉朝和晋朝这两个朝代的建立之后,后来的朝代,基本上都是将这套封王制度,彻底延续了下去,最多也就是在小处略作修改。

在这套封王制度下,皇帝的儿子当中,正常情况下有一个会被立为太子,以后会继承皇位。这个儿子一般都是嫡长子。而其他的儿子,则是被封为亲王。至于亲王的封号,则一般都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名为封号。

而亲王的儿子,则是同样的道理。亲王的嫡长子会继承亲王的爵位,至于亲王的其他儿子,则会以这个亲王封号代表的诸侯国,国境内的古郡名作为封号。比如说,齐王的儿子当中,嫡长子以后还是齐王,而其他儿子则是齐国这块地盘内,古代郡名为开头的郡王。

另外,这里多说一句,就算是同为亲王,封号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出生靠前的,一般封号都是战国七雄的国名,秦齐楚燕韩赵魏,越往后就往往都是一些小国的国名。有的朝代,还会把晋或者周这个国名,也算在大国里面。

比如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里面,嫡长子李建成继承了太子之位,那其他儿子里面地位最高的李世民,就直接被封为秦王。再比如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虽然因为年幼没当上皇帝,但同样后来也被追封为秦王和楚王。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大体上其实也没多大变化。就拿朱元璋的儿子们来说,朱元璋的长子被封为太子,老二就是秦王,老三就是晋王,老四就是燕王,老五就是周王,以此类推。

郡王的封号也是如此,都是以往其他朝代约定俗成的惯例,以父亲封地内的古郡名为封号。这些封号的设定,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不是朱元璋一拍脑门就随意定下了的。

简单来说,亲王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名为封号,郡王则是以古时候的郡名为封号。

至于为什么不是以明朝的郡名为封号,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明朝根本就没有郡这个说法。明朝虽然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但省下面是府州县三级行政单位,或者州县两级行政单位,而没有郡的存在。

通过以上这些介绍,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这套封王制度的体系内,亲王的称号,正常来说应该有一百多个。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不到两百个。至于郡王的称号,则是稍多一些。毕竟古代的时候,不同朝代的郡名可能会有所变动,但大体上也就是一千多个左右。

解释完古代的王位称号之后,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明朝特殊的宗室管理政策。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同志,早年出身底层,还曾经当过和尚要过饭。号称是开局一个碗,建立大明朝。

大概也正是因为早年要饭的时候,吃得苦太多,所以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在制定宗室政策的时候,就有意识的想给自己后辈儿孙一个保障,生怕朱家的子孙后代再挨饿。

所以,在朱元璋的主导下,明朝设置了一套特殊的宗室制度。在这套制度下,宗室成员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

在这八个等级当中,前两个等级的亲王和郡王,拥有世袭罔替的权力。也就是说,亲王的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后,还是亲王。而郡王的嫡长子继承爵位之后,还是郡王。但是郡王以下,镇国将军的儿子,不管是嫡长子还是庶子,一律都是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一律都是奉国将军。

而到了最底层的奉国中尉之后,奉国中尉的儿子不再降爵。不管奉国中尉有几个儿子,统统被封为奉国中尉,按时从国家手里领钱,由国家供养。

从这套制度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亲王这一级,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前朝亲王的嫡长子,一种是本朝皇帝的儿子。而明朝的十几位皇帝当中,除了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比较特殊,一个人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设置了二十多个亲王爵位之外。剩下的十几位皇帝,基本上儿子数量都不多。

比如明成祖朱棣,一共就只有三个儿子。再比如明孝宗朱佑樘,一辈子就只有两个儿子,其中还有一个夭折了。这样算下来,每一代皇帝在位,最多也就增加三五个亲王爵位。就算是十几代之后,最多也就是几十个亲王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上百个诸侯国的国名,用来给几十个亲王做封号,自然是够用了。更别说这其中还有一些亲王,因为种种问题被剥夺了王位,或者干脆绝后了,还能剩下一些封号。

相比之下,郡王就比较多了。

郡王的主要来源,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老郡王的嫡长子,另一种是亲王的其他儿子。就算一个亲王平均只生三个儿子,一个继承亲王爵位,两个被封为郡王,这样算下来,每一代的郡王数量,也可以轻松在亲王和旧有郡王的数量上,再翻一倍。

所以,朱元璋孙子那一代,可能只有几十个郡王。而曾孙子那一代,就接近上百个郡王。玄孙那一代是两百个郡王,五世孙是四百个,六世孙是八百个,七世孙轻松破千了。

而在明朝的皇帝当中,朱元璋的七世孙这一代,对应的就是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了。而这两位明朝皇帝在位的时候,已经是明朝中后期了。也正是直到他们这个时代,才逐渐开始出现古代郡名不够用的情况。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也正是如此。其实在正德皇帝他爹,明孝宗朱佑樘在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逐渐出现这个问题了。所以明孝宗在位的时候,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宗室数量,并且设置一些新的宗室政策。比如兄弟子侄间的爵位继承,比如给予每个宗室一定的妻妾数量指标,不在指标内部的妻妾生子,不能继承爵位等制度。

但就算明孝宗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仍是无法阻挡郡王数量的疯狂增加。因为从之前的制度算法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亲王爵位,是以加法的形式增加;而郡王的爵位,却是以指数的形式增加。所以到了正德皇帝和嘉靖皇帝在位的时候,明朝的郡王就彻底烂大街了。

既然郡名逐渐不够用了,那接下来就再用县名或者地名好了。实在不行,直接查字典,随便找两个寓意好一点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做郡王封号就是了。反正到了这个时候,郡王这个王位,已经烂大街了,根本不值钱,也没谁会在乎封号的问题。

至于再往后,等到县名和地名都已经开始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候明朝皇帝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给这些朱家人找封号,而是如何延续国家的问题。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朱家宗室的整体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而到了崇祯时期,更是已经接近五十万人。

整整五十万宗室,天天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自己不劳动,还得让国家出钱养着。到了这个时候,光是养宗室的开销,就已经很大了,对国家财政形成了巨大的负担。

所以,当郡王的封号数量,彻底不够用的时候,这时候的明朝,基本上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人物: 朱元璋 分享 上一篇: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篇: 明朝第五代镇远侯顾仕隆是怎么惹怒嘉靖皇帝的?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