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yíng),字源洁,号洁庵 又因谥号“忠安”,又称作“胡忠安”,明朝初年重臣、文学家、医学家,明宣宗托孤五大臣之一。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燕军就此攻破南京城,城中诸王和文武群臣纷纷前往拜见燕王,建文帝朱允炆也曾打算出迎,但旋即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逐阖宫自焚。朱棣得知后连忙派人前往救火,结果使者“出其尸于火中”。
关于朱允炆是否真的自焚而死,正史的记载模棱两可,《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登基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写道,“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史·成祖本纪》中同样记载着“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从这两个记载来看,朱允炆显然已经自焚而死。
然而《补本》中却记载道,“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明书·建文皇帝本纪》中也记载道“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这两种记载则表明,朱棣只在火场中发现了皇后的尸体,却指着尸体言称这就是朱允炆,几天之后按照学士王景的建议,将其厚葬。
虽然史料出现了不同的记载,但根据《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可见朱棣是知道朱允炆逃走消息的,或者说至少没有明确发现建文帝的尸体,只是由于当时局势影响,他必须造成朱允炆已死的“事实”。
关于朱允炆的具体下落,目前流传着多种说法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一直以来都为人所热议,甚至时常会因此爆出一些建文帝在各地留下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反而使得他的下落让人难以判断。目前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说法一:曾试图东山再起。这种说法认为,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际,其实并不甘心失败,这才逃出皇城意图东山再起,毕竟城破之时负责外出征兵的齐泰、黄子澄还未返回,朱允炆未必便没有实力再度崛起,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朱允炆的“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两句诗也表明了他的复辟之心。此外,朱棣登上大宝之后,曾对建文旧臣进行了大规模清洗,说明他也极为担心朱允炆会东山再起,毕竟建文帝还拥有着正朔这个天然优势。
说法二:出家为僧就此隐居。这种说法流传最广,甚至传说朱元璋曾为朱允炆留下了一条出家的退路,而全国各地多所寺庙均爆出了朱允炆出家的种种迹象。例如云南狮子山正续禅寺的大雄宝殿门前便有一副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这被认为是朱允炆出家的一个例证。而《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也有记载,说建文帝流落西南后曾作诗说“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这同样表明了皇帝和僧人的双重身份。
说法三:年老之后落叶归根。《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有载,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朱允炆“出亡盖三十九年矣。会有同寓僧者……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建文皇帝也。’瑛大骇,闻之藩司,因系僧,并及帝,蜚章以闻,诏械入京师。”即朱允炆出逃三十九年后,思恩知州岑瑛发现了朱允炆下落,“朱允炆”遂被召入京城,然而入京之后经过调查,却得出了此人乃是一个叫杨行祥的人冒充的,但曾经伺候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则认定此人正是朱允炆,“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万历二年十月实录》也证实了此事的存在,虽细节略有差异,但大体不差。不过在《罪惟录·惠帝纪论》中,却直接认定杨行祥乃是假冒建文帝,并认为建文帝到北京之说乃是假的。
以上三种说法各不相同,却均有证据可以佐证,至于哪种说法最为可信,目前尚无准确说法。
朱棣虽然最终未与朱允炆见面,但应该是找到了朱允炆的下落
前文说过,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胡濙因此而外出秘密查访长达十六年,除了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之间曾短暂返朝为官外,一直在外查访。此外,传说郑和下西洋也担负着查找建文帝下落的使命,《明史·郑和传》就指出:“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虽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胡濙寻找建文帝的结果,但种种迹象表明,他的查访其实已经有了结果。《明史·胡濙传》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寻访十六年后返回朝廷,朱棣得知之后,在已经就寝的情况下立即起床召见两人私下交谈深究,“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而朱棣听了胡濙的叙述之后,“至是疑始释”。
这个“疑始释”用的极为巧妙,朱棣寻访朱允炆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他会东山再起,威胁到自己和后世子孙的帝位,而能够使朱棣“疑始释”的,自然是说朱允炆对于皇位已经没有了威胁,可见胡濙就算没有亲眼见到建文帝,恐怕也是得到了极为可靠的消息。
至于胡濙寻访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恐怕已经无人能知了。当然,情况也无非以下几种,要么已经确定了建文帝的死讯,亦或者建文帝已经没有了东山再起的雄心。总之,胡濙的探访结果已经成了谜团,但从最终的结果看,胡濙显然是有了具体的寻访结果,且这个结果足以令朱棣“疑始释”。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