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起义(1796年—1804年),又称为川楚教乱或川楚白莲教起事。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枝江、宜都白莲教首领张正谟、聂杰人率众先起,长乐、长阳等地教徒纷纷响应。三月,姚之富等奉齐林妻王聪儿为总教师,在襄阳黄龙呆起义。清廷急令湖广总督毕沅、湖北巡抚惠龄、西安将军恒瑞等率兵镇压,击溃多支乱军。面对清军围剿,王聪儿、姚之富乱军避开平原,专走山区,于次年(1797年)初由豫经陕入川东,与四川教匪会合。嘉庆三年(1798年)春,王聪儿、姚之富跳崖死,余部在张汉潮等率领下,与四川的教匪联合。
嘉庆四年(1799年),清廷以勒保为经略大臣,明亮、额勒登保为参赞大臣,节制川、陕、楚、豫、甘五省官军进击,并晓谕州县办团练,坚壁清野,攻抚并施。使教匪处境艰难,张汉潮等相继牺牲。嘉庆五年(1800年),清廷任勒保为四川总督,集主力于川西阻截起义军。经数次激战,教匪退入南山和巴山老林。至嘉庆九年(1804年)九月,起义军残部被清军陆续击破,起义被平定。
人地矛盾激化
从康熙后期起,在不过百余年的时间里,外省人口的移入,迅速改变了川楚陕交界地区地广人稀的状况,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口密度随之迅速增长,人浮于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川楚地区的人们,多借助山地自然资源优势谋生。但山地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某些是不可再生的,随着过度开发,资源的不断消耗,经济发展的空间也逐渐减小。当山地尽已开垦,林木砍伐殆尽之时,维持原有的生活就变得极为困难了。川楚地区人民从事的生计,大抵属于季节性劳动,山地经济活动受季节性制约。另外,在采集等行业中,依赖于自然的因素过多,如某些物产的丰欠往往受气候水文等条件的影响而极不稳定。由于山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只能维持低生产低消费的生活。
清廷控制薄弱
湖北、四川两省贪污腐败盛行。各级官吏无不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湖广总督毕沅还与湖北巡抚福宁、藩司(布政使)陈望之等高级官员朋比为奸,因而民谣传说“毕不管,福死要,陈倒包”;“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福如狼虎,虽人不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
至于下级地方官吏,更是上行下效、变本加厉。移民们遭受官吏、差役、兵丁的欺凌。差役们无风生浪,一遇到搭棚居住的流民求助,便敲骨吸髓,坑害流民。经常以各种名义进行巡查,山民受到差役的凌虐,无可申诉。而差役拿到巡查山民的票据,便视为奇货可居。每次遇到巡查的事,因为差役过于繁重,大多数山民都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他们还往往趁山中农民因路途遥远、山路险峻而没有盘缠到县城上缴钱粮的机会,诈称“截粮官”,欺骗山区农民。
川楚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一直是封建政权所不及的地方,封建政府的保甲法并未在此范围内认真贯彻实施,大有反抗势力可藏身的空间。保甲本不能行于村落,因为棚民居无定所,今年在此,明岁在彼,甚至一年之中,迁徙数处,即使是已经建造房屋的,也是零星散处,山内村落绝少,毗邻而居的也要相距数十里。虽然从康熙到嘉庆时期,这一地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此种“村落绝少”局面也没有根本改观,因为新增的人口大多聚集在山内的工厂或处于流动状态中,设置保正甲长,也是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稽查。
清朝在川楚地区驻军数量很少,势力单薄,战斗力弱。白莲教起事之前,清政府未能在以巴山老林为主的川楚地区建立起有效的镇戍体系。在当时,清政府在川东北的常驻绿营军队,由汉族兵丁组成,其主要职能多为维持社会秩序,并不具有开展军事行动的职能。此外,从整个川东地区来看,越靠近四川盆地中心清政府驻军越少,而巴山老林附近的川东北州县,则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防守的重点,然而,即便兵丁数量增加,仍然不足以有效维持川楚地区的地方治安。
嘉庆三年(1798年),襄阳白莲教起义军在湖北郧西被包围,王聪儿、姚之富皆跳崖自杀。此后,清朝推行团练和坚壁清野战术,筑起大量寨堡,将村落百姓强行移居其中,又训练团练进行防守,从而切断白莲教起义军队的粮草与兵源。至嘉庆九年(1804年),白莲教起义军被全部镇压。
白莲教大规模起义耗费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数十万军力,并导致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国库五年的财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而且八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之腐朽在起义中暴露无遗,清政府被迫依靠地方团练镇压起义。
乾隆后期,由和珅带头贪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官僚大肆兼并土地,贪官污吏横行。川楚教乱标志着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川楚教乱平乱不久,直隶、河南、山东诸省又发生天理教领导的天理教之乱。
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嘉庆帝是一位承上启下的重要君主,他的生平事迹和逝世原因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特别是关于他逝世的传言,民间流传着“被雷劈死”的说法,这一说法不仅离奇...
嘉庆怎么死的 启 2025-03-10 嘉庆皇帝:魏璎珞的第十五子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的嘉庆皇帝以其独特的统治时期和性格特征而著称。而作为嘉庆皇帝的生母,魏璎珞(即历史上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同样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
嘉庆怎么死的 孝仪纯皇后 2025-03-04 同母不同命:乾隆对嘉庆与永璘的迥异态度在清朝乾隆年间,令妃(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生育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十五阿哥永琰(后来的嘉庆帝)和十七阿哥永璘。尽管这两位皇子同为令妃所生,但乾隆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3-01 嘉庆传位道光:背后的考量与无奈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嘉庆皇帝将皇位传给道光皇帝的决定,一直为后人所关注。这一决定背后,既有嘉庆皇帝对道光个人品质的认可,也有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考量。一、道光帝的...
嘉庆怎么死的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03-01 乾隆帝退位后的生活与影响乾隆帝,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在位六十年后,他于嘉庆元年(1796年)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即嘉庆帝,自...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3-01 和珅被赐死背后的真正原因: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巨额的贪污和权势的显赫而臭名昭著,然而,和珅被嘉庆帝赐死的真正原因,却并非仅仅因为他贪污,而是更深层次...
嘉庆怎么死的 和珅 2025-02-25 嘉庆帝的帝王心术:十日逼死和珅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嘉庆帝与和珅的故事充满了权谋与智斗。嘉庆帝,名爱新觉罗·颙琰,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后来继承大统,成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和珅,则是乾隆时期的权臣...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2-07 嘉庆皇帝:威信缺失的背后原因探析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嘉庆皇帝作为乾隆帝的继承者,承载着延续盛世、重振朝纲的重任。然而,与乾隆帝的威严与权威相比,嘉庆皇帝却未能树立起相应的威信,这一现象引发了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2-07 乾隆择储之谜:为何嘉庆成为最终继承人在中国古代皇室中,继承人的选择历来备受瞩目,而清朝乾隆皇帝选择嘉庆作为继承人的决定更是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与探讨。乾隆帝一生共有十七位皇子,那么在众多子嗣中,他...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2-07 乾隆退位后仍掌权三年:是权力眷恋还是无奈之举?在中国清朝历史上,乾隆皇帝退位后仍实际掌握皇权三年的现象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特别是关于乾隆帝是否真的愿意将皇位传给嘉庆帝的问题,更是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热点。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