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神树的神秘背景介绍:三星堆青铜神树为什么禁止展览 ?其实青铜神树很早就被发掘出了,并不是这次在三星堆中的新发现,和《盗墓笔记》里的青铜树也并没有直接关联。但《盗墓笔记》在年轻人圈子里影响比较大,所以大家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很正常。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网上传有一种说法,称青铜神树禁止展览,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有关青铜神树的文化寓意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说法,但通过推测,我们可以从《山海经》中了解一二。
准确来说,青铜神树并没有禁止展览,而是禁止出国展览。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中发掘出了八棵青铜树,其中最大的一颗高达近4米,被称为“一号神树”,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据说,青铜神树刚被挖掘出来的时候完全看不出这是树的形状,因为被摧毁得很严重,经过专家10年多的修复,一号神树被还原了,目前它是所有青铜器中体积最庞大的一件。
而这棵树之所以被称为神树,主要还是因为主体的龙的造型,当专家讲神树上的龙修复好了并接上去后,发现这条龙和这棵树的纹理和造型非常吻合,看起来活灵活现。目前神树上共有9只鸟,但是专家们通过专业鉴定认为应该是缺失了一只鸟,而且这只鸟是站立在树的顶端。
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个神树代表的是东方的扶桑树。二号神树因为历史原因仅保留了下半段,所以很多事情都无法推测。古墓中出土了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等物品,从中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太阳和上天的敬畏,不然也不可能有神坛神树的出现,那这些文物的出现是不是代表当时的人对神话传说中说到的事情是持相信态度的。
从其中一个基座保存较好的青铜神树的造型来看,在神树的基座上有三个像山峰一样的形状,旁边各有一个小人,但小人的双臂有残缺。
虽然小人的双臂有残缺,但是科学家根据三星堆出土的其他文物猜测,它们应该是双手呈怀抱状,怀抱的东西可能是祭祀用品。不过要说明的是,在较为完整的青铜神树上并没有发现这些小人。
神树一共有三层,每层有三个树枝,每个树枝又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树枝上有一个类似于果实一样的基座,基座上站着一只鸟,神树之上一共站立着9只鸟。
商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树共有九条树枝,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条自然向下垂的枝条,仿佛在随风飘摆。每条树枝上还绽放出一朵小花,花上站立着小鸟,一共有九个小鸟,也有人说这不是小鸟,而是象征太阳的“金乌”。
这八棵神树出土时已经碎成了上千段,历经了十年时间才把一号神树修复完整,专家表示一号神树缺失了上面的一段,完整的应该为五米左右。专家们还表示,三星堆文明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晚期到商朝时期,延续了大约有一千五百年左右,建造青铜神树这种规模如此宏大的工程,在当时应该是举全国之力才能建成,而且专家们还说,这些青铜树在被掩埋之前就经历了敲砸,焚烧等等,在投入坑中掩埋,把土夯实。
随着青铜神树的掩埋,三星堆文明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那么,当初他们为什么要匆匆掩埋这些神树,究竟是遭受了什么变故,使得整个文明突然消失不见了呢?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扶桑树是十个太阳所居住的地方,一个太阳上天执勤,九个太阳轮流休息,这也正好验证了青铜神树上有九只金乌了。
而且《太平御览·玄中记》记载:“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通三泉”的意思就是说,上通天,下通地,是三界之中的一个通道。综合各文献和传说,有关“扶桑树”的故事是这样的:远古时期,在海内东方,有一棵巨大的树,名为扶桑树。沿着这棵树可以攀登到天上去,所以又名通天神树。
树上常年住着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太阳出去工作,其余九个在树上休息,他们轮流工作。有一天,不知为何,十个太阳一齐飞上了天空,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使地面干旱焦渴,晒焦了庄稼,把求雨的女巫也晒死了,导致空前大旱。民不聊生,人类苦难重重。天帝了解此情后,就派羿去帮助人类。
这就是我们了解的“后羿射日”的故事了,就是因为后羿踩在了扶桑树上射日,把扶桑树踩坏了,才导致得不能再连通三界。那么,青铜神树和扶桑树是一回事吗?
首先,扶桑树肯定在后羿射日之前,而后羿射日最早记载在《淮南子》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淮南子》把射日定位在了五帝之一的尧时期。那么扶桑树的产生肯定在尧时期之前或者同时。那么正好和三星堆文明存在的时期不谋而合。
青铜神树最上边缺失的那一段应该就是第十个太阳吧,十只金乌一只居上枝,九只居下枝,所有的证据都能对得上。
所以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或许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树。
三星堆文化不仅在我国考古发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如今时隔34年再度挖掘?细数光怪陆离文明背后的秘密,就来历史资料网。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武王姬发无疑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君主。他不仅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更是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世誉为明君的典范。那么,姬发究竟...
姬发 2025-04-24 雷震子:天雷将星转世的神话传奇在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宏大叙事中,雷震子以其独特的形象与传奇经历成为封神宇宙中不可忽视的存在。作为天雷将星下凡,他的诞生与成长轨迹贯穿了商周易代的关键节点...
雷震子 2025-04-16 秦非子与秦襄公:秦国历史长河中的血脉传承在秦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秦非子与秦襄公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光芒,且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血脉联系,共同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秦非子:秦国开国...
秦襄公 秦非 2025-04-16 鲁桓公四子:春秋政坛风云的起源在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诸侯纷争、权谋交织,鲁国作为周公旦的封国,虽秉持周礼、文化昌盛,却也在政治漩涡中历经起伏。鲁桓公的四个儿子——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他...
周公 2025-04-15 烽火戏诸侯: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它讲述了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滥用烽火台导致失信于诸侯,最终酿成亡国悲剧的故事。然而,这一故事背后是...
褒姒 2025-04-11 周桓王:夹缝中求索的君主——明昏之辨在东周历史那风云变幻的舞台上,周桓王姬林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统治时期,恰逢周王室权威急剧衰落、诸侯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转折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周桓...
姬林 2025-04-10 真武大帝是黄飞虎吗?——神话人物的身份辨析在民间信仰与文学创作的交织中,真武大帝与黄飞虎常被混淆,甚至有人将二者视为同一神祇的化身。然而,从历史渊源、神话体系与文化职能来看,二者实为截然不同的存在。一、...
黄飞虎 2025-04-07 姬辟方读音考辨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众多人物的名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姬辟方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关于“姬辟方”的读音,却存在着一定争议,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姬辟方 2025-04-07 姬昌与纣王:复杂的历史关系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姬昌与纣王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西周和商朝两个时代的巅峰与衰落。那么,姬昌与纣王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姬昌与纣王的身...
姬昌 2025-03-31 揭秘勾陈大帝:非雷震子的真正身份在中国古代神话与道教信仰中,勾陈大帝是一位地位崇高的尊神,其身份与象征意义深远。然而,在流传的故事与传说中,有时会出现将勾陈大帝与雷震子混淆的情况。一、勾陈大帝...
雷震子 2025-02-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