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将那些与自己南征北战,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掉一批,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卸磨杀驴的的做法,非常的常见。但是也有少数的皇帝是个例外,就比如说唐朝的李世民,宋朝的赵匡胤,这两个人都没有选择诛杀功臣,是君臣和谐之典范。
在封建王朝时代,君权和臣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君强则臣弱,君弱则臣强。皇帝希望大权独揽,一言出而四方景从。而大臣则希望自己不是纯粹是执行者,渴望能得到足够的权利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只有找到平衡点,或者说一方手腕太强完全压制了另一方时,才会出现和谐共存的局面。很多开国皇帝比如朱元璋之所以会诛杀开国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平衡没找到,或者说双方在实现和谐共同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必要代价。
除此之外,杀开国大臣的原因,还有以下两个:
1.1、为下一任皇帝上位铺路。这种情况下多数是因为开国皇帝年纪比较大,担心自己活不过那些开国功臣们。下一任的皇帝威信或者能力不够,不足以震慑这些骄兵悍将,为了江山永存,自然要杀掉一批旧臣,让下一任皇帝培植自己的亲信,保证江山稳固。
1.2、开国大臣在很多出身底层,突然大富大贵后无法保持本心,骄奢淫逸,横行无忌,多有不法行为。比如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很多都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穷苦兄弟,自认为江山打下来以后,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前期吃了太多苦,王朝建立后就到了享福的时候了。他们和一起打天下的皇帝太熟悉了,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自认为凌驾于律法之上。为维护江山社稷的稳定,这些人必然要成为牺牲的对象。
1.3、很多开国大臣不愿放权,与皇帝矛盾激化。皇帝还不差饿兵,打天下的过程中,自然不可能事事都由开国皇帝亲自来做,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放权的。但到王朝建立后,权力过于分散并不利于王朝稳定,为了加强皇权,自然需要收拢原本分散出去的权力。有些开国大臣习惯了大权在握的感觉,不愿放权,自然会和皇帝产生矛盾,没有和平解决的办法时,流血牺牲就在所难免。
1.4、开国皇帝自己的处事态度、能力和胸怀问题。有能力驾驭群臣,自然会通过正常的手段来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的地位,不用通过杀戮的方式来破坏君臣关系。
2.1、我们先来说说李世民为何不诛杀开国大臣。
唐朝是公元618建立的,唐王朝建立时,李世民只有20岁,虽然不是嫡长子,但因为具备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了迅速统一全国,消灭众多的割据势力,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还是给予李世民开府建牙的权力,授权李世民组建天策府,收拢了一大批能臣猛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以其自身能力和杰出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了这些优秀的属下,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后,李世民仅仅只有28岁,可以说比绝大部分的开国功臣都要年轻得多,短时间内完全不用考虑皇位传承的问题,自然不用杀功臣来为自己后代铺路。李世民自身能力强大,对驾御这些有功的部下有充分的自信,自然不需要通过杀戮的手段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掌握大权的功臣中,除了少部分是李渊留下或者是收服的李建成的旧部外,大部分主要职位都是他的亲信嫡系,在长期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自然不会轻易动手杀人。李世民在位二十余年,也只诛杀了有造反举动的侯君集和张亮等人,其他功臣他一个都没杀。
2.2、再来说说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北宋之前是五代十国,那是一个城头变换大王旗,换皇帝如同家常便饭的混乱年代。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恭帝柴宗训手中夺得江山,建立了北宋王朝。
在陈桥兵变之前,赵匡胤就已经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禁军的最高统帅。他吸取此前诸多朝代政权变换频繁的教训,在政权稳定之后就通过杯酒释兵权,将跟随他打天下开国重要武将的权力收归己有,给予这些人充分的退休待遇,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这些人手中无权,对皇权自然就没有了威胁,杀之有害无益。
赵匡胤又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大大削弱武将的权力,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强化文官的职权,采用强干而弱枝的办法加权了中央集权。又通过设置地方转运使,通过控制财权的办法削弱了地方大员的权力,彻底解决了地方威胁中央的隐患。
赵匡胤在位期间,最为强大的禁军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武将已经失去了威胁。而文臣则完全没有能力威胁皇权,杀之何益?被他通过杯酒释兵权之法解除了权力的武将,很多都是他发迹之前结交的兄弟,没有了权力,自然不需要刻意提防了。
其实杀不杀开国大臣,这要跟当时的社会形势、权力的分布情况,皇帝的能力、胸怀格局都众多因素有关。开国功臣未尝没有和皇帝和谐共存的可能。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叔虞与李世民,这两位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却都与“唐”这一国号紧密相连的杰出人物,各自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唐叔虞作为西周时期晋国的始祖,而...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病中的战略抉择在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与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唐朝西部的稳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8 李世民为何被尊称为“天可汗”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开放著称,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其中,李世民被尊称为“天可汗”的称谓,不仅彰显了他在...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高阳公主为何钟情于和尚?探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高阳公主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选择而备受关注。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之一,高阳公主本应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然而她却对一位和尚产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武则天为何未给李世民生下孩子?探寻历史背后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与李世民的婚姻关系中,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何武则天没有给李世民生下孩子?一、武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李世民智退突厥:一个烧饼背后的谋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著称于世。而关于他如何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人口中津津乐道的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7 朱高煦之梦:能否重演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试图复刻前人的辉煌成就。明朝的汉王朱高煦,便曾梦想着能够重演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功之路,夺取皇位,一统天下。然而,历史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高煦怎么死的 2025-03-25 李渊之惑:为何未曾防备李世民?在唐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其家族内部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次子李世民,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成为了唐太宗。这不禁让人疑惑,作...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仁君之殇:唐太宗为何忍痛处死功臣侯君集?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善待功臣、宽容大度的形象著称于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仁君,却最终下令处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这究竟是何原因?一、侯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