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推背图》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让时任太史局的李淳风推算时运,李淳风在推算大唐国运的时候,越推算就感觉越有意思,就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就一直推算到中国2000多年后的国运兴衰,李淳风正当很高兴的时候,袁天罡就从后面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背,说“天机不可泄露,不可再推算下去了”,于是这本书的名字就因此而诞生。
后来《推背图》在唐朝就一直是作为禁书,普通的官员和老百姓根本是看不到的。
直到唐朝末年,大唐覆灭之后,由于战乱等种种原因,推背图才流传了出来。
直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推背图,实际上已经是五花八门,版本众多,可谓是真假难辨。
据资料可查,到目前最主要的版本有6种
第1种彩绘明钞本在台湾研究院收藏。
第2种是明抄本没有图,在台湾的图书馆收藏。
第3种明抄本是在芝加哥大学收藏。
第4种清初的潘氏八喜楼抄本,在台湾的图书馆收藏。
第5种清末石印本,在芝加哥大学收藏。
第6种金圣叹批本,据称是在八国联军之乱,由清宫流出。
金批本是在1916年才开始公开出版的,金圣叹批注的版本《推背图》总共有60象,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一种版本。
《推背图》里面主要有谶语,颂语,图像三种形式组成,而金生叹所注解的《推背图》又增加了批注一项,更详细了解释颂语与图像之间的紧密联系。
对以往的历史预言,精准度增加了不少,这也是金圣叹版本目前比较流行的重要原因。
推背图是从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开始流传到民间,随后版本就越来越多
据史料记载,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当看到推背图的时候就很惊恐,如果国家的命运让老百姓都知道了,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皇权就会不稳定了。
于是宋太宗赵匡胤就开始想办法禁止民间流通推背图,因为民间早已流传开来,想要完全禁止这是很难做到的。
有大臣就说,既然不能完全禁止,不如增加刊印数量,修改其中的一些句子,颠倒一些顺序打乱原来的真本结构,以假乱真,这样即使流传出去,也不会泄露任何秘密了。
随后从宋朝开始就流传出了大量的推背图版本,真的是鱼龙混珠,真假难辨。
很多一些重要信息也被隐藏了,从宋朝一直到民国期间,就有不同的学者,专家对推背图进行研究注解,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说辞。
也有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假借推背图的名义来表达一些社会的现象,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真本推背图里面的所讲的内容到底是怎样?就无人知晓了。
俗话说“真亦假时真亦假,假亦真时假也真”,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们就来先看一看《推背图》最后两象,都说了什么?
59象:
金圣叹注解:「此乃太同之象,人生其际,饮和食德,当不知若何愉快也。惜乎其数已终,其或反本归原,还于混噩欤。」
就来带大家来简单解读一下,仅供参考。
我们先来看看谶曰:
无城无府,无尔无我,
天下一家,至臻大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无明显的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彼此不分你我,大家合乐共融,天下就像一家人一样,这就是描述孔子论语里面所说大同世界的特征。
我们再来看看颂曰:
“一人为大世界福
手执签筒拔去竹
红黄黑白不分明
东南西北尽和睦”
这里说的是大同世界所呈现的美好景象,无论哪种肤色的人,哪种地方人,都相处的非常和睦,从帝制时代到共和时代,乃至未来的大同时代,正是这样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
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天下一家和而不同,正是五十九象所表达的含义。
60象:
金圣叹注解:「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有往无来,无独有偶,以此殿图,其寓意至深远焉。无象之象胜于有象。我以不解解之,着者有知当亦许可。」
谶曰:
一阴一阳,无始无终,终者曰终,始者曰始。
简单来说就是:开始既是终点,终点也是开始,从开始到终点,这样不断的循环下去,就像一个圆圈一样,犹如人的生老病死,包括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都在不断的循环往复。
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周期规律。
正是这种矛盾与统一体,才推动万物不断向前发展。
颂曰:
“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天天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天数,世道都是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在轮回运转,福禄寿喜你求是求不来的,该来的总会来,既然世界一切万物都说不尽,也推算不完,就由它按照天道的自然规律去运转吧,
再推算下去也无益,还不如洒脱自在开心的活好每一天,这是袁天罡和李淳风达成了最终的一致意见,两人合而不同,最后这幅图像就可以看出。
从最后这两象说起,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推背图所要表达的含义,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周期规律。
只要掌握了万事万物运转的规律,结合当下的现象看清事物背后的真相,即可超越轮回的束缚,你的生命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绽放,从而让自己更加从容,淡定与自在,这是一个人来到世间所享有的最大福报。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流传千古,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生活的艰辛,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天下寒士的深切关怀。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上...
杜甫 唐肃 2025-04-03 韦应物千古名句:淡泊诗心映山河韦应物,唐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恬淡高远、清新自然的诗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诗词作品,宛如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创...
韦应物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
杜甫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
杜甫 2025-04-02 武则天整顿吏治:铁腕手段下的政治清明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不仅充满了传奇色彩,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武则天整顿吏治的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她以...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2 高仙芝与郭子仪:谁更胜一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高仙芝与郭子仪都是备受赞誉的杰出将领,他们各自在唐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当我们将这两位将领放在一起比较时,不禁会好奇:高仙芝和...
高仙芝 郭子仪 2025-04-01 魏元忠:忠诚于皇帝的典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魏元忠以其卓越的忠诚于皇帝的品质,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历经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三朝,始终不改其志,为国家和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01 武则天是否真的杀了女儿: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深邃的心机,成为了后世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焦点。然而,在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有一个事件始终笼罩在历史...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3-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