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允炆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给孙子留30万部队,为何朱允炆直到丢了皇位,都没有动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朱元璋可谓一个传奇的存在,出身贫寒,做过和尚和乞丐。然而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也丝毫不影响他后来成为一代皇帝,载入史册,就连逆袭小说的桥段都不敢这样写。
那么我们今天讲到的男主角朱允炆和朱元璋有着什么关系呢?朱元璋竟然留下三十万大军来为他保驾护航,然而皇位能不能坐稳,还要看朱允炆自身的本领了。
一、大好江山,嫡孙继位。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怎么孙子朱允炆就成了第二位皇帝呢?想来朱元璋在传位上有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朱元璋一心培养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作为接班人,从小就让他跟随有“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学习经传。朱元璋对朱标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立他为皇太子。结果事与愿违,朱标不幸病逝,朱元璋也没有再确立太子的人选。
先太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不幸八岁离世。二儿子朱允炆自小聪慧过人,在朱标生病期间便一直侍奉左右,孝顺至极。朱标病逝后,朱允炆被立为皇孙子。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驾崩。6天后他的嫡皇孙朱允炆在宁国公主之夫梅殷的辅佐下顺利继位,时年21岁。朱允炆确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
新任的建文皇帝熟读儒家经典,温文尔雅,一心想要推行仁政,并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位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引为自己的心腹,在政治上进行了较大的变革。
朱允炆的四叔朱棣极具军事才能,且早年就封藩为燕王。他多次受命参加军事活动,雄才大略,野心勃勃,朱棣在军队中凭借强大的军事能力,声望极高。
因此对于刚刚即位的新君朱允炆来说,燕王朱棣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对诸王的权力进行削减。其实就是对他的几位封藩为王的叔叔的权力进行极大的削弱。
由于燕王雄厚的实力,建文皇帝却是不敢轻易动他,凭借着对四叔的几分了解,朱允炆怕把他逼急了造反。所以建文皇帝先将矛头对准他的五叔周王,废为庶人。
而后又于建文元年对几位藩王挨个进行削减。正月,废代王桂为庶人;五月,废齐王榑为庶人;六月,废岷王楩为庶人,湘王直接自焚。至此几位有实力的藩王都受到了削弱,大大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为了防患燕王朱棣,建文皇帝任命自己的人严加看管燕部。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为北平都指挥使司,另外让都督宋忠、徐凯驻兵在开平、山海关一带,然后派遣自己的得力助手监督燕的护卫军,加强对燕的防控和管辖,实际上是对燕王朱棣的完全监视和控制。
二、起兵有名,争夺皇位
然而建文皇帝的这一措施,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燕王朱棣眼见建文皇帝的几位皇叔,不是被废为庶人就是被幽禁。如果自己再这样按兵不动,权力逐步被削弱,也会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野心勃勃的燕王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何况朱棣贵为曾经的四皇子,即使夺权也存在可取之处。几位藩王倒台,倒少了许多夺权的阻碍,一向拥兵自重的燕王终于等来了机会。1399年7月,燕王朱棣通过装疯麻痹两人的手段,杀害张昺、谢贵。又即刻任命朱棣自己在燕府的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领军队连夜攻夺北平九门,随后就驻扎在了北平。
在朱元璋驾崩之际就留下遗训:“如果朝内有奸臣,藩王可起兵清君侧。”燕王朱棣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和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率兵出征,史称“靖难之役”。
刚坐上皇位没多久的朱允炆不得不开启了长达四年多的战争。战争之初,燕王朱棣的军队只有几百余人,而建文皇帝朱允炆权力巨大,再加之本身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满朝文武百官都听命于他。
三、三十万大军,竟然没有调用?
在军事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建文皇帝朱允炆还是颠覆了自己的皇位。据说当时的朱允炆还有朱元璋生前就留给他的三十万大军,可直到他丢失了皇位,也没有调用那三十万大军,难道还有什么比皇位还重要的事情吗?具体说来,还是存在以下几个可能性较大的原因。
首先不是不想调用,而是不能调用。朱元璋当年平定天下,就留下了这支以沐家军为首的军队,这支军队远在云南,负责守卫边防,抵御外敌的入侵。如果调去支援南京,很可能导致西南边防失守,外敌入侵,顾此失彼。
文皇帝优柔寡断、预判不能的性格也未能及时发挥这支军队的作用。建文皇帝朱允炆认为自己的军队实力能够与燕王朱棣相抗衡,并没有急着调动军队。但等到真正需要军队的时候,朱棣大举进攻南京,丝毫不给朱允炆留机会,导致朱允炆时间上来不及调用。
最后,军队的数目可能并没有三十万之多,且相隔甚远,远水难救近火。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即使到了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明朝,遇上天年不好,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养兵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其他战争对军队的调用和伤亡,军队的数量可能远远不足三十万。
四、总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在帝王家,万人之上的位置让手足争得你死我活。朱元璋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三十万的大军也没能保住这位皇孙的皇位,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丢失皇帝宝座的人。
或许朱允炆当时没有调用这三十万的大军还有其他的原因和隐情。但是上述的理由也有较大的可取之处。对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和死因也一直没有确切的史料来说明,甚至皇位被夺的朱允炆后来去了哪里,连他的四叔朱棣百般寻找,也无从得知。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斩杀功臣:为何无人敢反抗?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政治智慧,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稳固政权之后,朱元璋却对昔日的功臣们举起了...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19 刘邦与朱元璋出生异象:历史传说的神秘色彩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开国皇帝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各种神秘莫测的异象,这些异象被后人赋予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刘邦与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开国皇帝,他...
朱元璋多少岁 刘邦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