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嘉庆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时不我待吗,嘉庆掌权那刻起,为何如此着急想杀掉和珅?
作为满清入主中原之后的第5位帝王,嘉庆皇帝的治国水平还是不错的。同时,他作为清代皇帝中最聪明的人之一的乾隆所选的继承人,对于自身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也非常清楚。
所以,当他掌权的那一刻起,为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必然要杀掉和珅,而且越早越好,越果断越好。因为,时不我待,他要是不赶紧动手,恐怕后面还有一大堆烂摊子让他手足无措。
嘉庆登机之后所面临问题的严重性。
公元1795年10月3号,嘉庆皇帝登上皇位成为当时大清王朝的名义上的统治者。但是乾隆皇帝还在,所以诸多事情还需要乾隆来定夺。
此时距离满清入主中原已经过去了151年的时间,大清王朝表面上看强盛无比,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首先,清代官员的贪腐化现象已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官就是为了敛财,对百姓大肆掠夺。根据金一南将军的《为什么是中国》这本书给出的数据,到了嘉庆年间每年朝廷拿出来的治理黄河水患的资金有90%以上被官员贪污,这些人拿着治理河水的钱花天酒地,不顾百姓的安危。
这当然不是嘉庆王朝所具备的特有现象,而是在他父亲乾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当时人尽皆知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乾隆时期的红人,可以说贪官污吏种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得到了乾隆的默许。
其次,老百姓陷入赤贫。主要有两个原因。
1,人口的增长。
清代刚刚入主中原的时候全国的人口大概是7000万,随着社会走向稳定人口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到乾隆55年全国的人口已经高达3亿。
这也意味着人均土地保有量还不到顺治年间的1/4,关键是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大清并没有迎来农业革命,人均土地面积减少的同时粮食的单产并没有提高,所以人均粮食的保有量大幅度下降。
2,土地兼并。
和所有的王朝一样,随着这个王朝逐渐走向稳定的同时,土地兼并问题也日益严重。到了清代乾隆后期土地兼并之风更是一日甚过一日,仅和珅就拥有土地8000公顷,广东巡抚百龄到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占了5000顷土地。
根据当时人们的记录,百分之八九十的老百姓已经沦为佃户或者变成乞丐、流民。老百姓陷入赤贫之后,为了生存往往会铤而走险,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进而威胁到清代的统治。
第三,各地的反清势力一直存在,而且很多地有愈演愈烈之势。
嘉庆年间虽然没有对外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内部却爆发了著名的白莲教起义。这次起义不仅耗费了2亿两白银,同时也导致清代政府不得不调动数十万兵力对起义者进行镇压,以至于阵亡了400多名中级武官。随后,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又爆发了天理教之乱。
这些起义的爆发,当然不是因为嘉庆的问题,而是多年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可以说,到了乾隆末期大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就已经非常薄弱,这才是起义能够波及达数省之多的原因。
以上三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但与此同时更代表着大清王朝的统治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地步。关于这一点嘉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找不到应对的办法。作为一个接受了正统皇家教育的皇帝,经史子集中不会告诉他现在西方世界正在进行拿破仑战争,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前夜,小小的英伦三岛几百万人口为了打败拿破仑可以募集到数十亿两白银。
所以,在当时看除非大清王朝学习英国进行一次工业革命,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对冲王朝内部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不现实的。
大清王朝自从闭关锁国之后,除了对西洋的小玩意儿比较感兴趣之外,其他的一概没有兴趣。整顿吏治他又没能力像他爷爷那样杀伐决断,他明了解那些贪官污吏是蛀虫,但是又不得不用他们帮助统治天下。
那嘉庆想要让他的统治顺利的进行下去,就只有一个办法,当一个裱糊匠。
而和珅作为乾隆时期最大的贪官,是裱糊匠嘉庆最好用的工具之一。全天下人都了解和珅这个人是乾隆的大红人,同时又是一个最大的贪官。如果嘉庆处置掉和珅之后,就会给人们一个信号,嘉庆皇帝是一个英主,未来可期。和珅被处置之后民间拍手叫好,也对和珅的同党等人产生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与此同时,嘉庆皇帝点到为止,没有把那些贪官污吏逼到绝路,使他们继续能够为嘉庆皇帝统治天下。同时,把和珅多年来贪污的银两、土地、商铺等收归国库和珅的贪污达到了几亿两白银,这笔钱正好能够用来对付白莲教大起义,不需要动用国库的银两就有了足够的军费。
所以,嘉庆必须要杀掉和珅,而且杀得越早越能起到裱糊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清越往后就越拉胯,等到到了他儿子的时候已经被欺上瞒下搞成了司马衷。
道光为了省钱穿衣打补丁,到了连鸡蛋都舍不得吃的地步。
因为,在当时内务府给一个鸡蛋开的价格是10两白银,道光竟然没有觉察出来不对。更有甚者,鸦片战争期间各地官员欺上瞒下,有的人甚至凭空捏造出了几万人的幽灵军团来向道光要银子,结果道光以为自己的百万军队打不过英国人,其实是根本就没有人跟英国人干仗,大家伙合起来在糊弄他!
所以,当有人说大清都是英主的时候,第一个反对的应该就是道光!
1735年,雍正帝猝然离世,25岁的弘历以“乾隆”年号开启长达63年的统治。这位自诩“十全老人”的君主,在继承雍正遗产的同时,却以一系列政策调整与父亲形成鲜明对...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帝王权术的双面镜:雍正与乾隆震慑臣子的不同结局在清朝268年的统治中,雍正与乾隆父子以截然不同的政治手腕书写着帝王权术的篇章。当雍正用“年羹尧案”“隆科多案”树立皇权威严时,乾隆则通过“讷亲之死”“鄂昌自尽...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9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卫死后为何无人敢动?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五十八岁的雍正帝突然驾崩,直隶总督李卫闻讯后三日暴毙,终年五十一岁。这位以“缉私盐、整漕运、治江南”闻名的能臣,死后虽遭乾隆斥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01 乾隆退位:盛世余晖下的权力博弈与衰败伏笔公元1796年,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于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自封“太上皇”。这场看似平和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玄机——乾隆以“归政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和珅临终前:乾隆“保命诏书”背后的权力困局与历史警示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的讣告传遍紫禁城。当夜,嘉庆帝以办理丧仪为由,将权倾朝野的和珅调离权力核心。三日后,和珅被囚禁于宗人府,二十条大罪的诏书如雪片般飞...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30 乌拉那拉氏的命运转折:从皇后之位到帝王厌恶的深层剖析作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乌拉那拉氏的结局堪称清代宫廷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案例之一。她因南巡途中的断发行为被乾隆帝彻底冷落,死后未获谥号、未入裕陵、葬礼规格低于皇贵...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乾隆三位皇后中的真爱之谜:从历史细节中探寻帝王真情在乾隆帝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中,三位皇后先后成为紫禁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人物。她们的命运轨迹与乾隆的情感选择紧密交织,但若以“真爱”为标尺丈量,这位风流帝王对三...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嘉庆帝继位后对乾隆妃嫔的安置:权力交接下的温情与礼制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后,其庞大的后宫群体成为新君嘉庆帝面临的首要问题。据史料记载,乾隆后宫共有41位有正式封号的嫔妃,其中皇后3人、皇贵妃5人、贵妃5人、妃6...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9-28 乾隆后宫情史:从43位妃嫔中寻觅帝王真爱乾隆帝一生共有43位正式册封的妃嫔,包括3位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及2位答应。在这片浩瀚的后宫中,谁才是乾隆最钟爱的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9-28 康乾盛世中的双子星:雍正与乾隆的治世之道在清朝268年的历史长河中,康雍乾三代君主以134年的统治时长构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其中,雍正与乾隆这对父子皇帝的治世理念与成就,始终是历史学者争论的焦...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