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天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晚上城门关闭后,古人有没有办法能够偷摸出城?
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城墙作为抵御外敌要塞之地,自古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古代打仗时将士都会大喊”攻城门”,城门一破就代表这座城市被攻陷。由此可以看出,城墙对于一个国家十分重要。
城墙的由来和发展
古代大多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护城河和城墙一起担任着保护城市和国家的重担。护城河围绕城墙,环绕整座城或者是宫殿,和城墙一样具有防御作用,防止外敌入侵。
据资料记载,我国最早出现城墙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候城墙的作用主要是划分地域和城市。后来慢慢增加防御功能,城墙也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结束。前面提到这种类型城墙,可称之为城市城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另外一种城墙,边境城墙。边境城墙的发展要比城市城墙晚一些,大约在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但它们作用都一样,划分地域和抵御外敌,只不过边境城墙划分的地区是国家和国家之间,外敌也是其他国家敌军,长城就是我国著名边境城墙。
古代城墙大多由土或砖石修建而成,当时经济不发达,也没有其他工具,只能用土或者石头堆砌。
城门只是城墙的一部分,为了保护城池,还会修建炮台、墙体、城角、角楼和瓮城等部分,它们的出场保护城墙,让城墙更坚固。
炮台为了配置火炮,更好守住城池。瓮城的设立则是为了更好围堵进攻敌军。角楼是在角台上阁楼,用来瞭望远处军情。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城墙固若金汤,要想攻陷那可不是容易的事。
交通出入口城门
城门作为城墙出入口,乃重中之重,为了保护安全,各朝代都会派重兵把守。白天守卫的士兵要多一些,晚上因为出城人数减少,所以城门到一定的时间会关闭,但就算关闭城门后也会有人值班把守,城门一关就相当于切断了唯一通往其他城市的道路。
在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打仗时首先要攻城门,城门在国在,城门破则国灭。不光如此,任何人想出城进城都要经过城门,所以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这么一幕。
古代官兵抓犯人时,首先会下令关城门,这样逃犯就算插翅也难逃。
那如果晚上城门关闭以后,遇到急事需要出城,有没有野外小路可以出去呢?哦,我只能告诉你,想都别想,没有。
第一、为抵御外敌,保护国家,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小路出现。从大方面来说,如果出现这样的小路,敌国欲意攻打我国,或者是想进入我国打探军情,岂不是很容易?
所以君王在定都时,一定会小心谨慎,建城墙之时更是会摧毁所有小道,只留城门一个关口,并安排官兵把守。
第二,为便于管理,野外小路也不会存在。我们打个比方,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条通往城外的小路或者是小道,那城中治安怎么办?
如果是百姓之间来往就算了,假如是遇到盗贼,那该怎么办?城中治安混乱不堪,百姓该如何丰衣足食,所以为了便于管理城中治安,真的有这样小路,官兵也会第一时间给你封死。
假如晚上关闭城门后,遇到要紧事,该如何出城呢?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会特殊处理,如果是因为婚丧嫁娶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公事,亦或者是生病的话,经过上报取得出城文书后,可以出城,但这样总是非常麻烦的,比不上我们现在这么方便。
重中之重的城门最脆弱
城门虽然控制着城墙,但是城门也是最脆弱的部分,所以城门的把守尤为重要,小道是不会允许存在的。
如果有小道的出现,会给御敌平添许多烦恼,而且有了小路的存在,城墙修得再牢固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如同虚设,所以守住城门就相当于守住城墙,守住城墙就相当于守住国家。
小结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古人是非常聪明的,虽然说古代科技不发达,但他们修建的城墙十分牢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古人修建的城墙现在也成为了旅游胜地,看到如此壮观的城墙景色,真是不禁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在中国北宋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与经济改革。然而,这次变法却遭到了苏轼、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那么,他们为何会持反对立场?王安石变法又存在哪些弊...
司马光砸缸 苏轼 2025-03-04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历史长河中的司马家族杰出代表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司马家族涌现出了众多杰出人物,其中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便是三位广为人知的名字。尽管他们都姓司马,但三者之间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各自...
司马光砸缸 司马迁 2025-02-21 王安石与司马光:从挚友到政敌的变迁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既有着深厚的友情,又因政治立场的不同而走向破裂。一、早年深厚的友情王安石...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2-21 司马光:坚守一夫一妻,为何不纳妾?在中国古代,纳妾对于许多权贵之家来说,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然而,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却以其坚定的道德信念,一生只娶一妻,从未纳妾。...
司马光砸缸 2025-02-10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政治立场与理念之争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稳健的政治态度著称。而王安石,则是北宋变法的主要推动者,以激进的革新精神闻名。两位历史人物在政治舞台上...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1-18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一位在北宋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和深厚的史学造诣,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一、生平简介与早年经历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
司马光砸缸 2025-01-16 王岩叟:宋朝重臣与司马光的深厚情谊王岩叟,字彦霖,生于1043年,逝于1093年,是宋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书法家和论著家。他的一生才华横溢,刚直不阿,政绩卓著,深受朝廷重臣和百姓的尊敬。一、...
司马光砸缸 2025-01-06 解密:重臣司马光为何要置一乡下女孩于死地?在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以其卓越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著称,被誉为“涑水先生”。然而,在司马光的一生中,却有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为何要置一位...
司马光砸缸 2024-10-27 司马光:北宋时期的政治家与史学巨匠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在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因编撰了史学巨著《资治...
司马光砸缸 2024-08-26 李焘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历史贡献李焘,字仁甫,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他的代表作《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继承了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体例,延续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传统...
司马光砸缸 2024-07-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