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康熙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不可否认的是,索尼在帮助康熙扳倒鳌拜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索尼是顺治皇帝留给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而且排在四大辅政大臣的首位。这有点相当于明朝的内阁首辅的味道。但是索尼在辅政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发挥到明朝首辅那样的作用,他很快就败下阵来。整个大清的朝廷,几乎成了鳌拜一个人。
索尼之所以失败,主要的原因出在索尼的性格上。索尼的性格是不够刚强的,他比较温和,没有那么尖锐和凌厉。其实,如果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君王,索尼无疑会成为比较好的宰相,他和君王肯定是互补。而且,有他来做细致的工夫,可以把国家管理得很好。但如果让索尼来当领袖的时候,他就有性格缺陷,是不太合适的。
当年顺治皇帝之所以要把索尼这样的人,放在辅政大臣之首。或许正是看中了索尼性格温和这一面。因为他的性格温和,因此他不太可能对年幼的康熙构成太大的威胁。同时,索尼作为一个温和的长者,他可以极好地协调四个辅政大臣和朝廷中的大臣们的关系。应该说,顺治皇帝想得还是不错的。
顺治皇帝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把鳌拜排在四大辅臣的最后一位。这样做,他也是经过思考的。鳌拜虽然很忠心,在皇太极死后,拼死保住了皇太极儿子的继承权,但是他的性格比较刚硬。这样的人,是很容易得罪人,是不适合当“首辅”的。所以,顺治皇帝觉得让索尼来节制他,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顺治皇帝没有想到,鳌拜能够刚强到那一步,以至于索尼根本就无法节制他。很快,排在最后一位的鳌拜,竟然冲到最前面,成为了“首辅”。朝廷中的事情,都得听他的,都得由他来做主。
鳌拜冲成“首辅”的时候,四大辅政大臣迅速分化。遏必隆倒向了鳌拜,听从鳌拜的安排。苏克萨哈对鳌拜不服,但是很快,鳌拜把苏克萨哈拿下杀掉。四个辅政大臣剩下三个,唯一的变数,就是索尼。
索尼作为顺治皇帝钦定的“首辅”,他当然可以和鳌拜对着干。但他明白,和鳌拜对着干,绝不会有好下场,所以,他经常称病,把朝廷交给鳌拜,让他想干啥就干啥。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觉得索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辜负了顺治对他的期望。
但索尼可不是一个糊涂蛋,他只是不愿意和针尖对麦芒,硬碰硬。他虽然称病,但是并没有对朝廷放任不管。如果放任不管,他百年后,是没脸去见顺治皇帝的。
索尼对鳌拜是看得比较清楚的,鳌拜尽管没有反叛之心,但继续让鳌拜存在下去,对清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害。
因为鳌拜造成了朝廷的不团结,比如他杀苏克萨哈。又造成了八旗的不团结,比如他强行换地。同时还造成了君臣的不团结,因为康熙想要尽快掌权,但是鳌拜舍不得权力,不想把权力交出来。
所以,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首辅”,他必须想办法把鳌拜拿下来。
怎么才能把鳌拜拿下来呢?
可以说,索尼进行了精妙的布局。尽管不显山不露水,但是这个精妙的布局,就像地震一样,不知不觉,就把鳌拜陷落了。
我们来看看索尼是如何不显山不露水的。
康熙最终是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方式,把鳌拜给拿下。他发动了一场规模非常小的宫廷政变,没有动用军队,也没有更多的人参与,就把鳌拜拿下来了。
这一招,是不是索尼教他的呢?我们不能确定。但肯定与索尼有极大的关系。因为康熙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前前后后都有索尼的影子。
首先,索尼率先提出,让康熙亲政,并且带头退休回家。
索尼是四大辅臣之首,他带头退休,其他辅臣如果不愿意,那意思就是,不愿意皇帝亲政。这可是一个大罪。可以说,索尼的这一招,是不接受反驳的。这样,鳌拜不得不把朝廷交给康熙。
(康熙)
其次,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成为康熙的贴身侍卫。
索额图本来是吏部右侍郎,突然他就辞掉职务,成为康熙的一等侍卫。这显然是不同寻常的。他这样做,目的就是和康熙靠得更近,更方便康熙召见他,和他商量,而他也因此给康熙训练了一批死士。
索尼的儿子到康熙身边,是康熙直接安排的,还是索尼和康熙商量以后的结果?由于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与索尼是有很大关系的。否则的话,康熙皇帝为什么不安排其他人,而要安排索尼的儿子去做这件事呢?尽管康熙确实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但是和索尼比较起来,康熙肯定没有那么老到。所以可以肯定,索尼给他出这个主意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索尼这样做,对他也有极大的好处。
看起来,他辞职退休,让出权力这件事,有些“自杀性袭击”的味道。用民间的话来说,叫作“损人不利己”。但其实,并不是不利己,对他是大大有好处的。有什么好处呢?
当索尼年迈的时候,他所考虑的问题,就是儿子能不能接他的班的问题。只有儿子接他的班,他才真正算得上功德圆满。
索额图是吏部右侍郎,确实官也不小,但是要想成为宰相级别的人物,那是只能撞运气的。但索额图如果直接到康熙身边,成为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帮助康熙扳倒鳌拜,那么,他就将成为康熙身边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样一来,索额图就注定是“宰相”级别的人选了,也就顺利地接过他的班了。
可以说,索尼这两招叫作“以退为进”和“暗渡陈仓”。
“以退为进”就是他通过辞职退休回家,然后把他的家族推到前台,把他的儿子推到前台。表面上是退,实际上是进。
“暗渡陈仓”是他在把儿子送到康熙身边后,通过儿子,帮助康熙扳倒鳌拜,并同时让他的儿子取代了鳌拜的地位,成为朝廷中“宰相”级别的人物。
不得不说,索尼的政治智慧,是极为高超的。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平定三藩之乱无疑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场历时八年的战争,不仅彻底消除了内部的反动势力,巩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清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3-31 福临掌权后的治国大业:从被架空到大有作为爱新觉罗·福临,即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多尔衮的阴影下被架空数年之后,福临终于亲政,并在掌权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3-07 范文程:明末清初的关键人物与评价范文程,这位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政治家、谋略家,是清朝初期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明清两朝,以其卓越的才智...
康熙的儿子们 范文程 2025-03-03 康熙祭拜朱元璋:彰显仁德与巩固统治的深意在中国历史上,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著称。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了诸多内乱,还积极发展经济、文化,为清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康熙皇...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6 历史上的廉吏于成龙:事迹真实可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官员,其中于成龙便是备受赞誉的一位。他以清廉正直、治理有方而闻名于世,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廉吏”。那么,于成...
康熙的儿子们 于成龙 2025-02-26 费扬古:功勋卓著的将领之终章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直的品质,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征讨噶尔丹的战役中立下...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25 和硕柔嘉公主:清朝的政治牺牲品与短暂人生和硕柔嘉公主,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是清朝初期一位命运多舛的公主。她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曾孙女,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女...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2-25 雍正与宜妃:母子情深背后的政治嫌隙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的历史画卷中,宜妃作为康熙帝生前盛宠的妃子,其地位一度显赫。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和雍正帝的即位,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雍正帝对...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22 外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与中国人眼中的康熙皇帝之比较在历史的长河中,康熙皇帝以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对于这位传奇帝王,外国人与中国人眼中的形象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外国人眼...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2-18 宜妃:康熙宠妃与雍正的针对之谜在清朝康熙年间,宜妃以其美貌与聪慧,赢得了康熙帝的深深宠爱,成为后宫中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随着康熙帝的驾崩,宜妃的命运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特别是与雍正帝之间...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2-0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