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建文四年六月,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城门,燕王朱棣带领大军进入南京城。四年了!朱棣饱受煎熬后终于如愿以偿的快感迅速转化为丧心病狂的报复欲。他将许多忠于朱允炆的大臣剥皮,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充当官妓,每个女子每天要承受20多名男子的凌辱,被凌辱的情况还要上报给朱棣。不仅如此,那些女人被摧残致死后,尸体还被喂给狗吃。
江山打下了。但是在短暂地获得报复快感后,朱棣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得期待中的兴奋,相反一颗心还是悬着。当时南京皇宫大火,烧焦的尸体无从辨认,朱棣想从大臣嘴里得知朱允炆的下落,奈何他们宁死不屈,朱棣始终无法得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要一天无法确定朱允炆的生死,他这个得来不正的皇位就一天无法坐得安稳。
朱允炆于1377年出生,是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标的长子朱雄英和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得以扶正,朱允炆也被视为嫡长孙。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早逝的朱标其实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朱元璋,他性情温和,不善杀伐决断。而朱标的四弟朱棣却像朱元璋那样的勇武果决。虽然朱元璋心里也很喜欢朱棣,但为了王朝的稳定,他还是选择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并寄望自己武力夺取的天下能够在朱标的文治下繁荣昌盛。奈何朱标在盛年37岁时死去,令朱元璋肝肠寸断,痛惜不已。
1398年,朱元璋驾崩几天后,21岁的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朱允炆温文尔雅,继承了他父亲的性格,但毫无治国理政经验,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但继位后的一系列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朱允炆把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引为心腹,这三个人虽然勇敢正直,满怀理想,但是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仅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这三个人在朱允炆继位后不久,便开始考虑怎样增强皇权而同时削弱藩王,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在一年之内五个藩王被废后,燕王朱棣便成了下一个目标。其实早在1392年,当朱元璋册封朱允炆为皇嗣的时候,朱棣就表现得异常失望,因为他早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在得知朱允炆把削藩矛头直指自己时, 朱棣搞了许许多多鬼把戏,又是装病,又是装疯,骗取朱允炆同情,放了朱棣在南京作为人质的儿子们。
1399,朱棣以清除朝廷里的奸佞官员为名,正式起兵,史称“靖难之役”。朱允炆的朝廷和燕王朱棣之间开始了一场血腥的、持续三年的军事冲突。起初,朱棣处于弱势,南京朝廷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并且拥有全国的经济为后盾。朱允炆还曾从朝鲜输入许多战马,想以此增强军队战斗力,朝鲜国王李芳远也公开表示支持朱允炆打燕王。但是,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南京朝廷节节败退,许多人甚至直接投降了朱棣,一败涂地的战争结局已经无法挽回。最终,在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率军兵临南京,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后世之人对朱棣能够成功夺取皇位产生了极大兴趣,其实朱棣成功是必然,野心,能力,运气,这三者朱棣都有了。反之朱允炆和谋臣的一系列操作,更是成了朱棣成功的助推器。
朱允炆最大的错误,是根本没能理解和信任他爷爷朱元璋的安排。朱元璋在活着的时候,已经为孙子能当稳皇帝做足了工作,操碎了心。可以这样说,朱允炆只要什么都不动,他的皇位就稳如泰山。无奈朱允炆和身边的谋臣自以为高明,偏要把朱元璋苦心布的局全盘推翻,背道而驰地胡搞瞎搞,如果不输才叫没天理。具体表现为,除了急功近利地削藩,朱允炆另一个大错是激烈地变更祖制,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抑武将勋臣,以至多数地方武臣面对这场皇族内斗,持冷眼观望态度,甚至直接投靠朱棣阵营。
史书中多数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是位仁弱的皇帝,后世之人对朱允炆的遭遇也多数表示同情。但是,朱允炆其实绝对不是什么“仁弱”之主,他的性格除了温文尔雅这一面,其实还有强横狠辣的另一面。爷爷朱元璋刚死,朱允炆就变更祖制,急切削藩,而且不留余地,把事做绝,连废四个叔王为民,逼死湘王全家。甚至在燕王朱棣送子为质和装疯后,削藩也未有丝毫缓和,从任何角度都看不出有仁孝软弱的影子。
历史上最能体现朱允炆仁慈的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言外之意其实是尽可能在战场上直接杀掉朱棣,不要留活口送回来处理,导致他自己背负“杀叔”之名——笔者认为这才是朱允炆真正的意思。
关于朱允炆的南京朝廷为何败给了藩王朱棣,过去很多人都把这个锅甩给了朱元璋,说是朱元璋把清洗了许多元勋名将,导致朱允炆无将可用,是爷爷把孙子坑了。事实是如果朱元璋不清除掉这些功臣,朱棣固然必败,但朱允炆更加坐不稳皇帝宝座。这些骄兵悍将只认朱元璋和朱标,才不认朱允炆。
朱元璋在朱标活着时,因为朱标地位稳固,能力出众,能完全掌控武将,故而没有杀掉他们。但朱标死后,局面就彻底改变了。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前,特意把冯胜、傅友德、蓝玉调出京城去巡边,然后迅速清除了蓝、常两家势力,后来又赐死冯胜、傅友德,朱元璋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深远政治布局的,都是在为他的孙儿将来顺利掌权铺路。
与此同时,藩王的俸禄和职权都受到大幅度削减,朱元璋这里自己做恶人,事先把削藩的事都做了,就是为了朱允炆与藩王相处更有余地。没想到朱允炆两面派功夫一流,表面温和仁慈,实则强横急躁,而政治手腕不入流,偏要对藩王赶尽杀绝,结果遇到自带主角光环的朱棣,最终硬是把爷爷留下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自取灭亡。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