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连朱元璋都佩服的人,朱元璋一向眼高于顶,但对赵匡胤却不吝赞美之辞,称赵匡胤有“君天下之德”和“安万世之功”。所谓“德”与“功”者,通俗点理解,就是说赵匡胤当皇帝后,一辈子都在做善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若要说赵匡胤一辈子做了哪些善事,我认为主要有5大件:
第一件善事,统一华夏。自唐末到五代十国,长达七十年的藩镇割据,国家分裂,生民痛苦,是赵匡胤结束了这一切纷乱与痛苦。第二件善事,斩断内战之根。赵匡胤认为,光结束战乱还不够,还要消灭引起内战的根源:藩镇,于是他“杯酒释兵权”,杜绝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宋朝不再有内战。第三件善事,对于士大夫,赵匡胤承诺不杀士大夫,与士大夫共治国家,使宋朝成为“文人的乐园”。第四件善事,对于读书人,赵匡胤改革科举,大大增加进士科的录取人数,真正使读书成为出人头地的捷径。第五件善事,对于一向让人瞧不起的商人,赵匡胤不再一味地抑制,而是鼓励其发展,使宋之商业兴旺发达。
正因有此五善,赵匡胤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建隆之治”。可是我们知道,赵匡胤是通过兵变起家的,说明他是个厉害的武将,为什么一个纠纠武将,却造就了如此德政呢?
01干净而幸福的童年,让赵匡胤性格里没有狠毒二字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于洛阳,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弘殷在洛阳掌禁军之职,收入颇高,保证了赵匡胤童年的衣食无忧;杜氏温柔贤淑,精于教子,保证了赵匡胤知书达理;而赵家又非高门大户,家族里无兄弟反目、争权夺利之类事情发生,使得童年的赵匡胤一颗心十分纯正,没有受到狠毒与阴暗这些不良吕质的污染。
要知道,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非常之大,幸福的童年往往会让一个人一生幸福,不幸福的童年往往会让一个人产生许多不良品质。比如秦始皇为什么那么冷酷?就是因为他从小在赵国跟他的父亲一起做人质,活在屈辱中。后来,其父亲秦异人与吕不韦逃回秦国,却把他和他母亲扔在赵国,让他又一次尝尽屈辱和痛苦的滋味。这才让他产生敏感多疑、冷酷无情等不良品质。再比如朱元璋为什么冷酷,也与他童年时代是在饥饿与痛苦中度过的有关,他一家人几乎都饿死了。
赵匡胤的童年幸福而快乐,所以他的性格里多是偏温暖的品性,比如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孤高、阴险、腹黑之类性格,离他是比较远的。
02从基层做起,明了底层疾苦
赵匡胤并不是靠父亲的关系走上领导岗位的,他立志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来,所以他离开家去创业。赵匡胤先是跟着郭威干,郭威死后他便跟着柴荣干,都是从底层做起,冲锋陷阵,冒着雨一般密集的箭矢打仗,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在这些经历中,赵匡胤学会了二样东西。
首先是学会关心底层士兵。 赵匡胤初至郭威处,处于创业阶段,需要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以求升迁。而战争胜利之要诀,在于士兵们团结一心,敢打敢拼。士兵们团结一心、敢打敢拼,又有赖于主将平时关心士兵,照顾士兵,有威信,得人心。赵匡胤就是这样的,他懂得如何去关心、照顾士兵,一日两餐管饱、管好,天冷注意给他们添衣……所以屡战屡胜。
其次,赵匡胤爱惜部下和士兵们的生命,打仗不拼命,注重钻研战法。赵匡胤带的兵不多,经不起消耗战,如果他一味猛打猛拼,很快将士兵拼完,那他便很难得到赏识。赵匡胤不是这种人,他打仗一直靠智取,或者是采用阵法,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
当对于士兵的关心与爱护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赵匡胤成为皇帝之后,他就把这种关心与爱护转移到了人民身上。如此,岂不是人民之福!
其实,赵匡胤即使是对于敌人,也不主张多杀伤的。比如在他统一华夏的过程中,包括占荆湖、灭后蜀、平江南,赵匡胤对投降的皇室成员及别朝的大臣都能做到宽大处理,从不迫害。再比如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兴武庙,纪念历史上有名望的武将,赵普等人将孙武和吴起列入武庙,赵匡胤见到这两人塑像,立即要求将两人移出。理由是两人主张多杀伤,吴起的多杀伤为大家所熟知,孙武则是因为说了这样一句话:覆军杀将,方为全胜,赵匡胤就认为他杀气太重。
03酷爱读书,书籍洗尽其戾气
赵匡胤特别注意提升自己,他提升自己的方式就是读书。在他的征战生涯里,他都是一边打仗一边读书的,或者说白天作战,晚上读书。有一次,周世宗的部下向周世宗告密,说赵匡胤随军而行的行李车上,装了几大箱的财宝。周世宗派心腹去查,打开箱子,里面却根本没什么财宝,全是书。弄得周世宗很尴尬。
赵匡胤小时接受过教育,喜欢读书,他读书主要是为增长见识,学习计谋,用在军事和治国上。赵匡胤行军打仗,屡有奇思妙想,其实都是采用兵书上的原理,再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果。
读书这种爱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它能洗尽一个人身上的戾气。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修养与修炼的过程,常年在书里畅游,必然会增添文雅之气而洗尽戾气。不是吗?
赵匡胤的读书爱好,反映在他的治国上,就是一直坚持以仁德治国,替百姓办事。
赵匡胤唯一一件做得不地道的事情,便是陈桥驿之变,他取代了周恭帝柴宗训,所以他心里一直有歉疚。在攻进开封城后,他对柴氏家族的成员一律优待,不准将士们骚扰。后来还赐给柴氏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临死前,生怕后来的皇帝亏待了柴氏子孙,于是立下了遗嘱:
“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子弟,一步步崛起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奋斗与传奇。而关于他的陵墓为何称为孝陵...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8 朱元璋晚年杀子之谜:是否为长孙铺路?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都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晚年,一系列关于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6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在中国古代,墓碑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在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墓前,却矗立着一座比皇帝朱元璋墓碑还要高的神道碑,这一现象引发了后世的诸多猜测。有...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3-25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历史真相与民间传说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是否“火烧庆功楼”以铲除功臣的传闻,却一直是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朱元...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5 朱元璋:从放牛郎到开国皇帝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的放牛郎,一步步成长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艰辛与奋斗。贫苦出身,放牛为生朱元璋,...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4 陈友谅:朱元璋死敌的辉煌与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与枭雄并存,他们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敌陈友谅,同样是一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一、生平事迹:从...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3-21 有一类人连朱元璋都不敢得罪,他们究竟是谁?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从一个贫苦农民出身,最终登上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铁腕君主,也有他不敢得罪的人。那么,这一类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朱元璋对待知识分子态度转变之谜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从初期的礼遇到后期的屠戮,这种前后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起...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3-20 宋太祖赵匡胤提出迁都的深层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北宋王朝。然而,在他统治时期,却曾提出过一项令人瞩目的决策——迁...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