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地区正统王朝的史官的笔下,匈奴最终的衰落似乎是跟汉王朝对其的军事打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若是我们摘下了有色眼镜再去观察,其实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匈奴的最终消失,追究其原因,还是要怪他们自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以长城为标志,划分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也划分了传统意义上华夏与蛮族的边界。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农业聚落得到巨大的发展与增长,使得其不得不向外进行扩展,到农业条件相对较差的黄土高原边缘以及西辽河地区。这时,并没有明显的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甚至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游牧”。
好景不长,公元前1500年左右,全球气候由湿润走向干旱。华北的湿润期随之结束,这对处在农耕边缘区的人群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约在商早期,这些地区的人们渐渐放弃了纯农耕的生活,开始农牧兼营,定居化程度也相应降低。青铜武器这时也渐渐在这些地区普及,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对资源的武力争夺愈发激烈。
到了西周中期,关中平原的“宗周”地区受到北方戎狄部族的威胁。周穆王西游,周孝王封秦人的祖先抵御西戎,周宣王伐猃狁,可能都是出于保护领土的无奈之举。但这,也阻挡不了西周被犬戎灭亡的命运。周成王东迁,自此再也没有回到渭河流域,可见戎狄侵入之深。
伴随着戎狄入侵的逐步深入,东方诸侯之间的认同也渐渐加深,产生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攘夷”也被提升到与“尊王”相同的高度。这就是华夏认同的萌芽。此时的戎狄也不是纯游牧人群,但游牧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较此前大大提高。
考古资料显示,春秋末期到汉初,北方草原民族定居遗迹完全消失,随葬品全部变为小物件,需要定居畜养的猪等动物消失,只剩下可供游牧的羊、马、牛。农耕的成分完全消失,专业化的游牧终于在此时兴起。中国北方草原上的第一个游牧民族——匈奴,就是在此时悄然崛起的。
战国时期,北方边国秦、赵、燕等国都广筑长城,抵御胡人,文化认同上的华夷终于实质化为阻隔两者的长城。此时也不再有春秋早期中原国家与戎狄通婚的场景,游牧与农耕的对立自此完成。
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游牧族群必须充分利用不同季节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其实,这是躲避风险的无奈之举,毕竟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就会使牧群损失惨重。所以,夏秋两季让牛羊长距离迁徙,以此健体养膘,春冬两季则躲到背风山下的草场,度过寒冷的时节。
但移动使得游牧族群结构极其不稳定,很难像农耕民族一样,建立稳定的政权与秩序。匈奴社会就十分典型,在不同的游牧地区,有不同的王,左贤王、右贤王、浑邪王、休屠王等等,其实,他们就是不同部落的首领。
另一方面,游牧是一种难以自给自足的经济生态,需要各种辅助性的生业,如贸易、掠夺、狩猎。对匈奴来说,塞北环境恶劣,狩猎、农耕的产出太少,如果部落间互相掠夺,则内耗太大,甚至两败俱伤。而长城以南富庶的农耕地区深深吸引着北方游牧人群南下掠夺,极大地填补了游牧自身的不足。于是,一种为了突破边界、获取资源而组成的“游牧国家”应运而生。游牧国家不同于一般的游牧部落联盟,而具有相对复杂的政治组织,甚至有常备军。
在汉帝国无力反击时,游牧国家还能维持,但一旦展开反击,这样的游牧国家,便会土崩瓦解。
匈奴对汉帝国的掠夺一年四季不消停,这表明,这种掠夺是战略性的掠夺,而并非仅仅保证生存。这也说明,匈奴可以动员一支四季常备的军队,但这恰恰违反了游牧民族季节性的移动,造成游牧活动本身的困难。
汉初,天下初定,国家疲敝衰弱,白登之围更对匈奴产生了恐惧心理,只得与其进行和亲与贡赐贸易,但仍不能阻止匈奴对边地的掠夺。经过汉初70多年的休养生息,又恰逢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一改对匈奴和亲的姿态,而是进行战略性的反击。在这种反击之下,匈奴顷刻就显露出自己的弊端。
汉军很了解匈奴的特性,匈奴出击的时间大多选在春季。刚刚度过寒冷的冬季,初春时节正是游牧族群最困难的时侯,而这时进攻匈奴正好命中其要害,所以对匈奴的缴获动辄成千上万的牛羊。这说明为了战争,匈奴各部落聚合在一起组成军队,但游牧人手不够,只能一边放牧一边战争。战败后,匈奴人可骑着马逃走,但他们的牧群则没有这样的移动性,只能拱手送给敌军。
牧群是游牧民族的根本,这样的损失其实比人的损失还要惨痛。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机动性,在匈奴“游牧国家”的结构下,面对汉帝国的反击,反而变成了劣势。
此外,国家结构也使得匈奴丧失了各牧团分散移动,以应对季节性灾害的能力。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对乌孙的战争,“其冬,单于自将万骑击乌孙,颇得老弱,欲还。会天大雨雪,一日深丈余,人民畜产冻死,还者不能什一”。冬季本来是游牧族群少有的安定日子,应当在背风的山下休养,但匈奴冬天出击,让他们正好遭遇灾害,损失惨重。
自武帝的漠北决战后,匈奴内部便产生了一定的分裂,而宣帝时期的西域之战更是给匈奴以重创。匈奴的衰落分裂在汉帝国的打击下,势成必然。最终经历了五位单于并立相争,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帝国,漠南漠北匈奴彻底分裂。漠南匈奴用和平的方式逐步突破长城的封锁,并最终突破华夷界限与华夏融为一体。漠北匈奴在南匈奴与汉帝国的联合打击下,不得已西迁,引发了亚欧游牧带上其他民族的历史变迁。
除了匈奴之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西羌、东胡等也逐步突破以长城为主的封锁线,不断融入华夏之中。游牧民族突破华夷边界,以中原王朝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也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孙思邈,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医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留下了宝贵的医学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千金...
2024-11-24 尼古拉二世与乔治五世:亲缘纽带与政治交织在欧洲近代史的宏伟画卷中,皇室成员之间的联姻与亲缘关系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将各大国紧密相连。其中,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之间的关系尤为引人注...
2024-11-24 鬼谷子:古代窃权教科书的鼻祖与君主操控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鬼谷子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无数人研究和崇拜的对象。他不仅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更是被誉为千古奇人的纵...
2024-11-24 秦时明月:白凤与高渐离武功高下探析在《秦时明月》这部深受观众喜爱的国产动画中,白凤与高渐离作为两大人气角色,他们的武功高低一直是粉丝热议的话题。白凤以轻功举世无双、速度极快著称,而高渐离则凭借名...
2024-11-24 海德格尔主要哲学思想探析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是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现代哲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存在主义”,关...
2024-11-24 王政君与王氏专权:西汉江山的终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西汉王朝以其辉煌的成就和深刻的变革而著称。然而,在西汉末年,随着皇权的逐渐式微,外戚势力开始崛起,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王氏家族的专权。这一局面...
2024-11-24 荒诞太后:弃皇位甘愿为老鸨的离奇选择在中国古代宫廷的深处,权力和欲望交织成一幅幅复杂的画卷。然而,在这权力的游戏中,却有一位太后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选择——她宁愿放弃尊贵的太后之位,甘愿成为一名老...
2024-11-24 三国战场十大绝杀瞬间:谁堪称致命一击之王?在三国时期,烽火连天,英雄辈出,无数惊心动魄的战斗和智谋交锋铸就了历史的传奇。在这些战役中,不乏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绝杀瞬间,它们往往以一招制敌,决定战局的走向。...
2024-11-24 大清三杰之一彭玉麟:传奇故事与挽联集锦在晚清的历史长河中,彭玉麟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被誉为“大清三杰”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少年时期的坎坷经历,到中年时期的...
2024-11-24 南宋名相张浚:生平事迹与历史评价在中国南宋的历史长河中,张浚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坚定的抗金决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辉煌,为南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
2024-11-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