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充满了传奇的帝王,他在25岁时与姑姑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铲除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势力,扶植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即位(710年)。
27岁时,唐睿宗为避开朝中的纷争,传位于年轻的唐玄宗(712 年)。28岁时,唐玄宗再次发动政变,铲除了太平公主的势力,夺取了实权,坐稳了皇帝的宝座(713年)。
唐玄宗在位长达44年,前后的作为却判若两人,这在唐朝历代帝王中少见,就是放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也是少见。在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唐玄宗励精图治,提拔贤才,改革弊政,禁止奢靡,政治因此清明,国力因此强盛,虽然他在开元后期已经开始宠幸杨贵妃、任用李林甫,但这并不妨碍一个千古盛世的出现。同时代的杜甫有诗赞云: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进入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唐玄宗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他渐渐惰于朝政,专情于杨贵妃,在朝中放纵李林甫、杨国忠专权,在边境放任安禄山等节度使征伐。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病死,杨国忠成为宰相,杨国忠像李林甫一样恋权,但其能力却不及李林甫,杨国忠视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为眼中钉肉中刺,不遗余力地想要铲除这个威胁自己地位的边关大帅,安禄山手握重兵,也不甘示弱,大唐内外的局势于是变得紧张起来。更严重的是,大唐的国本也处在风雨飘摇中,唐玄宗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废杀太子李瑛,第二年又立忠王李亨为太子,然李亨与李林甫、杨国忠皆不和。
天宝年间,李林甫为了专权,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血腥的冤案,而每一起血案都牵连到了太子李亨,李亨胆战心惊,度日如年,为了摆脱嫌疑,李亨先后忍痛废黜韦妃和杜良娣,其家室难安。经历了一次次波折后,太子李亨与唐玄宗的父子关系也渐渐变得紧张起来。
天宝十四载(755年),唐玄宗惰政的恶果坠地。这年11月,安禄山调集十五万兵马在范阳举兵,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大举南下。海内承平日久,百姓累世不识兵革,猝闻范阳兵起,远近震骇,河北皆安禄山统内,所过州县,无不望风瓦解。安禄山顺利攻陷河北后,很快又攻陷东都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国号为燕,五个月后,安禄山的军队击败唐军,攻占潼关,震惊长安。
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决定放弃长安,西幸成都,以避叛军。唐玄宗在不通知朝中百官的情况下,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太子李亨、禁卫军将领陈玄礼、得宠宦官高力士等少数亲信秘密逃离长安。
当唐玄宗一行到达马嵬驿时,将士饥疲,愤怒不已,太子李亨与陈玄礼归罪于杨国忠,策划了一场兵变。愤怒的士兵杀死了杨国忠父子,以及杨贵妃的姊妹们,又逼迫唐玄宗赐死了杨贵妃,曾经权倾天下的杨氏家族就此覆灭。
当兵变停息后,唐玄宗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西行,当地百姓却拦住了太子李亨不让离开,唐玄宗无奈,只好留下太子李亨安抚百姓、收兵平乱。太子李亨当时兼任朔方节度使,于是前往灵武,在朔方僚属的请求下,太子李亨登基称帝,改元至德,置立百官,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太子李亨便是唐肃宗。
唐玄宗抵达成都后,尚不知晓太子李亨即位的消息,他依然在按照自己的意思任命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等众皇子分总天下兵马。唐肃宗即位的消息传来后,唐玄宗为大唐社稷着想,欣然表示同意,派人送去了传国宝玉册书,把皇位正式传给唐肃宗,做上了不用关心政务、能够安心休养的太上皇。
在随后的时间里,唐肃宗倾尽举国之力,又借回纥之兵讨伐安禄山、安庆绪父子,终于在至德二年(757年)十月收复了长安,并派人接回了身在成都的太上皇唐玄宗。时隔一年多后,玄宗、肃宗父子二人终于团聚,肃宗请求复为太子,玄宗没有同意。
肃宗为表孝意,把玄宗安置在了兴庆宫,以便自己随时朝见,陪伴玄宗左右的依然是陈玄礼、高力士等一班老臣,另有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
在肃宗的用心安排下,玄宗太上皇的生活是十分愉快的,虽然玄宗难以忘怀杨贵妃,但这些都过去了,眼下的养老生活还是不错的。玄宗经常登上长庆楼,向过往的老百姓们打招呼,还经常赐给老百姓们酒食,也时常召见朝中百官前来谈话聊天。虽然已身为太上皇,玄宗的权利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
肃宗虽然年轻,身体却没有父亲健康,为他打理朝政的是张皇后和宦官李辅国,李辅国与陪伴玄宗的老臣们不和,他不禁心生歹意,屡次向肃宗进谗说玄宗有夺权之心。起初,肃宗并不相信,然而李辅国的话让他想起了自己做太子时的艰难处境,还有玄宗到达成都后发布了不把军国大权完全交给自己的诏书,往事映在眼前,肃宗对玄宗渐渐产生了难以启齿的隔阂。
上元元年(760年),在肃宗的默许下,李辅国派禁军强迫玄宗迁往西内,只留下了几个年迈老兵侍奉玄宗,陈玄礼、高力士等一帮亲近老臣皆不得留在左右。不久,李辅国流放高力士到巫州,又让陈玄礼致仕,其他玄宗亲近的老臣也都被流放。肃宗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从此很少再朝见玄宗,使玄宗彻底成了孤苦老人,曾经健硕的玄宗心情低落,不愿进食,由此得病。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77岁的唐玄宗在没有朋友和儿女的陪伴下,凄惨离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不久,李辅国在唐肃宗的病榻前逮捕了张皇后,惊死了51岁的唐肃宗。充满隔阂的父子二人同月驾崩,共赴黄泉,真不知他们会在路上说些什么?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女官上官婉儿的故事,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上官婉儿,这位才华横溢、权倾一时的女官,最终却落得个被李隆基处死的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上官婉儿 2025-03-27 唐玄宗为何独宠杨贵妃?揭秘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疑是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作为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唐玄宗为何对杨贵妃情有独钟?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6 探寻真容:李隆基,一个复杂而多维的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李隆基,即唐玄宗,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一位开创盛世的明君,也是一位导致安史之乱的悲剧皇帝。那么,真正的李隆基究竟是一个什么...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及其生平概览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以其繁荣与辉煌著称,而唐朝的帝王们更是各具特色。唐中宗之后的皇帝:唐睿宗李旦唐中宗李显之后的皇帝是其亲弟弟——唐睿宗李旦。李旦,作为唐朝的第...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03-12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唐肃宗李亨(711年10月19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作为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若不计...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李亨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痛下狠心,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七位皇帝,以其开创的开元盛世而著称,然而在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中,也留下了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其中,他一日之内连杀自己三个儿子的事件,更是成为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梅妃身世之谜:才貌双全却命运多舛的传奇女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梅妃,以其清雅脱俗、才貌双全而著称,但她的身世却充满了神秘色彩。一、梅妃的身世之谜梅妃,本名江采苹,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一代明君与盛世开创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最为辉煌的篇章之一,而唐玄宗李隆基则是这段辉煌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开创了唐朝的极盛...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12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生活的凄凉境遇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前半生充满了辉煌与荣耀,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然而,晚年的他却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巨大落差,生活变得异常悲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白居易为何敢在李隆基逝世后不久创作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背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通过丰富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2-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