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字完吾,明末时期权宦。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魏忠贤崛起之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许多官员甚至不惜认其为义父、干爷。不仅自称九千岁,麾下更是有五虎、五彪、十狗为祸,一时权势达到巅峰,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顶人物。然而,权势滔天的魏忠贤,却被刚刚继位的明思宗朱由检迅速清除,这又是为何呢?
明朝宦官的权力来源,决定了他们必然受制于皇权
明朝宦官的主要力量虽然集中于厂卫,但其权力却是来自于皇权。由于明朝特有的票拟、批红制度,宦官通过代天子批红而获取权力、直接干预朝政,而这种“批红”的权力却是皇帝赋予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受制于皇权。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由于皇帝工作量实在太大,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始设立内阁。内阁制度下,凡是朝廷大事,先由内阁负责拟定几条意见,以笔墨写于票签上,这被称为“票拟”;然后将奏疏和票签一起呈送皇帝批阅,这被称为批红。如此一来,皇帝便牢牢掌控着决策权,内阁掌握着议政权,六部则掌握着行政权。
虽然票拟、批红制度一定程度降低了皇帝的工作量,但每天批阅奏折仍然是一项难以坚持的工作。因此,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为了让宦官帮助自己处理文件,并成为皇帝联系内阁的桥梁,打破了朱元璋不许太监识字的规定,设立内书堂教授宦官识字。此后,皇帝往往只批阅少量重要奏疏,而其他奏疏则大多交由宦官代批。
正是由于掌控了一定“批红之权”,使得宦官掌握了一定朝政的决策权,而司礼监也因此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并对外廷形成了一定的压制。不过,宦官的“批红之权”由于来自于皇帝授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受制于皇权。
文官集团势力太过庞大,阉党并非一家独大
明初由于“土木堡之变”,导致武将集团和功勋集团迅速崩溃,这直接加速了明朝文官集团的崛起,到明中期以后,文官集团已经极为庞大。而随着明世宗朱厚熜时期“大礼议”的爆发,皇权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开始迅速加剧,甚至发展到了对抗的程度。
虽然宦官的崛起于皇帝宠信太监有着极大的关系,但同样与文官集团的崛起密切相关。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主,然而庞大的文官集团不仅掌控朝政,更是对皇帝的行走坐卧、衣食住行,乃至私生活都严重干预。尤其是明朝的文官“骨头”极硬,这着实让皇帝有些焦头烂额。于是,为了对抗庞大的外廷,皇帝只能通过重用宦官来与外廷对抗。
此外,明朝中后期党争极为严重,尤其是东林党崛起之后,他们和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安徽宣城人的宣党、江苏昆山人的昆党相互争斗不止,处于劣势的各党官员,便有不少人聚集于宦官门下,进而形成阉党,与东林党相互抗衡。
因此,明朝宦官虽然权势滔天,但其实一定程度上也只是皇帝用来对抗文官的工具。因此,即使魏忠贤权势滔天,东林党也只是相应势弱,并非全无反击之力,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的反扑将极为凶猛。
明朝皇权高度集中,宦官权力虽大但很容易瓦解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皇权到明清时期已经高度集中。不论是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称霸朝野,还是以司礼监为首的宦官集团权势滔天,由于整个朝廷的最终决策权掌控在皇帝手中,皇帝实际上都有能力迅速将其瓦解。
魏忠贤虽然形成了极为庞大的阉党,其中有无孔不入的厂卫,也有掌控朝政的朝中大臣,然而这一切都源于魏忠贤深受天启帝朱由校对客氏和魏忠贤的宠信。正如宦官权力源自于皇权一样,阉党的权力更多来自于为首太监。
此外,由于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对抗的原因,只要为首的魏忠贤倒台,那么曾经饱受压制的文官集团便会迅速扑上去,对残余的阉党进行打击。而阉党由于为首太监倒台,失去了皇权支撑后,则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综上所述,由于这三点原因的存在,魏忠贤虽然权势滔天,但权力运行机制和朝中形势都使得他必须牢牢依靠皇权,而不能像汉唐宦官那样脱离皇权独自发展。因此,魏忠贤能够依靠皇权迅速崛起,同样也会因为皇权的打压而迅速衰亡。
在中国历史上,赵高和魏忠贤都是极具影响力的宦官,但他们对各自朝代的影响却截然不同。赵高在秦朝末年手握大权,对秦朝的灭亡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魏忠贤虽然在明朝末期权势...
魏忠贤 赵高 2025-03-11 魏忠贤倒台之谜:权力游戏的终结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命运引起后人的无限遐想。明朝末年的魏忠贤,便是这样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从一个街头小混混,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成为...
魏忠贤 2025-02-27 魏忠贤:明朝末期的权宦与复杂人物魏忠贤,原名魏四,后改名李进忠,最终由才人王氏复姓为魏忠贤,字完吾,是明朝末期的一位重要宦官。他生于1568年,逝于1627年,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成为...
魏忠贤 2025-02-21 刘泽清见死不救崇祯皇帝:私欲与背叛的末路在明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崇祯皇帝朱由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内忧外患交织,忠臣良将或战死沙场,或含冤而终,而朝中的权谋之士却趁机谋取私利。刘泽清,这位明末的军阀...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15 崇祯皇帝:为何亡国之君中他独得众人同情?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频繁,亡国之君亦不在少数。然而,在这些末代帝王中,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却显得尤为特别。他虽未能挽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却在后世赢...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2-08 历史上的魏忠贤:明朝末年的权宦传奇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魏忠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对皇权的绝对忠诚,以及引发的广泛争议,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重要符号。一、魏忠贤的生...
魏忠贤 2025-01-10 魏忠贤:忠臣还是奸臣?如何辨别忠奸之辨在中国历史上,魏忠贤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其忠奸之辨长久以来备受争论。一、魏忠贤的历史背景与争议魏忠贤,明朝天启年间的重要政治人物,原为市井无赖,后因入宫成为宦...
魏忠贤 启 2025-01-10 魏忠贤:从街头混混到明朝权宦的传奇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魏忠贤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宦官的身份在明朝末期翻云覆雨,权倾一时。一、魏忠贤的原名与出身魏忠贤,原名魏四,后入宫改名为李进忠,最终由皇帝赐...
魏忠贤 2025-01-10 魏忠贤之死:从权倾一时到自缢而终的传奇落幕在历史的长河中,魏忠贤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复杂的性格,成为了明朝末期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魏忠贤的崛起与权势巅峰魏忠贤,原名魏四,后自宫入宫,逐渐成为明朝末期的权...
魏忠贤 2025-01-10 崇祯:一个不成熟政治家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动荡与悲剧。崇祯在位十七年,虽然勤于政务,崇尚俭朴,并果断诛除了危害国家的阉党集团,但最终未能挽...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2025-01-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