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探寻“苴”作为地名的正确读音

探寻“苴”作为地名的正确读音

时间:2025-04-29 14:15:38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汉字的世界里,一个字往往有着多种读音和含义,而当它作为地名出现时,读音的确定就变得尤为重要。“苴”字便是这样一个充满复杂性的例子,在作为地名时,其读音存在多种观点和争议。

主流观点:“jū”音占主流

在众多地名中,“苴”读作“jū”的情况较为常见。以四川省广元市相关地名为例,苴国、苴国路、苴国广场、苴国市场等,均读作“jū”。广元市民政局在回应政协委员建议更正苴国读音为“cháguó”时,明确表示暂不宜更正,维持“jūguó”的读音。

从历史文献和权威资料来看,《现代汉语词典》中“苴”字有“jū”这一读音,并给出“补”和“苴麻,大麻的雌株”两种诠释。《华阳国志·校注》明确为此字作注且加同音字:“〔苴(jū居)〕巴人的一支”。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四川历史》课本给“苴”加括号注音“jū”,旧县志也将其读为“jū”。上世纪九十年代,原省地方志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四川分卷》主编蒲孝荣教授在回答苴国与葭萌音义时,也表示“苴”读“jū”。

江苏省如东县苴镇,在标准普通话读音中通常也读作“jū”。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苴”作为地名时,“jū”音是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

特殊读音:“chá”音的争议

虽然“jū”音是主流,但“苴”作为地名读作“chá”的情况也存在一定争议。有政协委员曾建议更正苴国读音为“cháguó”,以凸显广元茶叶历史文化内涵。其理由是“苴chá”有一种诠释为“浮草;枯草”,认为这可能与当地的历史地理实际有关。然而,广元市民政局认为,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的更名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定,且“苴”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唯有“jū”一种注音,两种诠释均与“chá”音的解释无关,因此暂不宜更正读音。

尽管如此,在一些特定语境或历史研究中,“chá”音也被提及。例如,有观点认为“苴”可以读如“茶”,苴国就可以在口头上称“茶国”,因为苴候叫葭萌,治所称葭萌,而葭萌在古蜀地方言中就是“茶”的意思。但这种读音更多地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并未得到广泛的官方认可。

方言与特殊地名读音

除了“jū”和“chá”两种读音外,“苴”作为地名在方言中还有其他的读音。例如,滇西边陲腾冲县有打苴,系汉语地名,相传古代产一种称“苴”的草本植物,可以做药,人们常到此采取,因称该地为打苴坡,但当地方言仍读“苴”为“zuǒ”。

在云南大理的禾甸镇新兴苴,清代作青芬苴,1911年改为新兴苴(xié),其白语读“线亥绕”,“线”为“新”;“兴”为“建”;“绕”为“村”,意为新建的村子。江苏省如东县苴镇在当地方言中读作“jiā”镇。

越南地名“芹苴”的读音探讨

“苴”作为地名不仅出现在中国,在越南也有以“苴”为名的城市——芹苴市。关于“芹苴”中“苴”的读音,存在多种说法。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教授有的认为应读“jū”,音“居”;有的认为现在读“jū”,古读“zū”。也有观点认为按中古汉语到越南语的规则变化,“芹苴”的“苴”应读“qū”。香港国学专家则给出“zhuī”的读音,并指出近代法国占领越南时,芹苴设省,又写作“勤书”,“勤”与“芹”同音,“书”与“苴”同音,说明这个字当时念“shū”。

不过,较为普遍接受的读音是“jū”,在中文的习惯读法中,芹苴市应读作“qín jū shì”。

“苴”作为地名时读音复杂多样,既有主流的“jū”音,也有存在争议的“chá”音,以及在方言和特殊地名中的其他读音。在确定其读音时,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献、权威资料、方言习惯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了解这些读音的差异和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地名。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吴潜最经典的十首词:笔底波澜里的家国与人生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