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中国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以上问题历史资料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在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一开始可谓占据劣势,在兵力上,燕王朱棣最巅峰的时候,不过30万人,而建文帝则拥有百万大军,兵力悬殊非常大。并且,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其登基称帝是名正言顺的。
所以,与此相对应的是,燕王朱棣在造反后,根本不敢把矛头直接对向朱允炆,只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因此,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自然是占据绝对优势和上风。不过,因为犯了三个非常关键的错误,最后的结果是朱棣由藩王登基称帝。一定程度上,就建文帝的三个致命失误,只有少犯一个,靖难之役的走向都会发生发生改变。
一、建文帝过于妇人之仁
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对于当年的项羽,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妇人之仁,显然成为项羽最终自刎乌江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对应的是,建文帝的能力,自然无法和项羽相提并论,所以,其仍然过于妇人之仁,无疑是加快了自己的败亡。在靖难之役中,朱允炆力求 “毋负朕有杀叔父名” ,从而成全自己宽厚仁义的名声。但是,这也让燕王朱棣在白沟河之役、东昌之役等多次战役中侥幸逃脱。
进一步来说,如果建文帝可以杀伐果断一点,靖难之役很可能用不到一年时间就结束了。或许,建文帝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仁慈,从而让朱棣可以悔悟。但是,对于已经迈入万丈深渊的朱棣,自然是再也不能回头了。因此,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和燕王,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程度了。在此基础上,再谈妇人之仁,只会贻笑大方。
二、建文帝在识人用人上出现失误
在三国时期,即便是聪明绝顶的诸葛亮,也因为错用了马谡,导致蜀汉第一次北伐中原功亏一篑。这说明在识人用人上,只要犯一个错误,都会影响全局。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朱允炆把60万兵力全部交给他。结果,李景隆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被燕军击败,丧师数十万,以致攻守形势逆转,最终被夺职召回。对于朱允炆来说,一开始不能发现李景隆的真实能力,也就算了,但是,在和朱棣的较量过程中,李景隆的水平已经暴露无遗了,结果,朱允炆还是优柔寡断,等到形势难以挽回的时候,才把他召回京城。
对于朱允炆的宽容,李景隆却恩将仇报。等到燕军逼近南京时,李景隆开金川门迎敌,致使南京失守。还有很多建文帝重用和信任的将领,诸如张信、李友直等人都出现了叛变的现象,暗中勾结朱棣。一定程度上,建文帝的识人用人能力,还不如蜀汉后主刘禅。比如在魏灭蜀之战中,刘禅派出的将领,大部分都是竭尽全力,很难像靖难之役中,出现这么多叛变和倒戈的情况。
三、建文帝的削藩策略出现致命失误
对于靖难之役来说,和清除初期的三藩之乱一样,起因都是削藩和撤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应该先裁撤其他藩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对此,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显然是齐泰的削藩顺序比较合理,也即擒贼先擒王,先拿势力最强,也最有反叛意图的燕王开刀。这个时候,燕王有两个选择,要么束手就擒,要么起兵造反。不过,因为建文帝先动的是燕王,而不输削除其他藩王,所以燕王的起兵行为很可能遭到孤立,其他藩王也很难站到朝廷这一边。
与此相对应的是,建文帝按照黄子澄的计划,先后废除五位亲王,然后再对燕王动手。但是,这个时候,燕王朱棣已经是有所准备了,毕竟有其他藩王的前车之鉴。反之,如果燕王朱棣没有这些前车之鉴,很可能不会拼死一搏,即便造反,也不会获得一定的准备时间。更为关键的是,先废除其他没有造反意图的藩王,只会导致明朝藩王大部分站到朱棣这一边或者保持中立,这自然是对建文帝朱允炆不利的局面。综上,就建文帝的三个致命失误,只有少犯一个,靖难之役的走向都会发生发生改变。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