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冷兵器时代当中,还真就没有哪个国家能给征服日本的,这也就是为何近代历史中日本的民族自信心是那么强烈的原因了。早在元朝时期,忽必烈就愣是不信邪,非要去打一下日本。在大蒙古帝国的南征北伐中,还真就没任何一个能与之匹敌的对手,所以当时忽必烈也是非常不屑日本的,征服日本只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忽必烈连续多次派遣过使者和日本沟通,都没有得到任何回信,这可把天朝大国的皇帝给惹毛了,不就是个弹丸小国嘛!你骄傲个啥?干就完了!于是乎,元朝浩浩荡荡的征讨日本之旅就这么开始了。
忽必烈攻打日本,不仅仅是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而且还要照顾一下自己的小弟高丽的面子。高丽总是被日本欺负,每次被打哭了就来中原王朝求救。
现在中原王朝是元朝了,高丽又被日本打哭了,你说忽必烈能袖手旁观吗?所以说他不顾地理位置的限制条件,非要跟日本干一架。
刚出手当然不能消耗自己的军队,忽必烈让高丽自己组织了一支海陆军在内的军队,大概有1.5万人左右。
人家高丽都来哭诉了,为啥还要让高丽自己组建这么一支军队呢?战场上有一种角色叫炮灰,其实这支军队就是忽必烈拿来试一试日本军队的实力的。不晓得这1.5万上战场的人如果知道了这目的,是怎样的心态。
当然了,带队的必须是元朝将领,负责经略高丽的忻都就是这支军队的总指挥。大军从高丽合浦出发,登陆了对马岛。
日本这边也立刻做出了反应,不过人家出动的只是地方武装,幕府的大军还没动,就已经击败了元军。等于说日本用杂牌军,击败了元朝的杂牌军。
最重要的是,在战争过程中,忽然来了一场台风。直接造成了元朝这支军队死伤1.35万人,几乎全军覆没。
这还怎么玩?这让我想起了刘秀和王莽对决的时候,一场流星雨把王莽的军队给砸光了。刘秀白捡了个大胜仗。
所以说忽必烈第一次讨伐日本,以元军全军覆没而告终。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那场莫名其妙的台风。
南宋投降以后,忽必烈组建了一支由蒙古人、高丽人、北地汉人、南方汉人组成的军队,想要一雪前耻收拾日本。
这回算是动真格的了,由忻都、洪茶丘这两位第一次攻打日本的主帅,带领4万大军再次从高丽合浦出发。由范文虎带领10万南方汉人的军队,从庆元、定海出发。兵分两路,合计14万兵力,看样子忽必烈没有开玩笑。
可是这些军队到了日本领土以后,压根就没遇到多少日本军队,所以他们在当地晃悠了好一阵子。吃饭睡觉就上船,白天就出来寻找日军。
结果等啊等,等了1个多月,都没能等来正儿八经的大战,却一不小心又等来了台风。这回元军的战舰再次被吹翻若干,几个带头的将领驾轻就熟,全都跑路了。
结果十几万大军群龙无首,都被丢在了日本本土。这帮人几乎都成了日本人的刀下亡魂,没有领导指挥,再强大的军队也会乱成一团。为数不多剩下的人,则在日本成了奴隶。
所以说,忽必烈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依旧以元军全军覆没而告终。伤害他们的,还是台风!
仔细回头看看,忽必烈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吗?显然不可能。第一次忽必烈派去日本的1.5万大军,几乎全部都是高丽的军队。
第二次忽必烈派去的14万大军,南方汉人军队就占据了10万之多。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忽必烈这两次征讨日本,都没有花费自己多少本钱。
忽必烈心里清楚,蒙古骑兵擅长陆地作战,可是真正远渡大海作战,根本就没有胜算。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忽必烈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
因此忽必烈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发动了这两场战争。打赢了那最好,大元朝又多了一块海上地盘,打输了也没关系,反正不是自己的嫡系,忽必烈也不心疼。
仔细再来分析一下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战争,这次范文虎带领的10万大军都是南方汉人,而忻都带领的4万大军里,居然只有1万蒙古人。而逃回来的士兵中,绝大多数都是蒙古士兵。
这么一来我们就要问一问了,忽必烈大哥,你这是去攻克日本呢?还是去给日本送战绩的?明知道夏天台风多,第二次出征日本,偏偏还要挑夏天,这不是找事儿吗?难道这次是去找台风报仇的?
10万南方汉军部队中,逃回来的人,屈指可数,这未免也太过分了吧?范文虎作为带队的人,丢了10万大军,居然没有被忽必烈给处死。
过了几年范文虎居然还能重新被忽必烈重用,这里面猫腻就多了去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忽必烈这次派遣10万南方军队去征讨日本,其实就是为了甩掉这10万汉军。
元朝很特别,他们的军队里一般都没有南方汉人,他们也不需要你来服兵役,因为他们压根就不信任你们。所以说当忽必烈灭了南宋以后,一下子多了几十万南方汉军,这可怎么处置呢?
时间长了绝对是祸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帮人在战争中自然消亡,而范文虎作为南方汉人的军事领袖,充当了忽必烈的打手,葬送了10万南方汉军。
经历了这两次失败,忽必烈肯定意识到了日本并不好惹。可是忽必烈刚刚在南方又招降了10多万南方汉军,所以他又想到了发动第三次征讨日本的战争。
这回大家都知道忽必烈是什么想法了,因此刚刚归顺忽必烈的10多万南方汉军,主动发起了叛乱。与其送到海上吹台风,倒不如拼死一搏算了!
最终由于阻力太大,使得忽必烈放弃了第三次征讨日本。想让他拿自己的蒙古精锐去征讨日本?想啥呢?
在蒙古帝国的辉煌历史中,窝阔台和拖雷都是不可忽视的杰出人物。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领导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然而,若要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4-02 历史上真正的陈友谅:一位性格鲜明的枭雄陈友谅,作为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和“陈汉”政权的建立者,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渔家,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乱世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方霸主。然而,他...
陈友谅 2025-03-13 元文宗图帖睦尔简介:一位偏爱文教的元朝皇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特色,其中元文宗图帖睦尔便是以偏爱文教而著称的一位。一、元文宗的生平背景元文宗孛儿只斤...
图帖睦尔 2025-03-13 在位仅一个月的元朝皇帝:天顺帝阿速吉八生平简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特色。其中,天顺帝阿速吉八以其极短的在位时间而引人注目,他仅在位一个月便匆匆结束了自己...
阿速吉八 2025-03-13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位期间灾难连连:原因探析与即位之路在中国元朝的历史长河中,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293年—1328年)的统治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灾难的时代。为何泰定帝在位期间灾难连连?他又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一、...
也孙铁木儿儿子 2025-03-13 元英宗硕德八剌个人生平及悲剧结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传奇色彩。其中,元英宗硕德八剌以其短暂而辉煌的统治时期,以及不幸的悲剧结局,成为了元朝...
硕德八剌 2025-03-13 元仁宗在位期间的卓越贡献与以儒治国实践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特色,其中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元朝历史上一位...
爱育黎拔力八达 2025-03-13 元武宗海山:战功赫赫的元朝明君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特色,其中元武宗海山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成为了元朝历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
海山 2025-03-13 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其人其事与继位之谜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元朝作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皇帝们各具特色。其中,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以其独特的统治风格和继位经历,成为了元朝历史上一...
元成宗是怎么继位的 2025-03-13 元世祖忽必烈:元朝的开创者与伟大帝王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元世祖忽必烈无疑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帝。他不仅是大蒙古国的第五位大汗,更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放的文化...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3-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