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兵变
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事后,百官入朝听朝廷任命刘光世为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例的宣制。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将其亲手杀死,随后包围了康履的住处,大肆捕杀宦官,并挂著王渊的首级,率军进围皇宫,兵临城下,这时赵构也渐渐得到叛乱的消息,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和叛军私通,引导苗傅的手下进城,高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带着百官,请赵构到城楼上安定军民,否则无法制止叛乱。赵构登上城楼,凭栏问苗傅带兵造反的原因,苗傅见了赵构,仍然山呼下拜,随即厉声指责赵构说道:“陛下信任宦官,结交宦官就可获得高位,汪伯彦、黄潜善昏庸误国却尚未流放,王渊遇敌时不能有效抵抗,却因结交康履而得到枢密的高位,自己立功不少,却只在偏远的郡担任团练,并表示已经杀了王渊,并捕杀了在外的宦官,胁迫赵构杀了康履、蓝圭、曾择三个最亲近的宦官以谢三军。”赵构回答:“若宦官有过错可将他们流放海岛,请将军们赶快回营。”
希望政变就此平息。但是叛军并未退去,苗傅说道:“今天的事情都是臣一人所为,于其他人没有关系,希望陛下以天下苍生为重,杀掉那些危害的宦官,如果不杀掉他们,我们绝不会去。"赵构说道:“我知道将军们忠义,我现在就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苗傅还高喊:“如果他只想升官,只要连络宦官就好了,何必来此?”赵构询问身边近臣的意见,浙西安抚司主管时希孟说灾祸是由宦官造成的,若不把宦官全杀了就无法平息,赵构下不了手,军器监叶宗谔说:“陛下何必珍惜康履?”赵构只好用竹篮将康履垂吊下城交给叛军,马上遭到叛军腰斩。
苗、刘等又在城下喊道:“陛下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徽宗、钦宗归来,将何以自处?”
赵构派宰相朱胜非下城和叛军谈判,苗傅等请求隆祐太后来垂帘听政以及与金国议和,赵构只好答应,下诏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苗、刘二人听诏竟拒绝下拜,进一步要求赵构退位,策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张逵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望陛下今日之事应以社稷百姓为重,况且已有宋徽宗的先例。”群臣议论纷纷,有的支持赵构接受退位的条件,有的大力斥责叛军,当时天气寒冷,赵构坐在城楼的没有被褥竹椅上,派人去请太后时,就楹立一侧而不就坐,百官请他上坐,他则表示“我已经不配坐这个座位了”。
不久,隆祐太后前来,不愿登楼,希望直接出城安抚叛军,百官皆认为此举危险,担心叛军挟持太后,朱胜非独力排众议,说明叛军必不敢如此,反而可借此看出他们的企图。于是太后乘轿出城,苗、刘下拜说:“百姓无辜,生灵涂炭,希望太后出来稳定局面。”太后缓颊:“徽宗皇帝任用奸臣,随意更改祖宗法度,又妄图与金联合灭辽国,才造成了今日的局面,当今皇帝神圣孝明,只是被奸臣汪伯彦、黄潜善所贻误,现在两人也都被放逐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苗傅说:“我们已经讨论好了,不可犹豫。”太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和当今皇上一同执政。”苗傅却坚持要废掉赵构,策立幼子赵旉,太后表示就算是承平之时,以一妇人和幼子也难以执政,更何况当时正值与金国的战争,苗傅等则软硬兼施,先是说如果太后不从,他们要当场解衣就戮,后来又威胁三军可能生变,并要求在场的宰相朱胜非表达意见,朱胜非无法回答,正好赵构派颜岐前来,奏太后说:“皇上已经同意了叛军的条件,请太后下诏。”太后仍不愿意,苗傅等则更加仓狂,胁迫太后赶紧决定,且言语更加不客气。
赵构禅位
赵构知道事已无法挽回,只好同意禅让君位,朱胜非在一旁哭泣,说自己身为宰相应下楼大骂叛军,以死谢罪,赵构退却左右说:“且看事情如何发展,如果失败再死也不迟”。于是命令朱胜非向苗傅宣布让位的条件,一是要像对禅位的宋徽宗一样对待让位的赵构,供奉需丰厚;二是让位之后事情要听太后及即位的幼君处置;三是下诏完毕后就和部队回到营区;四是约束军士,不可抢掠纵火、骚扰百姓。
苗傅答应,赵构随即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表示:“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都是因为自己而来,不忍生灵涂炭,宣布退位,希望敌国能休兵和好。”赵构派朱胜非下城宣读诏书,苗傅手下王钧甫对朱胜非说:“苗刘二人忠心有余而学问不足”。宣诏完毕,叛军即退去,喧闹于市集并大叫“天下太平了!”杭州知州恐怕叛军乘势屠杀百姓,出城慰抚。
当天赵构就前往显忠寺。隔天太后垂帘听政,大赦,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苗傅等还派人前往探查,担心赵构多留内侍。
平定兵变
苗傅和刘正彦当政后,想要改元及迁都金陵,太后和朱胜非担心若两件事都不答应会惹恼苗傅,只好答应改年号为明受,并以金陵靠近江北难以防御金兵为由婉拒迁都。朱胜非知道苗、刘见识短浅、不难对付,便周旋于叛军和太后之间,迷惑苗傅,使自己取得了单独面见太后的权利,又企图策反苗傅的手下王世修、王钧甫等。苗傅掌权后不久,贬宦官曾择、蓝圭到岭南,并派杀手在半路上追而斩杀曾择。又企图以所部士兵代替禁军守卫睿圣宫,甚至想邀赵构游览南方,都被朱胜非技巧性的阻止。
几天后,驻防平江的张浚接到大赦的命令,知道情势有变并通知驻守吴江的张俊起兵会合。驻防江宁的吕颐浩也得到消息,和部属讨论后确定为兵变,当即决定讨伐,一方面派遣使者回杭州安抚叛军,一方面写信通知张浚和刘光世政变消息。
张浚当即在平江起兵,约刘光世和吕颐浩率兵到此会合,同时派冯轓到杭州劝苗、刘让赵构复位,迷惑叛军,也派遣从杭州逃出来的保义郎甄援到刘光世、韩世忠军中宣传起兵的消息。韩世忠和刘光世也先后率兵至平江,听候张浚调遣。张浚得到部属要断吴江桥反叛的密报,派韩世忠率部进至秀州阻止。苗傅得到消息后,打算扣押韩世忠的妻子梁氏及儿子为人质,朱胜非表示只要派这两人到平江安抚韩世忠,事情就可解决,苗傅答应了他的建议。
冯轓回到平江后,张浚再度派他到杭州和苗、刘等声明大义,苗傅曾听说张浚已经集结重兵,但不相信,这时才惊觉已经遭到讨伐,诏贬张浚为黄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御史中丞郑瑴上书为张浚开脱,又遣人密报张浚放慢行军速度,使叛军自行垮台。
叛军派苗瑀和马柔吉率赤心军及王渊旧部驻扎临平抵挡勤王军,冯轓也入城内和苗傅商议,苗傅要拘留他,张浚得知后便伪造了一封书信给冯轓,内容是表述苗、刘忠于朝廷的,且故意被苗傅拦结下来,苗傅看了张浚给冯轓的信后,信以为真,便放了冯轓。
隔天,张浚得到了被贬的消息,随即和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联名传檄天下勤王,从平江大举出发声讨苗刘。
赵构复位
苗刘闻讯大为惊恐,被迫接受朱胜非和冯轓的提议,率百官奏请赵构复辟。1129年4月20日,“太后下诏还政,皇帝复大位。”赵构还宫后,诏尊太后为隆祐皇太后,恢复苗傅策立的幼君赵旉为太子,且故意任命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淮西制置副使,将他们引出朝廷,隔天下诏恢复年号建炎。
苗、刘二人要求赵构赐予免死的铁券,准予免于追究他们政变的责任,赵构知道两人学识不丰,在铁券上写着“除大逆外,余皆不论”,苗刘不察,以为安全了。当天,勤王军到达叛军驻扎的临平,陈思恭(这时的陈思恭军应是受张俊节制。被说成是韩世忠部的先锋。可能是因为韩世忠部以勇猛著称,以韩部之名率先发兵召告天下更有利。)率军力战,大破叛军苗翊与马柔吉,挺进北关。苗、刘二人率精锐两千人,拿着赵构所敕赐铁券逃出杭州,同时命令手下纵火,但天降大雨,火不能起。
后续
勤王军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入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并请求他除掉私通叛军,看守宫门的吴湛,韩世忠随即上前,装作要和吴湛谈话,折其中指将他逮捕,诏斩于市。赵构也下诏表示只追究苗傅、刘正彦、王钧甫、马柔吉、张逵等的责任,其他军官士兵皆不追究,于是赤心军背叛苗傅,王钧甫想率军投降,但其部下张翼等人斩了王钧甫、马柔吉投降。王世修则是接受审判后斩于市。
苗傅、刘正彦两人率军逃亡,侵犯许多郡县。刘正彦在浦城乘胜追击官军时被韩世忠擒获,苗翊为部下所擒来献,张逵率残兵败降遁入崇安,也被韩世忠派军追而杀之。
苗傅则变更姓名,在逃亡建阳时被发现,押送至韩世忠处。于是韩世忠宣布班师,俘苗傅、刘正彦、苗翊三人以献,两人在建康被磔弃市。刘正彦在行刑时还大骂苗傅不用自己的计策,因而失败。
赵构封赏平乱功臣。升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升李邴为尚书右丞;封韩世忠为少保、武胜、昭庆两镇节度使,御书“忠勇”赞扬其忠心,另外封其夫人梁氏(梁红玉)为护国夫人。一人兼两镇节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赏皆始于此。张浚则自请前往川陕一带防守,被封为宣抚处置使。
另外,赵构追赠王渊开府仪同三司,追康履“荣节”谥号。韩世忠因在卑微时曾受王渊赏识,此时知恩图报安葬了王渊。
叛乱被平息之后,皇太子赵旉在从扬州回到临安的途中发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将赵旉吓死,时年仅三岁。宋高宗和太子生母潘贤妃伤心的死去活来,哭了整整三天,将宫女和保姆一并处死,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宋太宗一脉绝嗣。
宋神宗赵顼,作为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其一生不仅致力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其家族与后宫的构成同样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一、宋神宗赵顼的家族成员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12-31 宋神宗:北宋的杰出明君与不朽功绩在中国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以坚定的决心、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眼光,引领北宋王朝走向了新的辉煌。一、坚定的...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12-31 乌台诗案:苏轼的诗意与政治的碰撞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个璀璨的名字,他的诗歌、散文、书法和画艺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平坦,他多次因文字惹祸,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4-07-29 吕惠卿:宋朝变法中的关键人物吕惠卿,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者,他在宋神宗时期与王安石共同推动了一系列变法,旨在振兴宋朝的国家财政和军事力量。本文将探讨吕惠卿在变法中的贡献,以及他对宋朝政治...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4-06-19 宋神宗继位与新政改革:宋朝历史的转折点在宋朝历史中,赵曙作为一位并不显赫的皇帝,其身后是由一位具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宋神宗继承大统。宋神宗的登基不仅是皇位的简单交替,更标志着一系列深远影响的新政...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05-16 历史镜像:宋神宗进攻西夏的失败与南宋、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和冲突不断塑造着国家的兴衰。中国宋朝的两次重大军事挫败——宋神宗时期的对夏战争失败以及南宋的灭亡,与遥远的拜占庭帝国最后的陨落,展现出惊...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05-11 庆历新政及其参与者:改革的推动者们庆历新政,是北宋神宗时期以范仲淹为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活动。这场改革旨在振兴宋朝的政治与经济,加强中央集权,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内外挑战。庆历新政虽然历时短暂,却...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04-25 宋神宗庙号的由来与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去世后会被赋予一个庙号,用以纪念其一生的功绩和特点。宋神宗,即赵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君主,他的庙号为“神”,这背后蕴含着对其统治时期政...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04-17 历史上宋神宗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宋神宗在位多少年?宋神宗,即赵顼,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新法,改革政治,对北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宋神宗死后,谁继承了皇位?他又在位了多少年呢? 首先...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4-01-29 宋神宗:北宋时期的明君及其功绩宋神宗,即赵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宋神宗是否是一位明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列...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4-01-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