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指有权势之臣,多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接下来听听历史资料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权倾朝野的权相史弥远病逝,南宋朝野给他定的谥号是“忠献”,和秦桧一模一样(秦桧曾被韩侂胄追贬,史弥远掌权后为秦桧平反)。
史弥远死后,曾被他打压的著名词人、诗人刘克庄(史弥远政敌真德秀的弟子,曾写诗讽刺史弥远矫诏擅权废立、谋害皇子)在一份给宋理宗的上书中,公开将史弥远、秦桧、司马光并列称呼为“柄臣(权臣)”和“小人”:
柄臣与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而独留其大敝极坏之朝纲……小人恃智巧,君子恃天理、人心之正,而天与人又有时而不然,桧十九年、弥远二十六年而衍七十日,光九月,君子之难取必于天如此。
备注:司马光未必是小人,其言行、品德都是宋代士大夫的标杆,为后人尊崇,但他跟秦桧、史弥远一样,有过对外妥协求和的行为,比如,主动割让土地(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给西夏。
毫无疑问,在史弥远死后,南宋朝野及民间的大多数人是将其看成是一个和秦桧并列的奸臣。
从史弥远在世时掌权期间的行为上来看,确实也和秦桧差不多,对金求和,对内擅权。
但纵观史弥远的生平,他实际上比秦桧嚣张得多,史弥远曾有过的某些政治行为是秦桧都不敢干的。
从政治手段的恶劣程度上讲,史弥远可以算是两宋权臣第一人,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上,矫诏暗杀在职重臣,矫诏扶立皇帝。
一:矫诏暗杀在职重臣韩侂胄
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执掌南宋朝堂权柄的勋贵大臣、太师、平章军国事韩侂胄,被史弥远勾结杨皇后(杨桂枝,宋宁宗第二任皇后)伪造皇帝圣旨后,暗杀于上朝的途中。
备注:宋宁宗首任皇后姓韩,是韩侂胄侄曾孙女,韩皇后死后,宋宁宗选新皇后,韩侂胄反对立杨桂枝为皇后,但宋宁宗没听,杨皇后因此和韩侂胄结仇。
史弥远和韩侂胄政见不同,一个是妥协投降派,一个是北伐派,且史弥远当时已经官居六部侍郎(三品),要想仕途上有所进步,就需要打倒掌权的韩侂胄。
从官场的政治斗争来说,史弥远想扳倒韩侂胄无可厚非,一个位置一个坑,只有前面的下来了,后来的才能上去。
但史弥远却采取了性质最恶劣的方式,在用正常的政治斗争手段无法打倒韩侂胄的情况下,采取了暗杀的手段。
这似乎是两宋历史上,唯一的一起,用暗杀的手段杀害在职朝廷重臣的例子。
要知道,宋朝对待官员的惩处是相当和谐的,一般来说,都是采取贬斥到外地任职的手段,自从宋真宗执政后期开始,就很少诛杀大臣了。
即使如宋神宗、宋哲宗时期,党争最严重的时候,变法派和保守派互相之间恨不得你死我活,但也都只采用贬斥到外地,任官员过劳死或病死,从不敢开杀戒。
这是宋朝官员集团集体默认和遵从的官场规则,所以,宋朝的官场争斗激烈是有的,但很少死人。
在韩侂胄之前,被杀的重臣不是没有,如宋徽宗时期的宰相、北宋“六贼”之一的王黼,在被剥夺宰相职位后,在发配的路上被仇家干掉。
但王黼当时已经被解除了宰相职位,且他被杀之前,朝堂上想杀他的人是知会了皇帝宋钦宗的,要杀前任宰相,必须得让皇帝知道和点头。
王黼被杀后,宋朝官方都只敢以盗匪杀害的名义对外公布,不敢说是朝廷同意的。
《宋史·佞幸·王黼传》中记载:
诏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籍其家。吴敏、李纲请诛黼,事下开封尹聂山,山方挟宿怨,遣武士蹑及于雍丘南辅固村,戕之,民家取其首以献。帝以初即位,难于诛大臣,托言为盗所杀。
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是岳飞,同样,岳飞被杀之前,也是被解除了枢密副使的职务,然后秦桧、万俟卨不择手段地寻找岳飞谋反的证据,没有证据,谁也不好擅自处置。
最后实在没办法,搞出个“莫须有”,但依旧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下旨后,秦桧才敢动手。
王黼和岳飞,一个曾是少宰,一个曾是枢密副使,他们的官职地位都不如韩侂胄,却都是被解除职务后,经过皇帝点头同意,他们的对头才敢干掉他们。
如韩侂胄这般还在职时,就被政敌用暗杀的手段干掉,性质不能说不恶劣。
矫诏暗杀朝廷重臣,这是秦桧掌权时期都不敢干的事,史弥远可比秦桧胆子大得多。
二:自己培养一个皇帝,矫诏扶立宋理宗
宋宁宗是个很不幸的皇帝,他的九个亲儿子全部夭折,后来,收养了一个宗室子为养子,并册立为皇太子,可这位皇太子也死在宋宁宗之前。
于是,宋宁宗又收养了一位宗室子赵竑,并册封赵竑为皇子(皇子就是承认是皇帝的儿子,有了继承人的资格,但并不是皇太子那样确定是皇位绝对继承人)。
或许宋宁宗还需要观察赵竑是否适合继位,所以一直到病死的时候,也没有给赵竑皇太子的名分,但这个差异就被史弥远抓住了。
赵竑被立为皇子后,和史弥远的关系相当差,扬言自己继位后,会把史弥远发配到海南岛去,《宋史·赵竑传》中记载:
竑指琼厓曰:"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
史弥远为保住自己的权位,只能想办法扳倒赵竑,他多次在宋宁宗面前诋毁赵竑,希望宋宁宗换个继承人,但宋宁宗不听。
没办法,史弥远只好另辟蹊径,他以为宋宁宗的弟弟(应该是堂弟)沂王赵抦寻找继嗣的儿子为由(沂王嗣子本是赵竑,他被立为皇子后,沂王嗣子就空出来了),从民间找到一个宗室子赵昀继任沂王,并悉心培养。
宋宁宗病死的时候,本应该是赵竑继位,他虽然没有皇太子的名分,但在名义上是宋宁宗唯一的儿子,史弥远培养的赵昀,名义上只是宋宁宗的侄子。
可不幸的是,他得罪了史弥远,史弥远知道如果让赵竑上位,自己的下场绝对好不了。
因此,史弥远再次勾结杨皇后及其党羽,在宋宁宗的灵柩前,矫诏废赵竑为济王,改立赵昀为皇子,并立即让赵昀即皇帝位,是为宋理宗。
赵竑后来被人拥戴谋反,未遂后被史弥远害死。
宋理宗赵昀是史弥远从民间找出培养,又是被史弥远送上了皇帝之位,继位后自然对他言听计从,史弥远得以继续专权。
在废皇子赵竑,立宋理宗赵昀的过程中,史弥远以臣子的身份,干预皇位的归属,自己培养皇帝,矫诏废立,这都犯了臣子的大忌。
这种行为别说宋朝此前、此后没有,在历史上的各朝代中都是罕见的,放在宋以前的朝代中,这妥妥是篡位的权奸才干得出的事。
可史弥远就是毫不犹豫地干了,原因自然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不丢,也因为南宋时期皇权的衰落,才给了史弥远干成功的可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岳飞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操著称于世。然而,他的命运却以悲剧告终,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关于岳...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赵构 2025-03-27 岳飞被害时,岳家军为何未起兵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岳飞是一位备受敬仰的民族英雄,他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以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而著称。然而,当岳飞在1142年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时,岳家军却并...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3-20 秦桧诬陷岳飞的罪名探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桧与岳飞的故事是一段令人痛心的悲剧。秦桧作为南宋时期的权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并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桩冤案。那么...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3-18 陆游与秦桧的恩怨纠葛:才华出众引发的风波在中国历史上,陆游与秦桧的恩怨纠葛是一段为人所熟知的故事。陆游,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才华横溢,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而秦桧,则是南宋时期的奸...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5-03-18 秦桧是否真被冤枉?历史真相探析在中国历史上,秦桧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南宋奸臣的身份被后世唾骂,特别是其陷害岳飞之举,更是让人愤慨不已。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人开始为秦桧翻案,认为他...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3-04 李清照与秦桧:鲜为人知的亲戚关系在中国历史上,李清照和秦桧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深情的笔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而秦桧,则是南宋时期的权...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李清照的词 2025-02-19 秦桧:为何被定为千古罪人在中国历史上,秦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广泛认为是南宋时期的奸臣,并因此背上了“千古罪人”的骂名。那么,秦桧为何会被后人如此唾弃呢?一、秦桧的政治立场与主和...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5-01-15 秦桧夫妇跪像:历史耻辱的见证与反思在中国历史上,秦桧夫妇以其奸臣形象臭名昭著,尤其因陷害忠良岳飞而备受唾骂。为了表达对这两位奸臣的憎恨与警示后人,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秦桧夫妇的跪像。这些跪像不仅是中...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4-12-31 奸臣秦桧金人奸细说:缺乏直接证据在中国历史上,秦桧作为南宋时期的奸臣,因其陷害忠良、主张议和等行为而饱受诟病。特别是关于他是否为金人奸细的争议,更是流传甚广。然而,经过仔细审视历史资料和专家研...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4-10-26 秦桧后人的状元之路与岳飞墓前的感慨在中国历史上,秦桧因参与陷害民族英雄岳飞而留下了千古骂名。然而,秦桧的后人中却出现了一位文学成就斐然的人物,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成为了当科状元。这位秦桧的后...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4-08-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