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朝最大疑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死了还是逃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明建文四年(后被改为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即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攻破了当时的国家首都——京师应天府(南京),经过惊心动魄的四年,朱棣终于放心了,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但是,还有一件事儿让他始终放心不下:建文帝朱允炆在哪里?
是地,攻破了首都,但是却没找到皇帝,《明史》的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也就是说,朱棣还没打进去的时候,皇宫起火了,皇帝下落没有找到,燕王朱棣派人找到了皇后的尸体,然后呢?他硬要指认这是皇帝的,还以天子礼葬之。
宫廷起火的事情基本可以确定,极大概率是建文帝自己干的,当然朱棣不能这么说,逼死皇帝的锅太大不能背,朱棣登位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这么说:“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
意思就是:我本来是准备帮皇帝清除奸臣的,但是皇帝竟然被奸臣威逼胁迫了,被迫自己烧了皇宫。
但有一个疑问:朱允炆为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一点最着急的就是朱棣,对于朱棣来说,虽然表面一定要说朱允炆死了(要不怎么登基),但是,从其事后的表现来看,可能他确实没找到朱允炆的尸体(比如,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当时传闻他知道建文帝出逃的事,朱棣遂以其它罪名囚禁溥洽长达十余年),而坊间虽然表面不敢忤逆皇帝的意思,但也一直有极大的疑虑。
这个迷雾笼罩了整个明朝,到了中期正统五年的时候,有个和尚在云南广西边境地区谎称自己是建文皇帝,随后被逮捕调查,乃是钧州人杨行祥。当然,后果不用说,痛快地被杀了,和他同行的十二个其它和尚被流放辽东。
甚至,有传闻说,建文帝流亡海外了,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他的。
建文帝下落,和清代所谓“孝庄下嫁多尔衮”不一样,后者基本属于野史误传,可信度基本为零;但建文帝的确是自明朝开始就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那他到底去哪里了呢?目前为止有如下几种说法。首先就是他确实被烧死了,至于尸体的问题也好解释:人都烧成灰了哪能认出来。但是,也有一种更诡异的猜测:朱棣发现了朱允炆的尸体,甚至就是他秘密杀了朱允炆,但是,朱棣在承认朱允炆已经死的同时呢?故意漏出一些破绽,比如朱允炆出逃的线索,让大家以为他没死。这有啥好处?当然有,这就少了弑君的罪名啊,自己的形象能好些。当然,这纯属臆测,没有任何证据,也不一定有可行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允炆没有死了,流传最广的是他出家当和尚去了。
现在甚至有传言法国球星里贝里是建文帝后裔(大误)
不过,说实话,关于建文皇帝出逃下落的一些,实际上绝大多数可信度并不高,因为这些很多都是后世文人编写的奇异小说,毕竟明朝市井文化很发达,而且朱棣是相当严厉的君主,民间本就多对建文报以同情,而明后期社会腐败黑暗,很多人就借用建文帝没死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剑桥中国明代史》就表示:“建文帝传奇故事的流传,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
那民间流传的故事主要有什么呢?最主要的是说朱棣派了一个人去找他,这个人叫胡濙(yíng),永乐五年开始,他就在南方各处找人,名义上是找张三丰,但实际就是秘密找建文帝!
明史记载,永乐二十一年的时候:“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如果根据这个记载,就是胡濙在南方秘访了十几年,终于知道建文帝下落了,之前有传闻建文帝渡海出逃了,所以明成祖让郑和多次下西洋,现在知道下落了,终于不担心了。也就是说,最终建文帝的下落被在大陆找到了。
至于建文皇帝下落在哪里,众说纷纭,基本南方各省都有传闻,但都没有拿得出手的证据,而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是福建宁德疑似建文陵墓事件。
2008年1月,福建省宁德市金涵乡上金贝村发现了一个和尚墓,这个墓穴也是迄今为止福建发现的最大的和尚墓,当时在登山道施工中,工人意外发现一座堆着上百件石构件的古墓。而宁德当地的地方文献却没有任何有关记载,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于是陆续有人认为这是建文帝墓葬,还不乏专家,但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一场学术不精与当地政商结合的闹剧,福建文物局2009年9月出来辟谣:此墓和建文帝没有任何关系,墓主人身份为僧人沧海珠禅师。
事实上,有关建文帝的下落,各种说法都有疑点,不过他死了的可能性确实比较高,因为如果说他没死,那首先最大的疑问就是他是怎么逃出南京城的?而且朱允炆本人可不是什么猛人,他从小娇生惯养,不可能有太强的生存能力,他如果出逃肯定是会有随从的,这个规模不可能不被发现。
其实有关朱允炆下落的传言更多是明中期流传出来的,明朝前期,即朱棣时期,没有关于建文帝的任何消息。而关于朱棣本人之后一些行为,事实上并不一定就是找朱允炆,郑和下西洋和找朱允炆关系应该是不大(因为如果朱允炆逃到海外而且几十年没动静,说实话就没有找的必要,而且如果是要找朱允炆,那航海队伍中必然会有知情者,后面的航海活动也应该有相应行程,但这些都没有任何记载),而关于《明史》,这是清朝修的,明朝中后期各种野史很多,对建文帝问题产生很大干扰。比如把胡濙巡游乡邑的故事和建文帝结合,这也是明朝中期之后的民间传闻。
现有史料中,最早直接记录建文帝出亡说的时间是在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1年),祝允明、黄佐等人的作品,之后百姓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不断被传奇化,形成了后来的情况。
徐妙锦,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第三女,以其出众的才貌和独特的抉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拒绝了明成祖朱棣的求婚,选择了终身不嫁,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徐达 2025-03-31 朱棣首次北伐惨败:对手强敌还是自身之过?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皇帝,在其统治期间,曾五次北伐蒙古,以巩固北方领土。然而,他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十万精锐全军覆没。这一历史事件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25 朱棣迁都北京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永乐年间的一场重大决策——迁都北京,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将都城从繁华的南京迁至偏北的北京?这一决策背后蕴含着哪些深层次的考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4 朱棣:明朝的杰出君主与永乐盛世的辉煌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明成祖朱棣则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皇帝。他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卓越的政治手腕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极具...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3-03 朱棣占领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皇位更迭曾经历过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其中,明成祖朱棣的登基尤为引人注目。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随即登基称帝,这一事件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7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及历史上离奇失踪的皇帝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这位史称建文帝的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然而其统治却因“...
朱允炆下落 2025-02-26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时,是否预见朱棣造反?在中国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位继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他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非儿子朱棣,这一决定引发了后来的“靖难之役”。那么,朱元璋在立朱允炆...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6 古代首位“六省状元”黄观:才华横溢却遭朱棣迫害,最终投江自尽在中国古代科举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卓越的才华,一举夺得“六省状元”的殊荣,成为科举史上的佳话。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状元郎,却因得罪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投...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24 明代迷案揭秘: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在中国明代的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去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自1402年靖难之变后,朱允炆的下落便成为后世史学家和民间传说的焦点。一、靖难之变与建文帝失踪14...
朱允炆下落 2025-02-17 朱棣攻占南京后为何能顺利登基称帝?在中国明代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登基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北平为根据地,发起靖难之役,最终攻占南京,成功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城,为什么就能当...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2-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