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秦始皇去世后,公子扶苏手握30万精兵,为何见了一份伪诏就自杀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就思想及行为模式而言,古代人与现代人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今有个别人不顺心了还打爹骂娘,这在古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古人是把孝放在第一位的,如果不孝,会被戳脊梁骨戳死。这也是“百善孝为先”的由来。
秦始皇剧照
如何体现一个人的孝道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听父母或长辈的话。现在孩子们动不动就和父母呲牙咧嘴,搁古代早就家法伺候了。
另外,古人还秉承着一个重要的观念,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臣必须听君的话,子必须听父的话,而且是绝对的服从,没有商量的余地。举个例子,汉高祖刘邦的好哥们儿曹参,只因儿子曹窋发了他几句牢骚,他就将儿子抽了两百鞭子。这在当代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时候,一是父亲下不了手,二是儿子也不会乖乖领打。
而扶苏之死,正是背负了这两个包袱的原因,一个是父子的孝,一个是君臣的忠。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但史书给他留下的笔墨实在乏善可陈,只是给人留下了一个温顺敦厚的印象。在施政理念方面,扶苏与秦始皇是有悖的,因为两个人在性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思想塑就过程中也大不相同。
扶苏主张仁政,秦始皇推行王霸。秦始皇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王都要强权独尊,一度到了“若为国家计,何惜小民哉”的地步,以致于扶苏对他在治国理政方面颇有微词,这就为父子不能长期融洽相处,埋下了伏笔。
后来,果真在一些事务上,扶苏提出了相左的意见,于是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驱赶到了西北边疆。当时大将蒙恬就屯驻在西北,手里握有精兵30万。
其实秦始皇对蒙恬非常信任,而蒙恬也对秦始皇绝对的忠诚,所以扶苏过去并不是多数人认为的充当监军,实际上就是父子之间矛盾的体现。正好在这个背景之下,扶苏接到了赐死他的伪诏书,所以他才深信不疑,甚至都没拖延就自尽了。
另外,赵高派出的使者也起了关键作用,因为他不是简单地送到诏书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必须看到扶苏的尸体,而且是越快越好,所以他会催促扶苏赶紧上路,唯恐夜长梦多。在赐死蒙恬、蒙毅的时候,使者同样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这些使者实际上等同于替赵高执行任务的“合法”杀手。
赐死扶苏之后,蒙恬拒诏不死,使者马上又下令将他收监,30万大军交由李斯派去的心腹掌管。由此可见,这是赵高与李斯制定的一套完整缜密的应对措施,不给扶苏与蒙恬任何机会。加上当时信息不对称,赵高、李斯又故意封锁消息,失去自由的蒙恬也就没有了获得真相的可能,等到胡亥继位,生米煮成熟饭,一切都成了定局。
如果蒙恬不被控制,30万大军肯定听从他的调遣,如果扶苏不自尽而是在查明真相后再做打算,那么蒙恬必然会与他一起挥师咸阳。但结果是,扶苏没有思索就自尽了,这样就等于也将蒙恬推入了绝境。即便蒙恬真有在狱中指挥千军万马的能量,但介于他被动的处境,也不愿意那样做,因为他也有作为臣子对君王的忠诚的顾虑。
蒙恬剧照
另外,赵高在给扶苏与蒙恬下诏书的同时,还派另一路使者去控制了蒙毅。秦始皇在平原津生病后,蒙毅被派到会稽山祈神,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就挂了。等到蒙恬返回到代郡,胡亥已经当上了皇帝,随后而至的赵高使者将他囚禁。可见,蒙毅也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钻入了赵高与李斯设下的圈套。蒙毅在临死前,同样说了一堆大义凛然的忠君报国之类话,但使者早就听得不耐烦了,不停地催促他不要磨叽,赶紧上路。
总结:
在“二世乍立”的整个过程中,扶苏是被除掉的第一目标,因为他是真正的皇位继承人;蒙恬、蒙毅兄弟是赵高的仇人,所以主谋赵高容不下他们;对于李斯来说,扶苏、蒙恬、蒙恬三人都可能影响到他的前程,所以他充当起了帮凶;另外就是赵高、李斯、胡亥在暗处,扶苏及蒙氏兄弟在明处,前者占有很大的主动权。
李斯剧照
但整个计谋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扶苏与蒙氏兄弟被“君臣父子”的道义所绑架,从而导致了他们在环环相扣的阴谋诡计前失去了抵抗力。因此,所谓的30万精兵虽然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刀,但是没人用它时,它就是一个摆设。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徐福东渡的故事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秦朝时期的著名方士,徐福被秦始皇派遣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从此一去不复返。关于他最终的去向,众说纷纭,其中...
秦始皇陵 徐福 2025-03-26 秦始皇:非暴君,实为中国史上罕见的仁君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然而,长久以来,秦始皇常被冠以“暴君”...
秦始皇陵 2025-03-26 千古一帝之憾:秦始皇为何无谥号?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以其一统天下的伟业,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死后却并未获得传统意义上的谥号。这究竟是为何?一、谥号制度...
秦始皇陵 2025-03-25 横扫六国的秦始皇:为何一个功臣都没杀?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伟业而著称。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血腥屠杀的时代,秦始皇竟然没有诛杀过任何一个功臣。这究竟...
秦始皇陵 2025-03-25 秦始皇若未早逝,楚汉之争是否还会上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壮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然而,他的统治并未能长久维持,随着他的突然离世,秦朝迅速走向衰落,最终引...
秦始皇陵 2025-03-25 秦始皇横扫六国后,为何未追击匈奴?揭秘背后的战略抉择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以其雄才大略和铁血手腕,横扫六国,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然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未选择继...
秦始皇陵 2025-03-21 李斯为何未选择支持扶苏阻止赵高?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其中李斯、扶苏与赵高三人之间的纠葛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3-20 秦始皇禅让皇位想法的探源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秦始皇嬴政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自称为“始皇帝”。然而,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历史...
秦始皇陵 2025-03-20 秦始皇的知名文学作品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一位卓越的帝王,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在文学创作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的知名作品不仅反映了其治国理政的思想,也...
秦始皇陵 2025-03-12 情商卓越:秦国名将王翦如何巧妙避免秦始皇的猜忌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国名将王翦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情商著称。他不仅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以其智慧巧妙地避免了秦始皇的猜忌,实现了功成身退...
秦始皇陵 王翦 2025-03-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